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阅读备考策略——以2012年考点梳理为基础

来源 :语文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ru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规定,语文中考古诗文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记诵积累”和对浅易文言文文本大意的理解等方面的能力。笔者抽样统计分析了2012年各地市45份中考卷,在对古诗文阅读考点梳理的基础上,探讨有效的备考策略。
其他文献
<正> 明代东林党首领高攀龙手书家信一通(图版柒),原为无锡秦声洁先生珍藏,1984年国庆前夕由汤修毓老人将其捐献给文物部门,现藏东林书院文物保管所。家信共276字,写在每面纵长28.5、宽10.5厘米的四页黄色纸上。时近四百年,但保存完好。文字清晰,书体流畅,是目前所见高攀龙家书墨迹中较好的一件,内容也具有一定史料价值。高攀龙为无锡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他曾出仕万历、天启两朝,直言敢谏,在当时廷臣中很有声望,为朝野所推重。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高攀龙因上
<正> 1977年陕西周原考古队从岐山凤雏村西周大型建筑基址的窖穴中得到的大量卜甲、卜骨,在周人甲骨中是迄今以来空前规模的发现,对于商周历史以及周代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新资料。关于这批甲骨的时代背景、作者、特色、分期以及所反映的殷周历史关系等问题,徐中舒教授的《周原甲骨初论》(《古文字研究论文集》,1982年)和其他不少同志的文章已经作了论述。当然,研究工作还是在开始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历史学、考古学工作者去探索。周原甲骨H1183片有卜辞三行十
<正> 《文物》1986年第6期所载李更旺同志的《古书史中梵夹装并非经折装考辨》辨别清楚二者之不同,同时还说明了以前常与经折装混同起来的叶子装即旋风叶的形制,读后很受教益。但李文中说,"梵夹书是以印度所出的贝多树叶(亦称贝多罗树叶,或称贝树叶)和多罗树叶作为书写材料的。"又说,"贝叶是贝多树叶和多罗树叶的简称。"这一说法不知何所依据。玄奘、辩机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恭建那补罗国条提到多罗树,说"其叶长广,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月22日在世界水日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40年全球将有约四分之一儿童、即6亿名儿童生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这份题为《渴望未来:气候变化中的水与儿童》的
前几年民间有这样的“一半书”说法:“印好的书一半没卖出,卖出的书一半没人阅读,阅读的书一半没理解,理解的书一半没实践。”可以说,这种“一半书”情形在今天仍旧如此,甚至恶化。
读梁实秋的《雅舍》很容易联想到卢梭的《瓦尔登湖》。《雅舍》和《瓦尔登湖》是两人的栖居之所,也是生活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粱实秋和卢梭在不同的时间和国度诠释着同
<正> 最近,我在章太炎先生弟子、版本目录专家潘景郑先生家里看到章太炎先生《訄书》木刻本的底稿。这部书一直为潘先生珍藏在书箧中,很少有人知道还有这样一部珍贵的文物存于人间。章太炎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著名的学者。他生于1869年,卒于1936年。浙江余杭人,初名学乘,字枚叔。因仰慕顾炎武的为人,后改名绛,号太炎。鲁迅先生说,太炎先生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早期为了反清,曾七次
中新社多伦多9月18日消息,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薛冰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加经贸总量和两国贸易体量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根据经验,加快启动自贸区谈判进程是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薛冰表示,中加两国如启动自贸区谈判,有望进一步加快两国贸易增长速度,有效提高两国自贸水平,避免因其他自贸协定签署而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同时也会对两国企业增强合作信心、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产生积极而深
朋友圈里经常看到老母亲央告:“请给26号小朋友某某某投一票。每天一票,谢谢!”看到这种信息,我通常都非常感动,然后默默把孩子他妈的朋友圈屏蔽掉。  现在这信息技术真是发达了,要评价一个孩子,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我们上小学那会哪有这么高科技啊?要评价班里的孩子,老师得往教室后墙上贴一张超大的白纸,画上表格,填上每个孩子的名字,一人占一列,从下往上填。填什么呢?表现好的孩子能得到一朵小红花。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第16个安全月,“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题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对于一些重特大事故而言,由于事故原因复杂,安全主体责任的边界如何界定和体现,责任主体如何在事故发生后尽职履责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晰。  笔者就此对全球最大的跨国石油公司BP在经历墨西哥湾特大漏油事故后,如何持续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的案例进行分析。  认错担责,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全球500强中的旗舰企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