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失落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反传统思潮的推动下,油画传统审美观念被拉扯得四分五裂。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走在反传统的最前沿,把油画技巧探索和油画理念创新作为自身油画创作的主要因素无限扩大,把油画艺术的具象表现与抽象表现截然分离,分别把具象和抽象推到了油画艺术的两个对立的极端。与此同时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也从根本上脱离了美术重要的要素——审美。
  【关键词】油画 超写实 具象 抽象 表现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17-02
  
  超写实油画的出现是对抽象油画漫无边际的个人情绪表达的反叛,而抽象油画又是对写实油画一统天下的叛逆。在这种是传统就反对的情绪支配下,对油画发展必然少了理性的思考。
  一、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的特点
  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就像油画艺术的两个端点,一端是精确真实,另一端是“大象无形”。超写实油画不添加画家一丝一毫的情感,抽象油画除了主观情感还是主观情感。
  超级写实主义不含主观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世界;作品严峻、冷漠,有自然主义风格;放大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异乎寻常的美学和心理效果。克洛斯以人物肖像为唯一的题材;埃斯特斯喜欢描绘都市街景;戈因斯对咖啡厅和快餐店感兴趣;查尔斯•贝尔把精力花在描绘游戏玩具上,但他们都依照照片,满足于跟在照相机后面亦步亦趋,走向极端精确的相片式的真实。
  徐德民关于抽象主义绘画的定义为:“非具象、非理性的纯粹视觉形式。有三个内涵:首先,抽象画作品中不描绘、不表现现实世界的客观形象,也不反映现实生活;其次,没有绘画主题,无逻辑故事和理性诠释,既不表达思想也不传递个人情绪;第三,纯粹由颜色、点、线、面、肌理、构成、组合的视觉形式。”不论波洛克的强调力量与动感,充满激情而且随心所欲的颜色滴撒,还是康丁斯基带有浪漫抒情倾向的热抽象,蒙德里安带有几何学的倾向冷抽象等等,画面中形象、主题,统统没有,有的只是纯粹的形色。
  二、失去审美的超写实油画艺术和抽象油画艺术
  油画以其独具的魅力使得人类的视觉和精神世界大大丰富,也使人们的艺术审美与思想境界获得巨大的启迪。油画在再现自然美以及理想美、形式美的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
  第一,再现自然美。油画创造三维空间幻觉的能力和表现自然对象的真实程度以及丰富、深入程度都大大超越了其它画种,画家们利用高超的油画技巧有力地创造出自然之美以及人的精神之美。第二,理想之美。艺术中的理想美是对自然美提炼、规范后建立的一种符合人们主观愿望的美。第三,形式之美。理想美的追求带来了形式美的开掘。油画发展后期主要以形式美的探索为目的,油画技法的改进使形式的变革多姿多彩,从而使油画作品面貌纷呈。
  从18世纪开始,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油画艺术有了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化。科学的造型观念——形体、光感与色彩的和谐处理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传统“个性化”的反叛、表达的与众不同。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油画艺术从此走向了抽象极端。
  首先,抽象油画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完全颠覆了传统审美观念,自然之美、理想之美是抽象油画极力要脱离、避免的东西。抽象油画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看不懂,完全是画家自说自话,情感的宣泄,与欣赏者脱节,脱离了油画创作的最后一环——欣赏再创作。其次,抽象油画在形式美的道路上也越走越远,不断否定前人甚至否定自己,导致抽象油画走向为创新而创新的死胡同。1913年,至上主义者马列维奇创作出《白色上的黑方形》,除了画中间的小黑点外空无一物,一幅抽象油画往往需要文字大量的解释才能让观众理解,离开了文字语言的解释,其本身就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
  当艺术作品逐步递进到纯抽象的“无形”甚至“空无一物”时,对当时强调主观表达的抽象艺术的反叛出现了超级写实主义。当克洛斯的作品《肯特》采取顶天立地式的满幅构图,尺寸数倍于常态而描绘的真实形象时,随之而来的是视觉上全然的陌生感和巨大的震撼感。藝术家以全新的形式改变了人们惯常的视觉接受模式,建构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具象世界”。超现实走到了油画艺术的另一个极端。
  首先,超写实油画对人物个性的忽略导致自然美的缺失。偌大的图像,却看不到一丝感情色彩,苍白的面孔、空洞的眼神、呆滞的神态……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并呈现于画面上,唯有人物的个性被忽略了。其次,画家主观情感的压抑导致理想美的缺失。传统的写实主义是对自然对象的描绘,具有叙事性,观者可以从画面中解读出某种情节。而超级写实主义是对照片的再现,又千方百计避开个人主观情感,试图用一种客观甚至冷漠的心态来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再次,对写实技法的极端追求导致形式美的缺失。超写实油画这种精细的写实,完全忽略了画面构成的创新,变成了炫耀技艺的图像。
  三、结束语
  在油画从写实走向抽象,再从抽象走向超写实的极端发展过程中,超写实油画和抽象油画都把传统写实油画作为一个反对的基本参照。缺失的恰恰是油画作为美术一个种类必不可少的因素——审美。
  
  参考文献
  1 史密斯.西方当代美术:从抽象表现主义到超级写实主义[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2 李磊.西方绘画这棵树[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 徐德民.中国抽象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 爱德华•卢西•史密斯著.超级现实主义(封一函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5 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刘珽译)[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6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刘青砚.二十世纪俄罗斯抽象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受到重视,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把农业放在商业之上。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纷起,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许多诸侯国都进行了鼓励农业发展的措施。  春秋时期,改革家管仲首先在齐国进行改革,他首先从经济入手,实行“井田畴均”和“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就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制好坏
