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泉论道谈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很多学习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企业困惑于稻盛哲学难以落地。
  稻盛经营哲学的落地,要靠阿米巴经营模式的实施,实现阿米巴经营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经营者必须具备“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并为社会做贡献”的明确信念;一个是所谓的“哲学共有”,即共同的经营价值观和哲学。实现全员共有的价值观和哲学,改变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价值观,不会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目标,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他人的思想。世界上有短期内改变全体员工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成功案例吗?
  很多企业在学习了一定程度的稻盛经营哲学之后,从领导者层面具有具有了实施阿米巴经营的第一个条件,但如何引导全体员工学习稻盛哲学即实施阿米巴经营第二个条件难以具备是症结所在。改变人的思想是人世间最难的事情,一般具有稻盛先生那样极高的洞察力和感召力的,老板毕竟是极少数,一般员工以“静而后能虑”的开悟方式快速提升人生境界的,也毕竟是极少极少数。全体员工提升心性,还应该在事上磨练,在运营机制中实现向善利他的良性循环。
  在著名的“天泉论道”中,王阳明先生对他的两个弟子钱德洪和王汝中说:我这里接纳人,本来就有两种。有慧根的人,直接从本源上领悟,人心本体,原本是明荧无滞的,原本是个未发之中。有慧根的人,一领悟本体,就是功夫,别人自己,心内心外,一齐都弄清楚了。第二种人是还有习惯之心存在的人,本体被蒙蔽,姑且教他在意念上实实在在地为善去恶,功夫成熟之后,渣滓全部去掉时,本体也就彻底明白了。汝中的见解,是我这里接纳有慧根的人的;德洪的见解,是我这里为第二种人树立准则的。两位可以相互补充,那么普通人、上等人和下等人,都可以引导他们进入圣道。
  看完阳明先生这段话,我们不妨自我对照一下,是属于慧根之人还是钝根之人。从管理角度而言,管理者需要自我管理与修行,通过提升心性拓展经营,一般员工更需要机制管理,需要有修行的人通过有效的机制引导组织群体在事上磨练致良知,实现群体心性的提升。从适用性而言,稻盛哲学比较适用于个体和管理者本人,通过践行稻盛哲学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的心性,而组织群体和广大员工的心性提升,需要结合组织系统和运营机制来实现。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一个组织,对其核心成员可以要求个体修行,这个核心成员的比例应该不低于全员人数的九分之一,对于广大的一般性组织成员而言,应该是在组织机制中实现修行,这样的过渡与层级关系更为有效些。
  我们最近研究的一个企业案例四宝通模式,就是通过有效的机制设计和运营,通过环环相扣的平台化运营机制,实现客户考核与个人业绩挂钩,带动一线员工通过机制实现心性提升,在工作道场的“干法”修行中实现“人皆圣贤”。在四宝通,心性如何并不是进入四宝通平台的前提条件,而是凡是进入这个平台的员工,在平台机制引导和制约下,都会自觉实现向善利他,而且越是业绩优秀的员工心性提升越好,反之,在四宝通平台下,要想获得优异业绩,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以适应客户和平台机制的要求。
  孔孟儒学、阳明心学、稻盛哲学都提倡“内圣而外王”,但是如何实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悟性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当下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需求、员工需求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可以归结为灵魂塑造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通过机制创新在企业运营和日常工作过程中实现灵魂升华,成为一个“组织内圣系统”,更具有可操作性。
  北京大学MBA学院院长杨状教授说,如果把德鲁克强调的体系、制度与稻盛和夫推崇的文化价值结合在一起,中国企业可能会受益良多:从人制到法制,再到心制,中国的企业就会变得相当强大。稻盛和夫是一位伟人,但是他的思想和行为一定要在制度体系下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在学习稻盛和夫精神理念的同时,也要认真地思考德鲁克的理性分析。
  编辑/徐展
其他文献
“生生”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唐代以后的医典中几乎随处可见,其最早见于《周易·系辞》:“生生之谓易。”“生生”的含义非常丰富,第二个“生”指生命,第一个“生”是指让生命更加健康、完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讲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意为医疗是使生命更加健康、完美的方法。有了使生命更加健康、完美的各种方法,那么就应该探讨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对生命的认识,即“生生之道”。“生生之具”与“生生之
期刊
