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绸缎上的江南故事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lip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绣,简单说来就是苏州的地方刺绣,它最初起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如今已遍及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
  苏绣产生的时间,最早说是春秋时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吴国贵族“绣饰华丽”,日常衣物甚至陈设饰品都用丝绣点缀。迄今为止,苏绣可以看到的历史大约在1100年,南宋以后数百年,苏绣进入鼎盛,无数的苏绣名家如群星璀璨,金淑芳、凌杼、薛素素、沈寿……每个名字都是苏绣的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民国时期,苏绣盛极而衰,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见起色。今天,苏州镇湖“十万绣娘”,以及收藏界“藏金不如藏绣”的说法就见证了苏绣的新历程。
  ◎《红楼梦》里的苏绣故事
  苏绣和江南,是两个割裂不开的词汇。苏绣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而所谓江南,一幅幅苏绣就是它最直观的表现。
  最早的苏绣只是女红,待嫁闺中的少女,足不出绣阁一步,母教女、嫂教姑,代代相传。苏绣是女孩子的必修课,即使豪门大家的女子也不例外。在古时的苏绣发源地——苏州等地,每逢女孩谈婚论嫁,婆家总要先向媒人求取姑娘的绣品,从绣品的图案针脚就能判断未来媳妇是否灵巧和贤淑,苏绣也因此成为了衡量一个姑娘贤淑内秀的标准。
  明清两朝是苏绣发展的鼎盛时段,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作者曹雪芹就提到了它——“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凡这屏上所绣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曹雪芹借着慧娘所绣璎珞,笔锋一转,道出了苏绣的神韵,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绣“平、齐、和、光、顺、匀”的工艺特色最终定型。
  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央政府在苏州设置染织局,专业管理苏绣经营;到了清代,苏州更被时人称作“江南绣市”,各路刺绣高手同城竞技,热闹非凡。在最繁荣的时期,苏州共有大型绣庄百余家,绣工数万人,这些绣庄大多集中在今天苏州老城的东中市、西中市和汤家巷一带,几乎左右毗连,对门即是。然而,当时经营一个大绣庄可不容易——它首先要求经营者要有雄厚的资金,因为所有苏绣原料(包括底料和真丝花线)全都价格不菲;其次,苏绣的纹样必须随时推陈出新,引领“时尚”。在这段苏绣大发展的浪潮中,“新安商帮”与“吴门画派”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安商帮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徽商”,他们有钱。明清之交,新安商帮迅速崛起,商人们为兴办绣庄投入巨量资金,吸引了江南一带的苏绣好手云集苏州,他们加入各大绣庄,计件取酬。这些苏绣被生产出来以后,借助新安商帮无孔不入的销售渠道,不仅迅速行销全国,甚至还飘洋过海,进入西方王室宫廷。
  苏绣火了起来——苏州本地的吴门画派同样功不可没。吴门画派由唐伯虎、沈周等人开创,画技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生计,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引入到苏绣当中,通过对这些书画技巧的描摹和借鉴,苏绣更趋精美雅致,从民间艺术一举登上大雅之堂。
  ◎状元与绣女的爱情传说
  苏绣有“平、齐、和、光、顺、匀”六大特色,所谓“平”就是指绣面平展;“齐”指刺绣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这六大特色的形成,为后世苏绣跻身“中国四大名绣”奠定了基础。
  然而,一门技艺要更精更深地发展,仅有基础是不够的。明清两朝,苏绣行业出现了许多杰出绣工,她们不断锤炼本领,将苏绣技艺逐渐引入化境。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就有金淑芳、丁佩、凌杼、薛素素、薛文华、沈寿等人。
  苏绣大师的“才艺双绝”在当时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几乎每位苏绣大师都有一群忠实“粉丝”,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常的读书人。每当有苏绣新作品问世,这些“粉丝”必定组织观摩会(类似今天的新品发布会),先观赏,后作文咏叹。事后,分属不同苏绣大师的“粉丝团”还会相互斗文,评鉴绣品高下,一时间笔墨满天飞,好不热闹。纵观明清两朝,江南文人对于苏绣的热爱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同样的,爱屋及乌,在这些文人与绣女间也发生了许多惺惺相惜、情意缠绵的故事,今天读来仍不免感动。其中,张謇与沈寿就是一例。