期刊
2011年11月,我参加了由省教研室主办的全省“赣教杯”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优质课评选活动且获得全省一等奖。在激动之余回顾本次大赛的参赛征程,个人体会颇深,对比赛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本次大赛的鲜明特点  不同于以往的优质课比赛,本次大赛采用了现场抽取课题、现场了解学情、现场备课、现场命题和15分钟说课等环节组成的比赛模式,评判的标准也有诸多创新。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期刊
类比构词(Word-Formation by Analogy)是英语中一种有趣而又实用的构词方式。其构词特点是,以某个同类词为模式,在语义上进行联想类比,替换其中某个词素,构造出与之对应或类似的新词来。例如,work aholic(工作迷)是仿alcoholic(嗜酒者)而造,而seajack(海上劫持)和skyjack(空中劫持)则是类比hijack (拦路抢劫)而成,故都属类比词。  一、英语
期刊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时局,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地主阶级: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他们开始面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从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
期刊
现今学生需要了解海量的信息,学习的渠道与方法是多元化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收海量的信息,新时代的教师就要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工夫,提高教学效率是新时代教师的首要任务。提高教学效率,首先要从减少低效行为做起。发现低效行为,研究低效教学的原因,从根本上变低效为高效。  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由诸多的环节组成,只有各个环节优化了,各细节的效率提高了,整个
期刊
【摘 要】在课堂上我们的追求是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那怎样有效地开展教学才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本文通过一次课堂的感悟,阐述了在课堂中我们关注如何教的同时还可以关注学生如何学的,两者相结合促使有效课堂,得出了在课堂中教师需要把握师生地位,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及时做出调整,同时也在需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字】有效教学 信息技术 课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反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给予及时的补充和矫正,使学过的知识更具系统性、实用性,逐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做好反馈与矫正的方法  1.真实反馈,准确矫正。  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当对反馈与矫正的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如果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教师就发现不了问题或不能全面地了解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
期刊
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已渡过十多春秋,没有丰厚的收入、奢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在这小小的讲台上,在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我时时能感受到一种幸福。那是一种自我升华的愉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人头脑中的理想淡薄了,甚至消失了,好像只讲实惠,不讲理想,这
期刊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三数学的复习应如何进行才能适应高考命题形式的变化,而正确地把握高考方向,提高复习的实效性是教师和学生都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一些实例分析,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三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性谈一些想法。  一、加强基于概念辨析、易出错混淆的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高考试题,都离不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时,要重视课本,尤其要重视重要概念、公式、法则
期刊
在恋爱、理想等很多方面,子女和家长都存在分歧,许多学生表示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引导,但沟通障碍困扰着很多家庭。沟通困难是家庭教育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那么,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是沟通的前提  要教育孩子,就要与孩子沟通;要沟通,就必须了解孩子。有的家长说:“我抚养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