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改动要求降低了初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性,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方法有:培养学习物理的趣味性,增强教学模式与直观性能,重视新旧知识的理解与加深巩固,开展自主、研究、合作的教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思考以及思维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思维想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初高中物理的连接;新课程的理念
  初高中物理的改革是依據当前的教育体系理论进行改革,其教育理念是:提升整体初高中学生对科学的认知与素养,其三维教学的目标为:引导技能与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念的综合论证。提倡以人为本,自主学习的全过程,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降低中学生物理学科的难度性,深入探讨中学生物理教学的难题。
  一、初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步骤
  初、高中的物理教材编写的内容是一致的,都主要是“力、热、声、光、电”几个主要板块,但初中阶段探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的,简易的,静态的,让学生容易接受,而高中的探究的问题较为复杂,探究解决的过程常常是动态的、多个状态以及多个过程的。初中的教学模式是以直观的模式为主,物理课程的规律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实践的,而高中的物理教学是从形象的思维到抽象的思维。
  二、关于初高中物理难学的问题
  大部分初中生进入高中以后,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了对物理学科的认识,导致了对物理学科的恐惧感,这种观念得以传播,更多的学生也就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尤其是女生,被这种错误观念熏陶,认为女生生来就学不好物理的,逐渐的也就产生了放弃学习物理学科的想法。现在各个中学大量的扩招,很多学生在初中的时候物理学科就学不好,上了高中之后,其相关的知识就很难衔接上,而且高中的学科又多,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方式转变很困难,在很大程度上知识依赖于感性材料,而对理论上的探究与解析还不够,这也是学习物理科目难的问题之一。
  初中物理的学科知识学的是科学,物理知识占据着很小的一部分,在上高中之前还没有完全形成这种概念,初中的物理学习几乎都是用肉眼可以看到的直观现象,对其理解的能力要求特别低,对智商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但到了高中以后,随着压力的增大,高中的物理都是相对复杂、抽象复杂的,对其思维的能力要求很高,这样就形成了鲜明的差别,从而导致中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困难。
  数学知识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数学应用于物理学科,学生对物理的感知力水平是对学好物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好物理的前提是学好数学,但是在高一很多的物理课的上所用到数学知识,在数学的学科中都没有学习过,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恐惧感与阻碍。教师的原因也是很大的,老师对初高中生学生的不同,教材的不同,思考的还不够全面,老师常常对学生期望值过高,对学生的作业太为严格,考试难度加大,从而导致了考试的合格率偏低,有的学生甚至不及格,与初中的分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及意义
  放缓教学的进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成果。在整体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对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对于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问题,要先让学生充分思考,然后再进行深入的解析,最后才能达到掌握的目的。
  大部分的学生觉得物理学科有一定的趣味性,但却不容易学好,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和生活联系紧密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并且在探究活动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启发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找到改进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物理学家在探索道路上的感人事迹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慢慢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利用好教学上的链接点,老师应该知道学生从哪些点启发出去,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性。在解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成面的掌握程度,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认识新的知识,从而达到对新的知识掌握的目的。实施合作、研究、自主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方式可以分为合作交流,小组研究,实验研究,自主预习等活动,把传统教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化为学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概括,抽象,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对较为感性知识的材料展开思维的加工,用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抽象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培养出良好的思维方式及学习习惯,逐渐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就可以做到课前预习,标注疑难问题;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地思考、合理的记笔记;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以及及时复习巩固,做到解题规范,计算准确。让学生弄清物理概念以及规律,挖掘概念间的外延及内涵。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在教学当中应尽量的给出一些直观的感性材料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逐渐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融合,对其整体的思维模式进行提高,慢慢让学生适应对初高中物理的学习。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初高中教学的链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初高中的物理教师认真的进行教材的探究与学习,同时也要掌握好其课程的梯度,掌握好教学的衔接,这样就可以顺利的完成物理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9).
  [2]姚文忠.物理教学及其心理学研究[M].杭州大学出社,2001(6).
  [3]魏俊枭.张洁.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策略探究[J].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2010(9).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针对5A90铝锂合金型材开展了不同工艺固溶处理及单级人工时效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讨论了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和时间对5A90铝锂合金型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
【摘 要】“做中学”是现代中学课堂普遍提倡的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其核心是学习者通过实际操作,在自身实践中进行有效学习。而化学是一门操作性很高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在学习之中、甚至在学习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因此,在化学教育中融入“做中学”的教学思路,能有效改善目前中学化学课堂普遍存在的“说教、观课”现象,并能有效启迪学习者的思维,使其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获得真正的实践性知识。  【关键词】高一化学
本刊讯按照《2013年苏州市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的总体部署,今年全市将对道路交通等六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摘 要】教学改革路漫漫,有效课堂模式多。本文作者理论联系实际,从把握提问梯度、注重内化引导、注重开放提问和连续追问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关键词】梯度;内化;开放;追问  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课改革路宽广,课堂提问讲艺术,群策群力好风光。在初中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原动力,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闸门钥匙,是构建师生互动氛围的桥梁。因此,科学的课堂上的提
数学作业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仅仅是复习巩固数学知识吗?其实不尽然。数学作业同时也是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批改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它在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作业的批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小学数学作业批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是独具一格的语言方式,显示清晰可闻口吐珠玑的诱力、行如流水波澜起伏的活力和荡气回肠勾人心魄的魅力,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从而将学生带入广袤无垠的语文知识天地。  一、清晰可闻口吐珠玑的诱力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和学生沟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课堂尤其如此。当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问题解答练习或介绍相关背景时,语言必须有清晰可闻口吐珠玑的诱力。清晰可闻,是说语言的音量大小、
劳动者出售的是劳动能力,劳动能力的形成有其成本,其出售有对应价格即工资。增加劳动者收入的途径也相应有二:其一,以“工资”为中心直接增加收入;其二,以降低“成本”为中心相对增
概要回顾了板带冷轧机振动研究的历程,归纳了轧机上出现的各种振动形式。在重点论述轧机自激振动现象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轧机自激振动发生的因素、相关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正> 现行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除沿用的综合指数法和目前较流行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外,最近又出现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聚类法.灰色聚类基于环境质量系统的灰色性,考虑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鲜明的指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应该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由高中物理解题方法的模仿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提出解题方法;由孤独的学习环境转变为合作性的学习环境。应该制定新的学习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由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法向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二次创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性;二次创造  一、新旧课程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