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地缘政治发展是语言教育的挑战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ua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同行们:
  当今,科研领域出现了许多以跨学科理念为基础的新趋势和新方法,如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地缘政治等。科研的进步促进了教育政策的发展,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就对科研新方法中包含的人文主义问题,特别是语言和认知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行这项研究的其中一个研究中心由L·伊万绍夫(L· Ivashov)教授领导。伊万绍夫是俄罗斯著名的地缘政治专家、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他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研究世界发展进程。显而易见,全球化是现代世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世界发展进程是以地缘政治为重要支撑的。
  在过去的20年里,地缘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引起了包括俄罗斯在内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为形成世界秩序和世界文化互动的不同范式奠定了基础。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学者查尔斯 E·梅里亚姆、哈罗德 F·戈斯内尔(Charles E. Merriam, Harold F. Gosnell)和俄罗斯政治学家雅科夫·沃尔科夫(Yakov Volkov)、卡玛路金·卡德日耶夫(Kamaludin Gadzhiev)、谢尔盖·普洛斯古林(Sergey Proskurin)、列昂尼特·伊万绍夫(Leonid Ivashov)等都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些问题都属于跨学科研究议题,只有通过不同领域专家的紧密合作才能解决。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共提供60多个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教育项目,这些项目是以俄罗斯一致的文化认同感和突破性的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的。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的大量研究显示,地缘政治对培养跨文化交流媒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型人才、新一代语言专家)的国际化文明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多方面的研究和学术活动都立足于世界文明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地缘政治因素。
  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分歧和矛盾相继涌现。俄罗斯学者康斯坦丁·索科洛夫(Konstantin Sokolov)认为,不同文化和文明系统之间的碰撞决定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
  新的历史机制在新的世界秩序中的作用变得日益明显,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冲突正在填补两极格局结束后留下的空白。
  亚历山大·季诺维也夫(Alexander Zinoviev)在其《通往超级社会的道路》一书中对“文明”给出以下定义:“文明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人类群体在特定的时空出现、维持、消亡。有些群体成员是同时存在的,有些群体成员存在的时间不同,但处在同一群体中的至少两个成员的存在时间是部分重合的。因此从宏观上看,人类群体是一个从出现、维持到消亡组成的连续的历史过程。”
  在我看来,这个相当复杂的命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他们将利用跨文明的能力应对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地缘文化作为全球的特殊部分,由不同历史、宗教、种族、传统、习俗、心理、价值观、语言的人聚居在一起形成,其发展历史表明每个地缘文化群体都与众不同,因为它们分别属于特定的传统文化,并且按照惯例,一个地缘文化文明的代表就是这个语言文化的代表。
  俄罗斯文明是系统演化的,这一特征的界定有其独特性。一直以来,俄罗斯处于东西方之间的特殊位置。俄罗斯是由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组成的独特群体。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共同居住群体的不断扩展形成了俄罗斯。这个群体有共同的生活方式、道德观、价值观及共同使用的语言——俄语。
  然而在世界文明体系中,俄罗斯并没有明确的位置。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俄罗斯是东正教世界的一部分;有些人认为俄罗斯是个独立的欧亚文明;还有些人否认俄罗斯自给自足的发展,认为它是一个“亚文明”(undercivilization)。
  我认为,俄罗斯可以被称为独立的“俄罗斯文化”。它是一种独立的、原创的、独特的欧亚文明和文化。不同的文化元素、文化流派相遇并深深交织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以东正教为核心并与其他宗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相联结的文明。俄罗斯人是不同民族和民族性的代表,具有双重身份。比如,他们认为自己既是多民族国家的公民,也是拥有独特宗教信仰的独特人群的代表。总的来说,这种双重身份是任何多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跨民族导向的国家发展是培养专家的关键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任何领域专家培养的关键。
  以下陈述都基于最近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CICA)的相关背景。在会上,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科技和人文领域合作的广泛问题交换了意见。在达成全面深度的伙伴关系和战略合作、树立新的里程碑之前,俄罗斯做了大量的工作。两位领导人强调,俄中两国要共享在全球和区域内的优先权。普京总统的访华、与习近平主席的会晤推动了俄语和汉语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推广。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地缘政治在世界进步、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基础。
  当前的俄罗斯领导人已经为本国选择了以下改革方向:在保证没有任何制度和文化认同上的剧烈变化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和俄罗斯的技术实现突破性的现代化。
  我相信,俄罗斯东正教教会提供的认知地图方法对俄罗斯国家现代化的论证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俄罗斯的改革方式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认为,现代化是一种道德责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渐进的改革来解决社会的不公正问题。
