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
  一、广闻博采,不断引进时代'活水'
  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作为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依据,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广闻博采,时时引进时代的“活水”。如增设“文化快餐”,每堂课拿出三到五分钟,开设三分钟演讲,每堂一首诗,每课一成语等栏目,同时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每两周拿出一堂课展开交流。
  二、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學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2)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教师顺着课文段落先后,从段首依次分析至篇末,这种教法虽有普遍适用的价值,但是一味拘守,也会湮没某些课文的特色,还可能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难以生动活泼地发展。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
  三、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1)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
  (2)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此外,教师积极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情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协调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把名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合理的掌握知识、增长才干的途径,真正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
其他文献
谓语动词的考查是历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必考点,也是难点。考生应明确什么情况下填谓语动词以及如何确定其正确形式。  一、主句主语之后,用谓语动词  确定谓语动词的形式时,应综合考虑该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根据文章背景、上下文语境及句中的时间状语确定该动词的时态;看动作是主语发出还是主语承受,确定语态;此外还要考虑主语的人称和数量)。  (1)简单句中缺谓语动词。例1:In recent years s
期刊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
期刊
在教师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十九个春秋。在这十九年间,虽没有大悲喜,但也是酸甜苦辣尝遍。有时会因为没有妥善对待一个学生而焦虑不安,有时会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欢欣鼓舞;有时沉静的内心如浩瀚的海洋,有时心头又笼罩着无边的黑暗。反省自身,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教育的历程更像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而修行要先修心。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平和的心  作家毕淑敏说,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内心的安定。然而,平和的心态,并
期刊
摘要: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才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景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一节小学英语故事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课的研究,我们尝试着在故事课堂上挖掘育人价值。我们尝试着在结构、生长点、互动组织、板书资源的回收这几块挖掘整节课的育人价值,如何在课堂上挖掘育人价值,是我们在摸索中前进。教师在推进的过程遵循引发思考-自主构建-呈现文本来将学生带入故事中。  关键词:育人价值的挖掘 故事课 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中育人价值的挖掘如何体现出来呢?本文将将以话题The ug
期刊
新课标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要探究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滿探究的活力。那么,如何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小学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探究欲望   提出探究性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
期刊
摘要:对农村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分析归纳了农村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加强农村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原因方法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出发点,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石。  一、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
期刊
小学阶段学习的竖式中,除法竖式的格式与乘法、加法、减法的格式完全不一样,除法竖式在计算的顺序上也与加法、减法、乘法不一样。学生学习除法畏难。鉴于此,在除法竖式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及教材的特点,采用“比较”教学法。在三次不同的比较中,分解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掌握除法竖式,效果良好。  一、比较不同分法,感悟除法意义与规则  (1)比较竖式48÷2的两种分法,感悟意义。除法竖式整个书写过程是记
期刊
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最好的探索材料,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习乡土地理,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此次关于乡土地理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调查的项目包括对学生学情了解,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的过程认识和教师对于乡土教学过程认识。我们分别选取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的不同层次的班级,共8个班级、372名同學及连州中学全体地理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期刊
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还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提问是老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法宝。如何在生物课上有效短暂的时间里很好的和学生互动,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同时,有效提问还有以下主要功能。  一、启迪学生思维  初中学生在实际的生物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惑,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进行提问,便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与启迪。在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