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探讨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对80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 对80例(90眼)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55例(60眼),超声乳化组25例(30眼).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术中进行心电监护.结果 术中约2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术后3天脱残率小切口组86.7%,超声乳化组为83.3%,二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小切口组(3.3%) 与超声乳化组(6.6%)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率小切口组(18.7%)则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40%),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是安全的,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复明效果.术前详细的全身检查、术中心电监护可降低手术风险.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降低术中术后的手术并发症,较超声乳化术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血-视网膜屏障(BRB)存在于血液和视网膜之间具有限制性通透性的结构,拥有精细的解剖基础和特殊的通透性特点.视网膜正常功能的保持有赖于此屏障的存在.BRB功能障碍几乎和所有的视网膜脉络膜疾病关系密切,尤其是血管性视网膜病变和色素上皮病变.对于BRB功能障碍发生机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细胞因子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BRB功能障碍与细胞因子有很大关系,许多学者在此方面作了许多深入细致
期刊
患者女 51岁.左侧偏头痛伴眼胀疼9个月,尤以眉棱骨痛为重,向左侧太阳穴发散,疼痛呈发作性,每次持续2~4 h,或白天或晚上,但以夜间疼痛多发,发作时眼红,疼痛难忍,伴鼻塞流涕、流血等症.口服止痛片后无改善.曾在当地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青光眼、眶上神经痛、炎陛假瘤"等,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等多种方法治疗症状无改善.于2006年3月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眼疼痛原因待查"收入院。
期刊
目的 评价儿童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病例联合白内障摘除及抗青光眼手术的效果.方法 对21例32眼青光眼合并晶状体异常的儿童进行了抗青光眼手术及晶状体摘除手术.其中同期手术13例21眼,设为A组,行小梁切开或/和小梁切除、白内障摘除、后囊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8例11眼为无晶状体眼,设为B组做为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或联合小梁切开术.术后随访平均46m.结果 术前检查:全部病例均具有光觉反应,能合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老年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据国内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45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约6%~17%[1],发病率在2.9%~12.9%之间,且随着年龄而增加.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作为一种新的视觉电生理检查法,对黄斑部疾病能更精确定位,确定其病变状况并对视功能进行评价,是检测AMD患者早期中心凹异常的敏感
期刊
患者女 28岁护士因右眼视朦眼前黑影20余天于06年1月9日初诊我院.起病前无明显感冒症状,无闪光感,起病时在当地医院查双眼视力1.0,诊断"(右眼)球后视神经炎",用激素治疗无效就诊我院.既往双眼中度近视去年双眼行LASIK手术.就诊时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2,双眼前节无明显炎症,双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血管未见明显异常荧光.干涉光断层扫描仪(OCT):右
期刊
目的 观察0.1%玻璃酸钠点眼液对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12~2006.3之间小梁切除术38例(42眼),其中男17例(19眼),女21例(23眼),年龄47~82岁,平均52.1岁,均无全身免疫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22眼),术后使用泰利必妥滴眼液4次/日、0.1%氟美瞳滴眼液6次/日及0.1%玻璃酸钠3次/日点眼,用药1周。对照组18例(20眼),除不
期刊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闭合性颅脑、颌面部外伤后最初眼底镜下无眼球、视神经改变的视力丧失,是常见的视神经损伤类型.随着交通及体育事业的发展,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及药物治疗经验的积累,人们对TON的诊断及治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在众多发病因素中,紫外辐射(ultraviolet radiation,UVR)已经被以往研究证实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age-related cataract)明确相关,并且随着大气臭氧层的不断削弱,ARC发病率逐年升高[1-2].UNEP的1989年环境影响报告中给出了臭氧耗损与ARC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估算结果为全球范围内,臭氧浓度每降低1%,每年ARC发病率增加10至15万例。
期刊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我国正常人群发病率约0.21%~1.64%,全世界约6,600万余人.其以进行性视力丧失为特征,最终常致盲.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最终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进行性的死亡.青光眼的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护视神经功能,目前的治疗通常局限于降低眼压,但临床上很多病例在眼压降至正常水平后仍不能阻止视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如何阻止视网膜神经
期刊
目的 通过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眼压不降需要再次手术治疗眼,其手术前后情况的分析,寻找出其临床特点和内在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2000~2002年间本中心青光眼专科收治的294例330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不降且经药物治疗眼压仍无法控制,而再次接受小梁切除的196例206眼原发性青光眼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后眼压不降的294例(330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为196例(206眼),其它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