春秋战国,是一个由渐进变革进入剧烈变革的大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诞生了一个叫做“士人”的阶层。  士这个阶层,不是贵族,不是奴隶,不是工匠,不是商旅,也不是农夫。他们不是寻常的国人,而是“国人”土壤中滋生出来的一批以研修特定艺业与追求特定价值为人生目标的形形色色的流动者。如果非要找这些人的基本共同点,那么,知识技能与自由独立,大约是两个最大的基本点。  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无论有没有固定的谋生
期刊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枣  一说到补血,好多女性朋友就是枣不离手。  实际上,红枣天天大把地吃,是会生湿热的。请记住,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枣。如果不注意的话,吃枣还容易让人发胖。  有人在煲汤的时候,喜欢放几粒红枣,这对真正贫血的人来说,是没什么效果的。红枣起到的是调和整锅汤营养的作用,相当于中药里的甘草,能调和药性,也有解毒的功效。  红枣用来煲汤没补血,它补脾胃了。  实际上,按医院的指标来测定,大
期刊
9月22日,两岸高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交流研讨会广州专场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授牌仪式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据悉,改编自我国a湾地区的高中国学教材《中华传统文化基础教材》将在广东地区部分学校试用,届时,两岸高中生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实现同步。  据介绍,这本国学基础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内容以儒家经典“四书”为主,其中包括22个单元,共计选入《论语》168章、《孟子》50章、《大学》4章以
期刊
□策划/本刊编辑部  □责任编辑/林青雨  “焚香一缕淡泊名,观茶观心观天地;花枝漫开四芳溢,君乐雅道逍遥游。”君子安贫乐道,但君子附庸风雅更精致生活。古圣先贤的智慧就在于行藏坐卧的高雅生活中,熏染君子坦荡荡的胸襟,锤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真精神。品茶、焚香、插花三道是君子的生活画像。  有史记载,宋代时,斗茶、品香、插花、挂画并称,成为中国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前三样,也
期刊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唐朝《封氏闻见记》曾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温盏、奉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
期刊
日前,某调查公司对北上广等12个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最新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都曾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的受访者更为严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表示,国家应大力提倡“全民写汉字”“全民学书法”,并设置从“应用级”到“艺术表现级”的书写考级系统。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构成了中华儿女精神底蕴中最为跳动的音符。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为
期刊
我自徽州来。  记忆中那灰黑的巷子,白壁青瓦。  滴滴……答答……  屋檐里滴落下来的水滴,谁家用木桶接着,一遍遍打着节奏。  雾蒙蒙的天空,毛毛的细雨。  脚下是石子,浅浅的水。  可妈妈给我穿上的棉布鞋还是湿了。  我玫红色的布鞋上妈妈用白线给我绣了支小小的茶花儿。  似栀子又似白蔷薇……  哦,茶花,茶,我的思绪又游离了。我突然发现若要寻回记忆中那青葱年少的岁月,茶,便成了我最好的引子…… 
期刊
闻名于世的日本抹茶道是由中国的点茶法逐渐演变形成,因此提起点茶法必然会联想到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主要分为抹茶道和煎茶道,其中以抹茶道为代表,因此一般提起日本茶道多指日本抹茶道,也称“茶之汤”。日本抹茶道是由中国的点茶法传入后演变形成的,但据目前的史料记载茶百戏并没有传入日本。日本茶道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即从种茶、饮茶到茶道的演变。  点茶法的传入 公元805年日本的最澄禅师从中国带回茶种,并在近
期刊
香之为用大矣!  缕缕馨香,传承千年。它在馨悦中调和身心,温润性灵,养生开窍、益智怡情于有形无形之间,象春雨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中国香事是自然与人文智慧交融升华的物化体现,而香的使用形式则表现了人们对于生活情致的细微追求及心灵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结合。在我们的历史中,用香形式丰富多彩,几乎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皇家贵胄佛法僧道,到文人墨客寻常百姓,无不与香为伴。它祛疫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