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分析

来源 :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年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给予头孢克肟、稀化黏素等药物口服,给予1%的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以及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中耳炎治疗:给予头孢克肟、稀化黏素等药物口服,给予1%的呋麻滴鼻液进行滴鼻,鼓膜穿刺抽液但不注入药物。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44%,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且治疗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综合治疗;鼓膜穿刺术;咽鼓管吹张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疾病主要特征是中耳鼓室积液和传导性听力减退,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了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年患者128例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8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年龄在21岁至58岁,平均年龄(38.9±7.6)岁;病程在2个月至1年,平均(6.0±3.7)个月。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发病,鼓室内有积液,同时存在耳鸣、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自声增强、耳部疼痛以及耳闷。查体结果示:鼓膜可见内陷、充血以及失去正常光泽,鼓室气泡或液平面等表现,但鼓膜无缺损;纯音测听结果示轻度或者中度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排除中耳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粘连硬化、鼻咽部肿瘤以及腺样体肥大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中耳炎治疗:给予口服药物,头孢克肟100mg每次,一日2次;稀化黏素300mg每次,每日2次;1%的呋麻滴鼻液一次1至3滴,一日3至4次;中耳有积液时仅行鼓膜穿刺抽液,头偏向健侧静卧10分钟,每周1次,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有积液时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曲安奈德40mg+盐酸氨溴索15mg),头偏向健侧静卧10分钟,每周1次,治疗4周;两组患者使用咽鼓管吹张术治疗:患者取坐位,先将鼻涕清理干净,嘱患者口内含一口清水,将患者健侧鼻孔按住,将接有吹气球的橄榄头塞入患者的患侧鼻孔,让患者将水吞下,同时迅速的把球内气体压入,重复上述操作多次;亦可嘱病人连续的发出“开-开-开”声,同时把压入球内的空气。
  1.3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的主观症状以及辅助检查改善情况,将治疗结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自觉听力达到发病前的程度,耳鸣、耳闷、耳部疼痛等症状消失,听力测试结果示听力提高超过20dB,查体见鼓膜内陷、充血、鼓室积液、气泡以及失去正常光泽等表现消失为显效;患者自觉听力有所改善,耳鸣、耳闷、耳部疼痛等症状减轻,听力测试结果示听力提高超过10至20dB,查体见鼓膜内陷、充血以及失去正常光泽等表现减轻为有效;患者自觉听力无改善,耳鸣、耳闷、耳部疼痛等症状无减轻,听力测试结果示听力提高低于5dB,查体见鼓膜内陷、充血以及失去正常光泽积液、气泡等表现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44%,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显效率54.69%,高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头疼、出血、鼓膜穿孔等并发症。
  3 讨论
  SOM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闷、耳鸣、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自声增强、耳部疼痛等,部分患者存在体位改变时有听力变化以及耳内存在气过水声,其主要特征是中耳鼓室积液和传导性听力减退,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机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主要与咽鼓管的功能障碍、免疫反应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4]。
  目前临床上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方法是常规抗感染治疗以及穿刺抽液和注入地塞米松、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5]。地塞米松是一种具有抗炎、抗风湿、抗过敏以及免疫抑制等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学者报道[6],该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但是该药物吸收较快,作用时间短,为达到治疗目的则需反复注射,可能导致鼓室腔的组织纤维化以及粘连。曲安奈德是一种含氟糖皮质激素,具有曲安奈德的治疗作用同时,其吸收较慢、作用时间较长,用药相对更安全,且无需反复多次的注射[7]。盐酸氨溴索能够减少分泌物的产生,同时促进耳道纤毛摆动而促进分泌物的排除。咽鼓管吹张术帮助引流鼓室种的积液,从而平衡鼓室内的压力[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中耳炎基础上联合使用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的综合疗法,其治疗后的的总有效率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其中观察组的显效率高达54.69%,显著高于对照组4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良反应统计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可较为全面有效的治疗中耳腔,曲安奈德作为局部强效型糖皮质激素不仅可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同时可间接抑制B细胞的转化,干扰体液免疫从而减少炎症反应,且其作用于耳腔后被咽鼓管吸收可保持长久药效,但不会对中耳及咽鼓管造成刺激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其对中耳炎的治疗较为安全有效。
  总之,综合治疗方法治疗成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确切,通过鼓膜穿刺抽液并注入曲安奈德局部药效持久,且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选兆,王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848-855.
  [2] 董明才.不同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32-34.
  [3] 席敏刚.不同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对比[J].大家健康,2012,6(11):51-53.
  [4] Daniel M,Imtiaz-Umer S,Fergie N,et al.Bacterial Involvement In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2012,76(10):1416-1422.
  [5] 李燕.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探讨[J].医学信息,2009,1(8):18-19.
  [6] 周宣岩, 陶谦, 张峰, 等. 鼓室注射曲安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 4: 380-381.
  [7] 陈争明, 许益飞, 韩小江, 等. 鼻内镜下曲安奈德冲洗咽鼓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 19(001): 68-69.
  [8] 张丽华,赵新涛.不同方法治疗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对比评价86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1):58-5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08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70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其中6例贫血,34例肥胖,10例滞产,4例糖尿病,4例咳嗽,6例使用电刀者。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引起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有贫血、肥胖、糖尿病、滞产、咳嗽以及使用高频电刀等。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出现脂肪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矽肺的确诊率,分析和研究在临床工作中X线和CT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考虑矽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观察组)和X线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数据为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结果,而观察组所有数据均采取螺旋CT检查的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方法的准确率及在诊断结果的诊断评分。结果:观察组诊断的最终确诊率和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透析疗法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方法 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结果 血液净化的目的在于替代衰竭肾脏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结论 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弥散、对流和吸附等。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率  透析是指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至另一侧的过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该膜含有使一定大小的溶质通过的孔径,那么这些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ST段压低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心电图检查中80例ST段压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36伴有典型胸痛患者设置为研究组,34例不伴典型胸痛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均接受12 导联的心电图监测。结果:研究组脉造影阳性率(80.6%)显著高于对照组(32.4%),p50%为阳性;动脉狭窄<50%为阴性。  1.3 统计学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经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经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疗法;对照组患者50例,单纯地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8例额叶癫痫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仅仅给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7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健康状况量表等比较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无明显差异,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副反应24.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鱼鳞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5例鱼鳞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口服中药汤剂以及外用中药搽剂与乳剂的方案为其实施治疗,对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加以记录与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110例,总有效率为88.00%;共25例发生副作用,总发生率为20.00%,10例为鼻出血/口干,15例为局部刺激/过敏反应,经处理均有效缓解;随访期间,27例复发,总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