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族学生“语音石化现象”,促进口语能力全面提升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uig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确自然的语音语调是口头语言交际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分析了民族学生语音石化的主要原因,讨论了民族学生语音石化的主要表现,从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其语音石化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其口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民族学生 英语语音 语音石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47-02
  
  一、引 言
  语言交际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表达思想(expressing intentions);②对获得的信息的理解(interpretation);③沟通交流(negotiation)。在这一过程中,听说是同步的,沒有说就谈不上听,没有听,也就失去了说的意义。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而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因此,不同的语言只有遵循其特定的发音规律,才能传递出正确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只有在正确的发音规律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分析和领悟对方的话语。可见,发出和获得有效信息是口头语言交际的重要保证。
  民族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到上大学时,已有六年学习英语的历史。在这个期间,他们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发音方法,而其中一些错误的语音语调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长期持续下来,从而形成难以改变的语音石化现象。这些石化了的语音语调不但有碍民族学生正确自然地表达自我思想情感,同时还由于错误的语音语调在自身听觉记忆中根深蒂固,一旦受到有异于自身发音(正确发音)的刺激,他们难于作出快速且正确的反映,石化的语音语调已明显阻碍民族学生正确流畅地发出信息与正确快速地接受和理解信息,制约着民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二、民族学生英语石化成因分析
  诸多语言学家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石化现象的成因做出了阐述。Selinnker(1972)认为,产生石化的原因为:①母语迁移(1anguage transfer);②训练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③学习策略(1earning strategy);④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⑤目的语的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Krashen(1985)从语言习得的角度对石化的成因解释为:①目的语输入数量不足;②目的语输入数量不适;③感情过滤器;④目的语输出过滤器;⑤目的语语言变异形成的习得。Krashen认为只有输入水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并将输入转化为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时,才能导致习得,否则就会引起石化。Han(2004)把石化现象的产生归因为:①缺乏指导(lack of instruction);②缺乏正确的反馈(absence of corrective feedback);③交际需要的满足(satisfaction of communicative needs);④年龄(age);⑤缺乏笔头输入(lack of written input);⑥错误的自动化(false automatization);⑦对语言数据敏感的终结(end of sensitivity to language data);⑧不能接近UG(普遍语法)学习原理(lack of access to UG learning principles);⑨学习抑制学习(learning inhibits learning:指的是以前的学习如母语学习对当前的学习如外语学习起反作用);⑩母语迁移(1anguage transfer)。
  综上所述,石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依据这些理论,概括起来分析,造成民族学生语音石化的主要原因是:
  1.学习者年龄
  年龄因素在母语和外语习得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因素。儿童如果过了一定的年龄,即使有语言环境也很难习得一种语言。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明显影响习得的效率。民族学生中学时期的英语学习正好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末期,“语言关键期”是语言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民族学生在语言“关键期”没能打好语音基础,语音学习错过语言关键期,因此很难克服口语中的语音错误。
  2.母语迁移
  民族学生英语发音主要受汉语及本民族语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各属不同的语言体系,他们在发音上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受汉语及本民族语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民族学生往往倾向于将汉语和本民族语中的音素及其变体、重音、节奏模式、语言的过渡形式、语调模式及与其它音素的相互作用方式一同转移到英语语言中,造成发音变异的语音现象。
  3.培训转移
  中学时期,民族地区师资缺乏,教师英语专业素质水平偏低。由于英语教师语言中某些不地道的或不合适的语言运用及教授的影响,使学生产生了对目的语的误解。另外,由于教师本身石化了的语音习惯早已形成,难以给学生提供优化的语音输入。
  4.缺乏指导
  语音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引起注意的持续的过程。语音学习应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初期。在中学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民族学生未能获得语音语调方面及时有效的指导与训练。而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听说读写,对语音语调学习训练的关注甚少,学生英语语音学习成为英语学习中的盲点与障碍。
  5.目的语输入数量不足
