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中国影视圈的一股清流

来源 :时代邮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跑了多年龙套”


  1955年,陈道明出生在天津一个中医世家。高中毕业后,一身书卷气的他为躲避“上山下乡”,凭借才艺考进了天津人艺话剧团。此后,陈道明在话剧舞台上跑了六七年龙套。
  陈道明不甘于现状。1979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进修班。1982年从中戏毕业后,作为演艺新人的他又开始在影视剧组跑龙套。他演的都是没有台词、不露正脸的角色,有时候还演死尸。这是他生命中最暗淡的日子。成名后,陈道明在节目中回忆这段时光:“我跑了多年龙套,但毫无怨言,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陈道明正是这样做的。他什么角色都敢演,而且很敬业,肯吃苦,拍戏摔伤,甚至在严寒中冻伤身子都是常有的事,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現在的年轻演员,动不动在微博上晒图说什么拍戏时手破了,什么夏天穿着大皮袄,在庞大粉丝群中求安慰,把受点伤痛变成了一个演员的功劳。人家清洁工早上4点起床,你还在被窝里;人家建筑工人严寒酷暑都在高楼上劳作。身为演员,就应该吃这样的苦!”他这样怼那些矫情的“小鲜肉”。
  哪怕再小的角色,陈道明都拿出比演主角更认真的态度去演绎,每天晚上回到家还刻苦背台词,揣摩剧本,对着一台黑白电视机观摩别人的演技。当时,他和妻女一家三口,就挤在妻子单位的职工宿舍中生活,晚上怕吵到幼小的女儿,陈道明时常去河边一片小树林中,抑扬顿挫地朗声背台词。
  凭借刻苦用心,后来陈道明出演了《今夜有暴风雪》《一个和八个》等影视剧。《今夜有暴风雪》《一个和八个》这两部片子都引起了关注,但他却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1988年,厚积薄发的陈道明才广为人知。当年夏天,随着电视剧《末代皇帝》播出,亿万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挥汗摇扇地追剧。在剧中,陈道明饰演的末代皇帝溥仪,既软弱无主见,又有帝王气派,让人又恨又爱。没多久,他便发现自己“出了名”,走在大街上,有人远远地冲他喊道:“嘿!皇上!”
  《末代皇帝》大获成功,陈道明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第九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从龙套到影帝,他品尝了太多生活真味。

“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1990年,陈道明主演的《围城》又夺得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演技扎实的他跃升为一线演员,开始在影视圈大绽光芒。也直到这时,他们一家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宽敞住房。
  面对盛名和赞誉,陈道明也迷失过,他坦言:“名利的出现也教会了我轻狂。”幸而当时他与文化大家、《围城》作者钱锺书老先生相识,对方把他拉了回来。时年80岁的钱老有风骨、睿智、博学,整个人都散发着高级知识分子特有的魅力,陈道明与之谈心后反观自己,竟有些自惭形秽。
  自省过后,陈道明摒弃浮躁,远离演艺圈的名与利。1993年到1999年是他最火的时候,他很少接戏,却花费时间读书、写字、弹钢琴。慢慢地,他也认清了自己的定位:一个被称作演员的职业人。
  陈道明演戏较真是出了名的。为演好《康熙王朝》,他翻烂了《清史稿》;《建国大业》中,阎锡山只有一分钟镜头,他把人物的一生都研究个透;在热播剧《我的前半生》里,他客串了一个餐馆老板,戏份不多,不拍戏时他也站在旁边观看,“我的表演是带着年代痕迹的,演现在的戏很可能脱节,所以我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看看你们这些正当年的人怎么演戏”……正如冯小刚所言:“陈道明是个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有趣的是,陈道明拍戏时有不少“怪癖”。一是不脱戏服。一旦进入剧组,换上角色的衣服,他就不会轻易把戏服脱下来,从《康熙大帝》到《楚汉传奇》,无不如此。陈道明说:“进入剧组后,演员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角色的衣服穿成自己的衣服,把道具变成自己的手持物,只有这样,这些东西才能‘贴神’,而不像借来或租来的。”
  生活中的陈道明爱憎分明,敢怒敢言。这些年,很多人都领教过他“犀利”的一面。眼见圈内炒作成风,他毫不避讳:“演员不会演戏没事儿,剧本再烂无妨,只要有绯闻,肯定有收视,这样的道德品位怎么提升文化口味?”看到一段时期文化让位于商业、娱乐渐向低俗化下沉,他怒其不争:“过去还有一点风骨、一点孤傲,还有一点竹节精神。现在呢?全部都被钱同化了。”以至于冷漠、孤傲、特立独行……这些形容词被冠在陈道明的名字之前,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文人,而不是演员。
  事实上在演戏之外,陈道明就是一个读书人。他一有空就读书,看《道德经》,读李敖,把《鲁迅全集》都翻烂了。恰是读书,使得他身上独有那份文人的清醒。拍完《英雄》,冯小刚请他演《夜宴》里的厉帝,他不演,因为“和康熙重复”;陈凯歌找他演《梅兰芳》里的齐如山,因为和别的戏时间上有冲突,坚持从不“串戏”的他不肯接;胡玫的《孔子》,他同样拒绝……他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常常一歇两年不拍戏。但是一旦接下,就在剧组踏踏实实待上数月。

