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hi1984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才能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有效问题  情景  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教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实践情境,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创设动画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从而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与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中愉悦地进行学习。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好动性强,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上数学学习中的一些抽象的数字和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于是很多学生会出现厌学情绪,情境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创设教学情景,已成为广大教师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原则
  (1)创造性。问题情境的创设离不开充分的创造性,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这一点。问题的设置必须要具有吸引力,保证学生能够从中获取知识,然后进行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与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讲到“容积”问题时,可以提前将各种各样的容器放置在讲台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将自己的想法讲给同伴,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在此基礎上得出小组结论。这一学习流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全面性。就其作用而言,创设问题情境同时也是创设学生的过程。教师要确保人人平等,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予以差异化对待。如果教师将这样不平等的教育理念落实在自己的班级里,势必会对正常的教学造成障碍。因此,问题情境创设要兼顾全面性原则,平等对待每一个个体,提升每一位同学的数学成绩。
  (3)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时,趣味性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原则。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好奇心,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方面。因此,教师要将视频、音频和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力与创造性。
  (4)层次性原则。小学生的心智发展还不甚健全,生理与心理都不成熟,因而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会相对慢一些。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彰显层次性。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学生掌握课堂所讲的内容、充分理解吸收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传递。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巩固原来所学,对于知识的夯实也
  有很大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2)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且情景设计要新颖,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与探究。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发认知,激发学生参与的有力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参与热情。小学生的理解、记忆还建立在学生的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思考,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运用提问教学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主动解决问题,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游戏提出问题,或是根据数学教学内容提出多个问题,也可以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调动学生举手发言主动表述出问题的答案,渐渐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快速掌握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课程中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赋予学生发现的权利。当我们的课堂中出现“节外生枝”的时候,我们不是置若罔闻,不是不知所措,而是让数学课堂处在一种变化、动态的场景中,把课堂“生成”一种意外收获,在“活”的课堂里,绽放生成的精彩。  一、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特级教师徐斌曾说过:“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
期刊
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微课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什么是微课呢?“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它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应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合唱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团结、互帮互助,提高协作组织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目前的农村初中音乐课对于他们来说是作为副科,很少有人重视,也没有什么音乐训练的基础,有的农村初中甚至没有音乐老师,歌曲也很少唱,更不要说音乐训练。所以对于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合唱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措施必不可少。  一、农村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提升之径  (1)聆听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不仅需要的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说也急需改革,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革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大大减轻,改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技巧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教学工作
期刊
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育。其中,“政治认同”关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  高中生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对中国的发展方向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对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坚定自信,成为“四有”公民。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应采取哪些策略才能有效的增强
期刊
一、教师素质的内容(1)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品德主要是职业道德)。(2)知识素质(含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3)能力素质(含认识能力、应有能力和实践能力)。(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6)外在素质。(7)技能素質。(8)群体素质二、教师最重要的事  教师最重要的事情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对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精辟的论述。我国古代《学记》中有“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
期刊
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阅读教学方法,由台湾赵镜中教授首先提出并在台湾地区实施,随后内地名师开始对群文阅读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与方式,而中国古诗文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四项关键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
期刊
谓语动词的考查是历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必考点,也是难点。考生应明确什么情况下填谓语动词以及如何确定其正确形式。  一、主句主语之后,用谓语动词  确定谓语动词的形式时,应综合考虑该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根据文章背景、上下文语境及句中的时间状语确定该动词的时态;看动作是主语发出还是主语承受,确定语态;此外还要考虑主语的人称和数量)。  (1)简单句中缺谓语动词。例1:In recent years s
期刊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牢牢掌握作文批改的艺术,从而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
期刊
在教师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十九个春秋。在这十九年间,虽没有大悲喜,但也是酸甜苦辣尝遍。有时会因为没有妥善对待一个学生而焦虑不安,有时会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欢欣鼓舞;有时沉静的内心如浩瀚的海洋,有时心头又笼罩着无边的黑暗。反省自身,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教育的历程更像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而修行要先修心。  一、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平和的心  作家毕淑敏说,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内心的安定。然而,平和的心态,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