  以“音频”形式刺激学习者的感官,促使他们对比、模仿、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有利于学习者以“有声”形式来储藏和提取语言。然而,民族学生主要是通过课文学习和听力练习进行英语语言输入,因此,其输入具有以下特征:输入渠道单一;输入数量有限;输入范围不广;输入社会环境缺乏等,可以看出,民族学生以视听方式输入的有声语言材料明显不足。
  三、民族学生语音石化的具体表现
  1.基本音素发音不准确
  从语音系统来看,汉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其语言的音素由声母和韵母构成,而英语属印欧语系,其语言的音素为元音和辅音。两个不同语系中的音素,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同,其发音绝大部分不同,小部分相近。由于习惯了民族语中的音素的发音,一旦英语中出现某个“相近”或“类似”的发音,民族学生就不由自主地用民族语言中发音近似的音来代替英语的发音。另外,还由于一部分英语发音是汉语与民族语中不具有的发音,因此,省音或漏发是造成民族学生发音错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2.超音段发音不当
  汉语中没有连读、弱读、辅音连缀、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等语音现象。民族学生习惯力图发清每一个音,出现了音与音之间的过度不自然、辅音间加音等现象。
  3.语音语调平直
  英语单词没有固定的声调,词的音调升降起伏较自由,音调变化的幅度也较大,且明显。而汉语的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声调,声调又有辩义作用,不能随意改变。所以,尽管汉语语句也有表示说话者态度和情感的语调,但实际上是在句末字调的基础上稍加变化,或是把原字调中的某一部分的高音延长,或是在原字调的基础上,稍扬或稍挫,而不改变原来的字调,以此为前提,改变整个句音的高低,因此语际间音调的起伏不大。民族学生把汉语中的这些语调规律迁移到英语口语中,表现出语调平直,语际间语流没有变化,缺乏起伏感。
  4.语流缺乏节奏感
  英语是以重音计算节拍,属“重音计时”,为了取得各重读音节间时间等比的效果,重读音节间的非重读音节不可避免地要“压缩”,读得较轻、较快,几个音节不等的句子,不论有几个非重读音节,只要重读音节数量相等,说这几个句子所用的时间就相等,另外,英语中音节与音节的衔接方式属“连奏音”(legato),而汉语属“断奏音”(staccato),“借用”汉语中的这些语音规则,民族学生在口语中出现英语语流缺乏节奏感、说话一词一顿、音的连接和过度不自然等现象,体现不出节拍语言的特征。
  四、改善民族学生语音石化的主要策略
  1.开设语音学习系列讲座
  在实践中熟练自然地运用发音规则,掌握语音知识是前提。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学习任务繁重,语音学习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内容。由于缺乏指导与督查,绝大部分学生会忽略语音学习。因此通过语音学习系列讲座,可深化并加强学生语音知识的学习。同時,依据民族学生发音特点,突出难点重点,还可使语音学习系统化和科学化,避免课堂教学与语音教学的顾此失彼。然而在语音知识教授中,要突出语音教学的实践性。语音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引起注意的持续过程。语音理论知识只有在反复的语音实践练习中,才能被注意并内化到学生自身的语言结构中。突出语音教学的实践性,就是在语音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体会并把握语音规则,养成英语语音意识,内化语音知识与规则,使其能够监控语言交际。
  2.实行语音与听说教学一体化
  在语音学习初级阶段直接模仿是最基本、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大量的听说材料来源于真实语言交际场景,贴近生活实际,语音纯正,内容丰富,语音语调变化灵活,是英美人社会、文化和生活的集中反映。大量的视音频材料,可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潜心体会不同的语音语调传递出的不同情感,在交际中,再带着自然的情感去适应相应内容情景的要求,使讲话和朗读时的生理活动与所理解和感觉的心理活动以及当时的内容情景密切结合,做到情感与情景的交融,带着情感进入情景。然而,只重视机械模仿还远远不够。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模仿起来绘声绘色,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真实情景交际时,却显得生硬呆板。因为仅有模仿输入不足以产生语音习得,只有学习者将输入与输出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想结合,语音习得才会产生。所以,要把语音教学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模仿与交际实际相结合,只有把语音语调的训练需要与口语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自由对话、讨论、辩论、演讲等口语训练中使用恰当的语音语调,才能促进口语能力的提升。
  3.强化语音学习动机与态度
  动机和态度决定学习者的学习水平。态度与动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学习者态度决定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去追求意向的目标。动机和态度是决定学习者最后取得不同彻底的语言成就的主要因素。然而,民族学生语音学习的动机不强,其原因在于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没有口语考试项目,而学校期末英语口语考试对语音成分考核的比重较小。再者,很多学生本身不很重视英语语音的学习。很多同学受外在动机的影响,认为以后并不会从事英语专业的职业,只要会做题,在考试中能拿到高分就好,没有必要过分的强求是否会读,是否读的优美、流畅。因此,他们学习语音的需要不迫切。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实际事例,说明语音能力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如:语音能力对听力理解能力,对口语学习的影响,乃至对今后英语学习信心的影响,并利用一些语音规则来解决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些实际困难,让学生看到语音学习可以带动听、说、读、写效能的提高。另外,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从而调整学生对语音学习的排斥与回避心理。
  五、结束语
  正确自然的语音语调是口头语言交际的基础和前提。然而,语音基础薄弱是阻碍民族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症结所在。因此,只有在充分分析民族学生语音石化成因的基础上,对其出现的石化现象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缓解并改善其石化的语音语调,加速其口语流利度和准确度的提高,从而促使其口语能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项湍舟.英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石化现象”[J].宜春学院学报,2009(2)
