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藏木于心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斌和其父亲建立的杭州超山盆景艺术博物馆坐落于超山下。作为浙江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私人盆景艺术博物馆,有别于普通的私人收藏,这里更像是一个公共建筑,施惠于人。人与环境交互界面在这里水到渠成般建立,树木叶须从高处垂下,恰好错落遮挡一部分建筑景观。
  与自然融合的特征在这一内部被很好地继承,高挑开阔的空间,阳光透过庭院上空倾洒而入,明快的绿色或点或面,一直向下蔓延至外墙,配上漫不经心爬上来的常青藤,看上去让人赏心悦目。至午后傍晚,颇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古拙趣味。


  王斌父親出身美院科班,收藏遍及祖母绿、小叶紫檀、明清黄花梨家具以及古玩杂件,门类甚多,而这所有收藏的开端全都归结为盆景,“父亲养盆景,因为要和盆景搭配,爱上了木、石杂项,也直接带动了我!”受父亲影响,王斌从读书开始,即足迹遍及各大拍卖行,人生也在持续的寻索、辨析、收藏、探求之中变得丰盈与美好。她曾趁自己在台湾念书的四年,将闲暇时间几乎全都泡在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很幸运,认识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组的廖宝秀老师,她便建议我跑拍卖行,我的眼力在那段时间迅速提升。”而这个积累眼力的过程,也极其漫长,“欲速则不达,玩收藏就要做好永不退休、一直学习的准备,我已经积累11年了。而这11年,也让他对盆景的收藏有着越来越不一样的理解。
  王斌说,他并不是单纯为了收藏而收藏,希望通过器皿转换,赋予盆景植物一种新的生命力,新的意境和美感。
  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新贵阶层的关注热点,王斌却将收藏视为一段缘分,“我们只是它这一世的守护者。我们在寻物的同时,物也在寻找它的主人。”伟大的艺术品是历史的一条线,源远流长,直至千年,它的价值会被后人挖掘发现,收藏家是这条线上的珠子,穿梭在时光的隧道中。
其他文献
影像,是人们存在过的证据。它见证了过往生活的点滴,再现了不复重来的经典画面。令人们得以跨越时空穿梭回那个年代,体会曾经的感动。  正如摄影大师爱德华·史泰钦曾说过的那样:“今天,我不必再为摄影是种艺术形式而操心了,我相信它可能是人们阐明自己的最好媒介。”  当曾经的绝代佳人随风而去,并不会妨碍她的形象遗留世间,后来的人们依旧可以在前人记忆的拼图中,寻找到她的踪迹,因为还有那一沓沓的照片愿意诉说过往
期刊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由作家巴金和靳以在1957年创办的文学双月刊《收获》迎来了它的六十岁生日。莫言、贾平凹、韩少功、王安忆、迟子建、苏童、格非、余华、阿来、金宇澄、毕飞宇等60多位知名作家齐聚上海作协,共同庆祝《收获》创刊60周年。  《收获》杂志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半壁江山”。有媒体还以三个“六十年来”总结了《收获》的贡献与地位:六十年来,《收获》刊发了大量在当代文学史上引起重大反响的作品
期刊
在这个时代,我们绝大部分的隐私似乎都可以藏在一部手机里。很多事都可以仅仅通过手机发生。比起只能在纸板日记上写字的年代,我们的隐私变得格外隐蔽。  但这也变得前所未有的脆弱;我们更容易隐藏秘密,但也更容易暴露秘密——只需要破解手机密码,似乎就能够知道一切。冯小刚早前有部电影就叫《手机》,把当代人的无奈描绘得一清二楚。  还有一部电影 《完美陌生人》 也是探讨这个问题的。这部电影的场景设置其实很简单:
期刊
华山路2088号,一个看起来并不显眼的门面,写着“奇麟阁”三个大字。走进去,别有一番洞天:各色各样的石雕或是壁立千仞,或是小巧玲珑;或是莹洁如玉,或是五彩斑斓。在井然有序的展示柜上,每一块石头似乎诉说着独一无二的故事。而创造这些故事—— 或者说理解这些故事的人,就是青田人陈稳兆。  行业内的人将他视作资深的玉石鉴赏家、收藏家、雕刻家,而行外人也许会将他视作一个成功的玉石商人。不过,不论是收藏家的文
期刊
2016年对于坂田甚内来说,是特别的一年。他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设计的火炬塔,在今年进入了总决选,不久将宣布结果。另一件特别的事情,是他即将在上海,举办他在中国的第一次个展。  坂田甚内是国际著名陶艺大师,194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64年师从于日本泰斗级陶艺大师加守田章二,他创新使用LED光源和树脂材料进行作品创作,在陶瓷的制作和研究上有非常深厚的造诣。其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佐久间现代艺术博物
期刊
“十一”前夕,坐落在香港古董街的瑞斯帝中国艺术推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玉器展览,对中国内地买家而言,这个展览正如其主题“皓玉仙工”所标示的,有三大看点:首先是其呈现的白玉作品十分珍稀;其次是其推出的汉白玉摆件非常罕见;第三是两种展品都体现了乾隆时代登峰造极的雕工。策划这次展览的拿达·瑞斯帝(Nader Rasti)作为国际玉器市场的顶级专家,借此表达了他的价值观。  白玉珍品超过四分之三  拿达举
期刊
宋元热  宋元热,亦即宋元書画热。  宋元热堪称一个长期的热点:在拍卖场上,宋元书画的行情爆发点,可以追溯到上一轮市场繁荣周期酝酿与爆发的2009年。当年,比利时著名藏家尤伦斯珍藏的一批中国艺术品委托北京保利上拍,其中最夺人眼球、市场表现最靓丽的就是宋元书画。其中有出自宋代皇帝宋徽宗之手的《写生珍禽图》,还有出自名垂千古的“唐宋八大家”成员曾巩之手的《局事帖》。拍卖结果,前者在春拍中以6171.2
期刊
和大多数京剧演员不同,史依弘平时用真嗓子说话。一口标配的上海话,让同龄人感觉仿若是邻家小妹妹。而她身边的年轻人,大多称呼她为“姐姐”。  戏里,叫一声“姐姐”有时是要出大事情的,比如昆曲《牡丹亭》中,柳梦梅那一声声呼唤“姐姐,嫡嫡亲亲的姐姐啊”,愣是演出了三生三世的爱情。而如今,史依弘这位90后眼中的姐姐,则生生将京剧的时尚元素调动出来,结合当下年轻人的喜好,让京剧重新活泛起来。  这不,10月2
期刊
放荡不羁爱自由  1964年,拿达出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伊朗人家庭,父母是伊朗的土地主阶级,生活优渥。拿达幼时随父母回伊朗生活了六七年,9岁返回伦敦就学,此后便一直在伦敦定居。他的父亲酷爱收藏艺术品,除了伊斯兰古董和艺术珍品,家里也有不少欧洲绘画和亚洲古玩。在父亲的带领下,拿达更是很小便开始出入各大拍卖行和画廊。父亲的言传身教拿达从小耳濡目染,早早地就与古董艺术和艺术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拿达母亲的思
期刊
与梦露的回忆  摄影师道格拉斯·柯克兰只为玛丽莲·梦露拍摄过一组照片。是的,就是这组在1961年拍摄的《An Evening with Marilyn》让他在摄影界一炮而红,风光至今。而当他想要为心中的女神进行第二次拍摄时,却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就在拍摄结束后的第二年,梦露离世了。  但也就是这唯一一次的拍摄经历,让柯克兰终生难忘。  那一年,柯克兰只有27岁,作为《Look》杂志的摄影师,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