培养学生语文情感, 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从报刊、杂志、网络等现代传媒上学习前沿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教学艺术,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增强自身的履职能力,以语文知识的内力、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创新教学策略,深钻细研教法,在激情引思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策略,把做人的理念和语文学习方法悉心传授给学生,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让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在激情引思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一是注重学生课前演讲,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三是注重朗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四是注重情感氛围渲染,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如,教学《相信未来》一课时,我在课前精心制作了配乐朗读的课件,在课堂教学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地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引导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我提出了如下的问题:“相信未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用孩子的笔体写下”有什么含义?运用这样的提问方法,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揣摩文诗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意义,我让学生把自己放入作品中进行比较,并冷静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去欣赏作品,感悟作品意境,让学生从作品出发,撰写心得体会,提高自身的理解深度和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整合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情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问题,有效设计问题情境,全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内容时,在落实“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教学目标的同时,我结合文章结尾提问:贝尔曼真的是个失败的画家吗?通过引导,学生明白,真正打动我们的不是逼真的叶子,而是它的逼真带给琼西生命的希望。我们不是被艺术打动,而是被画家的品德打动。画家用自己的生命创作了一幅震撼人们心灵的一片永不凋谢的叶子,拯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完成了自己舍己为人的精神杰作。这样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树立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从“创新”的高度上来开展提问设计,用少量精辟、具有引导作用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创造,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要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探究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切入口。如,在教学《祖国山川颂》内容时,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者用热情地语言赞美祖国,并没有对祖国山川进行歌颂,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旨?我层层深入地引导和学生思考探究,学生明白了赞美语言是祖国特定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长期孕育而成的,作者赞美祖国其实就是歌颂祖国的山川。
  三、拓展教学空间,拓宽教学渠道,在衔接现实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拓展教学空间,拓宽教学渠道,为学生搭建广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教学平台,带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学用语文知识,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注重为学生设计一些拓宽性、发散性高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接受新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与学生对话、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认知能力、情感爱好,注重与学生开展信息交流,关注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意见、建议进行分析梳理,在教学中加以改进,并调整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回答都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催生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念,注重引导学生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理论联系实践学习语文知识,在教学中穿插一些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所学内容的理解,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内容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的青春我做主”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针对将来面对的职业进行规划,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规划,不仅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提高了思想素质,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并引导学生科学地选择读物,为学生推荐一些名著、散文、小说等方面的读物,对学生的阅读的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增强文学底蕴,指导学生通过“撰写日记、读书心得,编写小报”等活动,在练笔中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积淀文学知识、形成自身语感,提高语文教学绩效。
其他文献
纵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底语文应该怎样教?什么样的课堂才真正地具有“语文味”?我学习着、思考着、探索着,直到有一天我在网上有幸读到了张庆老师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和吉春亚老师的《“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两篇文章,才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下子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找到了答案:语文课就要删繁就简,语文课就要上得简简单单。少些形式,多点实在,清清爽爽,
摘 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师首先要提供机会,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环境;其次要搞好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每一个学生都能形成勇于质疑问难,主动探索,切磋学问,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效的教学能够唤起学生沉睡的潜
教学留白艺术是指将留白手法用于教学并以此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艺术效益和水平的活动。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有意识地留白,就是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在教学时留有余地,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通过教师所留之“白”,使学生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还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 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 有效整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整合新颖、先进的多媒体技术,
学生作文内容苍白,废话连篇,套话严重,怎样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我谈谈自己的写作教学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真情作文教学之法。  一、营造民主氛围,拓展作文空间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让学生自己做主,自主体验。写作本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自发的行为,但对作文技法的过分重视使教师过多地介入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减弱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因此,要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率统计教学是我国工科数学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理论不懂,实践不会的现状,为了突出应用性,加强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工科(包括经济学专业)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从四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概率统计 数学研究    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