  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提出的现代化蓝图旨在恢复现代化的传统基础,但对于如何为这些变化提供动力,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的措施。
  我认为,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关于现代化的认知地图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见图1)。从我的角度看,上述观点和方法揭示出俄罗斯不仅有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也有维系其文化身份的特殊机遇。同时,俄罗斯已经做好准备,在新的地缘政治体系和新的教育范式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文章系作者2014年6月5日在世界语言大会上的主旨发言)
  编辑 秦悦 潘雅
其他文献
一、成功留学的两层涵义  《世界教育信息》:据我们所知,您毕业于法国马赛高等商业管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作为众多成功回国创业人员中的一位,在您看来,什么样的留学生涯是成功的?  刘雨丛:我认为,在人的一生之中,对于成功的定义是相对而言的。一方面,成功意味着一个人与过去的自己相比,如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什么;另一方面,成功意味着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悟出了什么,并由此做到了什么。对于留学生而言,与之前
据德国《时代》周刊网站(www.zeit.de)2015年6月13日报道,德国巴符州卡尔斯鲁厄举办了第一届中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卡尔斯鲁厄和附近区域中学的23支参赛队伍展开了竞技比赛。  主要比赛科目是参赛机器人独立自主地进入一个很小的空隙,并沿着一条线自主地绕过障碍物。主办方表示,这些中学生的设计能力甚至超过了许多大学生。  本赛事由卡尔斯鲁厄信息技术中心(Cyberforum Karlsruh
摘 要:日本早稻田大学诞生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一所私立综合性高等学校。该校以“学问的独立”“知识的实际应用”和“造就模范国民”为办校方针,提倡自由的学术探讨、独创的钻研精神,主张培养具备实际应用知识并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广泛活动能力的人才。为深入了解早稻田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特色,特别是早稻田大学在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国际化发展、日中交流等方面的探索情况,本刊专访了早稻田大学副校长内田胜一教授。  关键
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于6月23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成果发布会,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国内外高校、中小学和新闻媒体的300余位代表莅临了本次会议。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陈丽、英特尔中国区企业事务部总经理朱文利先后致辞。雷副司长指出,我国教育信息
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对于一所中外学生兼收的国际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平相处,相互尊重、理解、包容,具备国际交往、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文章从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内涵以及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构建以学科渗透、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特设校本课程等多种渠道相互融通的 “国际理解教育”
编者按: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A-Level)是英国的国民教育课程。1951年,英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用A-Level课程教育体系。为了解A-Level课程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应用情况,本刊对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执行总裁迈克尔·奥沙利文(Michael O’Sullivan)和领
据新西兰教育部网站2016年9月16日报道, 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2016年教育概览》(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6)显示,新西兰对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教育非常重视。《2016年教育概览》指出,新西兰是OECD国家中成人再教育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约有68%的25~64岁成年人接受了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其中接受非正式教育的比率较高,大约有64%的成年人参加,而OECD
9月19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会见来访的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一行,就中国与OECD开展教育合作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袁贵仁简要回顾了双方前期合作的成果,指出中国教育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通过学习借鉴OECD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评价体系等内容,推动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创新及教育观念的改变。  袁贵仁高度评价了OECD新近推出的“技能战略”,认为该战略更加注重学生技能和学习成
德国联邦统计局2015年9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居民中有移民背景的人群拥有高中毕业文凭(Abitur)或取得应用科技大学入学资格(Fachhochschulreife)的比例较上一年度再上升一个百分点,达到创纪录的30%。在没有移民背景的德国人中,获得中学毕业文凭的人由2013年的27.7%上升到2014年的28.7%。负责教育领域统计数据的乌多·克莱纳吉(Udo Kleinegee)表示:“
摘 要:美国顶尖文理学院是美国高端人才的摇篮,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顶尖文理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跨学科研究素养,注重科研内容的原创性,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近距离指导,为学生提供各种参与的机会,逐渐形成了科研促教学的制度和文化,对我国一流大学本科生科研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国;文理学院;本科生科研  美国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