  张謇是清末状元,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高中后并未入仕,转而回到家乡江苏从事实业;沈寿生于苏州吴县,八岁学绣,十几岁已名动苏州,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沈寿献上苏绣作品《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图》,慈禧太后一见惊为“绝世神品”,亲笔题字嘉奖,沈寿因此闻名。也就在这一年,张謇遇到了沈寿。
  用今天的观点看,张沈二人间故事并算不上轰轰烈烈。由于操劳过度,沈寿的身体每况愈下,张謇便将她接到自己的府邸静养,并请沈寿口述绣工精要,自己来记录。每当有空时,张謇也偷闲教沈寿诗词写作,他从《古诗源》中选出73首古诗,编成《沈寿学诗读本》,亲自誊抄、注解、装帧。张謇与沈寿复杂的情感,就在这种朝夕相处中萌动。虽说沈寿最终婉拒了张謇,可她还是剪下长发,绣出张謇的手迹“谦亭”二字相赠……种种情愫欲说还休,都隐去在这苏绣鼎盛的时代了。
  ◎藏金不如藏绣
  纵观苏绣的发展史,它萌芽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在民国初年仍旧余势不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苏州绣娘杨守玉独创“乱针绣”,吸收西洋油画技巧,用传统苏绣来表现油画的特点。“乱针绣”可谓近代苏绣的最后一次高潮,一幅幅作品远渡重洋,被西方博物馆购进,杨守玉的代表作《罗斯福像》就藏于今天的美国国家美术馆。
  然而,犹如昙花一现,“乱针绣”之后,苏绣由盛转衰——抗日战争爆发、苏州地区沦陷,灭顶之灾迅雷不及掩耳,沉重打击了整个苏绣行业。苏州、常州、无锡等地的各大绣庄纷纷倒闭,绣工流散,虽说战前国民政府已将一些大的苏绣工坊内迁重庆,但百不足一。抗战八年,整个苏绣行业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据战后苏州织造行会的统计,苏州苏绣行业的规模已不及抗战前的十分之一,“江南绣魁”已然凋零。
  旧伤还未平复,紧接着又是三年解放战争。战火对苏绣行业的破坏,最重要的不是烧掉了几个绣庄、几间织房,而是整个原料、生产、销售环节的中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苏绣行业“一步退千年”,大规模生产的景象消失不见,重新回到了家庭女红制作的阶段。而这一段时间,也算是自明清以来,苏绣发展的最低谷。
  1949年,新中国成立。出于拯救传统技艺的目的,江苏省政府在苏州地区成立了几个“国字号”的苏绣研究机构。苏绣真正的“春天”,还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经济方式由计划走入商品经济——这与400多年前苏绣鼎盛时的社会背景很类似,正是由于明清时代江南商品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才为苏绣繁荣提供了动力。
  1980年代初,商品经济全面铺开,国家开始允许私人、“个体户”进入苏绣行业,而所谓“十万绣娘”的故事也是在此时流传开来。故事的发生地位于苏州镇湖,镇湖是一个小镇,三面环水,一直以来这里都被认为是苏绣最正宗的传承地。历史上的镇湖曾经繁盛,但在苏绣“最低谷”的几十年间,它也无可奈何地衰落了。1981年,镇湖镇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家庭式的苏绣作坊,随后,这种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到了1983年前后,“前店后坊”式的苏绣作坊在镇湖上连成一片,形成一条长约1公里的苏绣街。在当时,一些手快的绣娘只消干上几天,平均收入就能超过普通工人的月工资。短短几年里,镇湖镇聚集了超过10万的刺绣女工,每天收工时间,镇湖街道上万人攒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人!这种有趣的风景很快就在全国出了名。与此同时,苏绣的价格也在节节攀高,一幅A4纸大小的苏绣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售价大约几十元,2000年前后能卖到三、四百元,而到了现在,没有一千元休想拿下来。2012年5月华辰春拍,现代苏绣作品《百骏图》以166.75万元成交,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也正是在此次拍卖后,中国收藏界便流行起了一句话,叫做“藏金不如藏绣”。苏绣的久远辉煌,似乎又在今天重现端倪。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唐朝《封氏闻见记》曾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温盏、奉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
期刊
日前,某调查公司对北上广等12个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最新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都曾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的受访者更为严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表示,国家应大力提倡“全民写汉字”“全民学书法”,并设置从“应用级”到“艺术表现级”的书写考级系统。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构成了中华儿女精神底蕴中最为跳动的音符。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为
