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浅析《弗兰肯斯坦》的悲惨结局
浅析《弗兰肯斯坦》的悲惨结局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249879369
【摘 要】
:
摘 要: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许多学者倾向于将该书的悲惨结局归结于19世纪时人类对科技的滥用和以大自然“征服者”身份自居的普遍观念。本文试图从列维纳斯的责任观来证明弗兰肯斯坦的悲惨结局的根源在于他的个人主义观念以及责任感的缺失。 关键词: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个人主义;列维纳斯;对他人负责 作者简介:刘汝(1995-),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研
【作 者】
:
刘汝
【出 处】
:
青年文学家
【发表日期】
:
2019年12期
【关键词】
:
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
个人主义
列维纳斯
对他人负责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从“信达雅理论”对THIS SIDE OF PARADISE译文的评析
摘 要:严复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翻译之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之目的,“雅”是翻译之语体选择。《人间天堂》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F.S.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作,在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著名翻译家姚乃强和吴建国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对原版本进行翻译并出版,本论文将基于严复的信达雅理论对姚乃强和吴建国译本进行对比评析,以其从中得到一些指导。 关键词:人间天堂;翻译;信达
期刊
人间天堂
翻译
信达雅:对比分析
探析雪莱《西风颂》之美
摘 要:《西风颂》是珀西·比希·雪莱在181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西风来表达自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为一首格律诗,《西风颂》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再到语言的完美结合。本文旨在探析原诗呈现出来的意美、音美、形美,以期更好地欣赏这不朽的诗篇所蕴含的美。 关键词:珀西·比希·雪莱;《西风颂》;意美;音美;形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
期刊
珀西·比希·雪莱
《西风颂》
意美
音美
形美
试论毛姆《面纱》中“面纱”的三重意义
摘 要:作为20世纪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毛姆以其细腻的笔法,冷静睿智的视角以及独到的切入点赢得了众多人的青睐。其作品善于抓住人性的矛盾点,从人性的弱点进行的深入的剖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面纱》作为毛姆最为争议性的小说,有人认为其为低配版的《包法利夫人》,也有人认为其描绘了一个在男权社会中不断找寻自我,不断成长的女性的故事。但不置与否,毛姆对主人公细节的描写,以及对于其内心活动的剖析,彰显了作
期刊
面纱
意义
本质
《欢乐之家》中莉莉·巴特悲惨命运的自然主义解读
摘 要:《欢乐之家》是美国小说家艾迪丝·沃顿的代表作之一。近年来对于该小说的分析基于自然主义解读居多,沃顿与众多自然主义作家深交,比如亨利·詹姆斯 西奥多·德莱塞等。本文通过存在主义浅析《欢乐之家》中主人公莉莉·巴特的悲惨命运,以及她对于女人的意识和作为一个个体的存在的意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这部小说。 关键词:欢乐之家;存在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欢乐之家
存在主义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