“中国需要一个有‘教养’的影视圈”


  “明叔是圈里的一股清流,从不按套路出牌。”这句对陈道明的评价,在江湖上流传甚广。2015年,有位媒体记者采访陈道明时提问:“近些年,当一些吸毒的明星被抓,都喜欢对着镜头哭诉着自己压力太大,只能靠毒品减压,您怎么看?”
  换作别的明星大腕,对这种问题简直不敢接招,不说显得不清白,说了得罪圈里人,怎么办?陈道明听了这个提问,却当场大光其火道:“就他们有压力?广大老百姓们没有压力吗?演员,比普通老百姓挣得多、社会关注度高,要非说有压力,也是在名利场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烂借口!”
  这一年,陈道明已经60岁,是一个在演艺圈行走30余年的老演员,睿智如他,明明可以“顾全大局”,制造“一团和气”,赢得美名。他偏不,非要做那个戳穿皇帝新衣的孩子。
  生活中的陈道明不喜欢应酬,也从不光顾酒吧歌厅等娱乐场所。不拍戏的时候,他可以一星期不出门,在家里弹琴,看书练字,为妻女做饭煲汤,亲手给她们缝制衣服包包等,都是陈道明乐在其中的事。心灵手巧的他,用LV相同材料做出了两个独家定制包包送给妻女,引得留学英国的女儿在国外的洋同学都惊羡不已!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在于运动,男人宅在家里不能变成大懒虫一个。”陈道明说,家一定得干净整洁,桌子上摆的东西歪了,必须要扶正。家里保持洁净,他会觉得很舒服。陈道明对心灵的要求同样如此。品行不好的人他坚决不交往,看不惯的事情他必须要说。
  2017年12月的一天,陈道明应邀到冯小刚导演家聚餐。饭后在大家的提议下,他弹了一首钢琴曲。这时又有几名导演和商界人士起哄,让电影《芳华》中的一位女演员现场跳段舞。脚上穿着高跟鞋的美女演员面露难色,一帮男人却还在以热烈掌声“相逼”。陈道明看不下去了,冲着那个喝得醉醺醺带头起哄的导演爆粗口说:“你他妈没见过女孩子跳舞啊,非要让人家脱了鞋子给你们助兴?”说完起身而去,耿直如少年。
  2018年12月29日,陈道明从李雪健手中接棒,高票当选为新一届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当天,他的致辞主题是《中国需要一个有“教养”的影视圈》:“我们从艺者要永远记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首先要有基本教养——包括家庭教养和社会教养。简单讲,在家尊老爱幼,在外遵守社会秩序……”他的发言,赢得如潮掌声。
  对于陈道明当选影协主席,网友评论说:“明叔当选是众望所归,他本身就是中国影视圈的一股清流!”
其他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课程;课外服务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位于厦门市繁荣的同安工业集中区腹地,秉承“育人育心,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坚持立足于本校实际,立足于解决小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十年磨一剑,我们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富有成效,并创出了特色。   
1980年5月1日,《中国青年》杂志刊登了一封署名为“潘晓”的来信。这封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信,诉说了一位青年对生活满怀憧憬,在现实生活中却屡屡遭受打击的人生际遇。该信引发了“人为什么要活着”的人生观大讨论,持续半年之久,轰动全国。这一事件后来被称为“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如今,近40年过去了,“潘晓”已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成为“人生观大讨论”的主角  黄
国人有个口头禅,总爱讲“混”。譬如“这家伙混得不错”,或是“最近在哪里混”,再如“混生活”“混事儿”“混日子”“混社会”“混关系”等等,一个“混”字可谓包罗万象,气象万千。  “混”,字典和词典里的注解为:混,掺杂在一起,混杂,混和,混同,混淆,混为一谈;乱,胡乱,混乱;蒙,充,蒙混,混充,混进,鱼目混珠;苟且度过,胡混,混事。总之,字面上看,不管何种解释都非褒义。再譬如,关于“混”的成语就有:鱼