期刊
我自徽州来。  记忆中那灰黑的巷子,白壁青瓦。  滴滴……答答……  屋檐里滴落下来的水滴,谁家用木桶接着,一遍遍打着节奏。  雾蒙蒙的天空,毛毛的细雨。  脚下是石子,浅浅的水。  可妈妈给我穿上的棉布鞋还是湿了。  我玫红色的布鞋上妈妈用白线给我绣了支小小的茶花儿。  似栀子又似白蔷薇……  哦,茶花,茶,我的思绪又游离了。我突然发现若要寻回记忆中那青葱年少的岁月,茶,便成了我最好的引子…… 
期刊
闻名于世的日本抹茶道是由中国的点茶法逐渐演变形成,因此提起点茶法必然会联想到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主要分为抹茶道和煎茶道,其中以抹茶道为代表,因此一般提起日本茶道多指日本抹茶道,也称“茶之汤”。日本抹茶道是由中国的点茶法传入后演变形成的,但据目前的史料记载茶百戏并没有传入日本。日本茶道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即从种茶、饮茶到茶道的演变。  点茶法的传入 公元805年日本的最澄禅师从中国带回茶种,并在近
期刊
香之为用大矣!  缕缕馨香,传承千年。它在馨悦中调和身心,温润性灵,养生开窍、益智怡情于有形无形之间,象春雨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中国香事是自然与人文智慧交融升华的物化体现,而香的使用形式则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情致的细微追求及心灵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结合。在我们的历史中,用香形式丰富多彩,几乎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皇家贵胄佛法僧道,到文人墨客寻常百姓,无不与香为伴。它祛疫辟
期刊
国内很多学习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企业困惑于稻盛哲学难以落地。  稻盛经营哲学的落地,要靠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实施,实现阿米巴经营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经营者必须具备“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明确信念;一个是所谓的“哲学共有”,即共同的经营价值观和哲学。实现全员共有的价值观和哲学,改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价值观,不会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目标,世界上最难的事情,
期刊
南宋偏安江左,不思收复幽云十六州,执行的是屈辱投降的政策,另一方面朝野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故林升《题临安邸》一诗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在南宋屈辱投降政策的重压下,多少爱国志士与仁人报国无门,扼腕不已。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云:“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遗憾的是,铁马冰河一生无望,终究归于梦境
期刊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兰亭聚会,是中国风雅之会的顶端。这一集会,于魏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都是最负盛名的,王羲之更是写下了名动千古的《兰亭集序》。  著名历史作家魏风华在《绝版魏晋》中如此评价此次雅集:  “此日风和日丽,东晋的名士们宽袍大袖,偎花依草,列坐于曲折、清澈的溪流两边,有荷叶轻托酒杯,信自漂流,到了谁的跟前,谁就要现场作诗,如作诗不成,便要罚酒。王羲之等二十六人现场写出了诗歌,王献之等十六人则
期刊
“婴香,角沉三两末之,丁香四钱末之,龙脑七钱别研,麝香三钱别研,治弓甲香壹钱末之,右都研匀。入牙消半两,再研匀。入炼蜜六两,和匀。荫一月取出,丸作鸡头大。略记得如此,候检得册子,或不同,别录去。”  ◎角沉,角沉三两末之  “如牛角黑者,名角沉。”是海南岛所产沉香(或称沉水香)中最好一种。沉香作为香方中使用数量最多者,是香方中的君药。  据《本草衍义》记载:“沉香,岭南诸郡悉有之,旁海诸州尤多。今
期刊
两千年前的一天,荒凉的戈壁滩上有一群人坐在骆驼上风尘仆仆地在赶路,你若问他从哪儿来往哪儿去,他必定睁大那圆溜溜的眼睛,说,你闻闻看,那空气中顺着热气飘散出来的,是来自西域的甘松、苏合。  送给谁?  顺着丝绸之路往前走,看,那尽头就是长安。那人说完蒙上遮挡风尘的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眼睛里好像还泛着光泽,如这空气中飘散的味道。  历史洗去铅华,看大国之崛起衰落,熟读历史的人翻开枕边的典籍,大多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