  2 湖萍英.大学生英语语音发展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7(4)
  3 沈菊芳.英语语音障碍与听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课堂上我们的追求是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那怎样有效地开展教学才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本文通过一次课堂的感悟,阐述了在课堂中我们关注如何教的同时还可以关注学生如何学的,两者相结合促使有效课堂,得出了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把握师生地位,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及时做出调整,同时也在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字】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 课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反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予及时的补充和矫正,使学过的知识更具系统性、实用性,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做好反馈与矫正的方法  1.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当对反馈与矫正的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如果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教师就发现不了问题或不能全面地了解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
期刊
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已渡过十多春秋,没有丰厚的收入、奢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在这小小的讲台上,在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我时时能感受到一种幸福。那是一种自我升华的愉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人头脑中的理想淡薄了,甚至消失了,好像只讲实惠,不讲理想,这
期刊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三数学的复习应如何进行才能适应高考命题形式的变化,而正确地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是教师和学生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三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性谈一些想法。  一、加强基于概念辨析、易出错混淆的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高考试题,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尤其要重视重要概念、公式、法则
期刊
在恋爱、理想等很多方面,子女和家长都存在分歧,许多学生表示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引导,但沟通障碍困扰着很多家庭。沟通困难是家庭教育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那么,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要教育孩子,就要与孩子沟通;要沟通,就必须了解孩子。有的家长说:“我抚养孩
期刊
【摘 要】在反传统思潮的推动下,油画传统审美观念被拉扯得四分五裂。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走在反传统的最前沿,把油画技巧探索和油画理念创新作为自身油画创作的主要因素无限扩大,把油画艺术的具象表现与抽象表现截然分离,分别把具象和抽象推到了油画艺术的两个对立的极端。与此同时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也从根本上脱离了美术重要的要素——审美。  【关键词】油画 超写实 具象 抽象 表现 创新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60家南京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参与居民进行调查分析,以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体育锻炼需求、体育消费水平、俱乐部参与意识等现状调查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从中探求现阶段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其它市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和在我国成立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音乐审美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价值,加强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的教学特点与音乐审美教育特质间的关系,成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中的焦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注重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基础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考察了“后911时代”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重大事件和决策,以透视出美国近十年国家语言战略的重要转变,并指出美国新世纪的外语教育变革不仅着眼于国家安全,而且着眼于未来的全球化竞争。  【关键词】外语教育政策 语言战略 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07-02 
期刊
【摘 要】傅玄所著的《傅子》反复论及教育问题,特别是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内容、学校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卓见,其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60-02     一、傅玄的生平  傅玄(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