自主学习突出的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但从教学的特点来看,教师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策划者和操作者,指导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让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还得从教师的角色转变和教学模式的改变开始,其次便是导学案的使用。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三步法,在此提出,和大家共勉。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自主学习  教师导入新课后,对学习目标进行明确,学生在此基础上根
墨镜、铆钉皮衣、破洞牛仔裤,男式短发,粗犷爷们的嗓音:“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2018年5月13日,山东青岛的“2018年大型慈善爱心公益演出”现场,62岁的“摇滚奶奶”徐素琴像旋风一般在舞台上劲歌热舞,她的热情奔放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男女老少,他们欢呼、呐喊,声嘶力竭地跟着她一起唱着跳着,嗨翻全场。  2018年5月15日起,央视国际频道对这位“摇滚奶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寻访
雍正元年,刚登基的“四爷”要求各省总督和巡抚向他汇报每个人的“陋规”情况。广东巡抚年希尧称广东巡抚一年例行灰色收入约六万五千两;山东巡抚黄炳奏:“当地巡抚衙门每年接受的规礼达十一万余两。”两江总督查弼纳汇报总督衙门每年陋规收入近二十万两,而两江总督的法定年薪是一百八十两,二者相差一千倍。  对此,雍正的批示是:“览尔所奏,朕心甚悦。全是真语,一无粉饰……”办差多年的他当然知道这么多的红包为何要收,
当前,中学作文难可谓到了极致。难在何处?有人说,学生缺少观察,写作只会模仿,没有创新等,不一而足。我倒觉得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不感兴趣的东西谁会去认真观察呢?模仿如果用心也能出佳作。其实这些都不是关键,我认为写好作文的关键在于心动,心动才会行动。心动来自于情感的真实动人,来自于思想上的深刻独到,来自于阅历上的丰富多姿。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必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我们要善于培养孩子在感情上追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伴随着身心的快速变化和性的发育成熟,还有父母、学校的期望以及学业任务的繁重,很多高中生感觉压力重重。本案例中的小张受遗传因素、家庭教养及学业压力等的影响,遇事经常乱发脾气。心理教师运用焦点解决和认知调整策略,帮助小张学会寻求身边的资源,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量,从而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  关键词:间歇性暴怒障碍;焦点解决;认知调整;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教学的应变能力,去探求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进行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新探索——“导演式”课堂教学。  所谓“导演式”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生的思考、准备、表演、讨论、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的演讲中讲道:是生活的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是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是坏生活的就是坏教育。  高一新生是刚刚步入高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紧张与好奇过后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如,思家心切、人际关系的困惑以及高手如林的失落感……而各科教师只是在学习方面给他们指导,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需要。作为班主任必须善于观察与思考,及时关注不适应现象,探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