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来源 :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健康状况量表等比较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无明显差异,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副反应24.2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应用利培酮的副反应大小,更应该推广应用。
  关键词:利培酮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发病后易复发,且发作次数多,更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如何在治疗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学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临床常用药物利培酮和氯氮平进行对比,考察二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健康、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维度进行分析[1],发现利培酮更适合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2月,精神分裂症患者55例,均初次治疗,男18例,女37例,年龄17-55岁,平均33.1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2.2年;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分组情况家属知情同意,观察组33例,对照组22例,两组阳性、阴性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无严重重要脏器疾病,无应用药物过敏史性别、年龄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应用天津药物研究所生产的利培酮(4mg/d)治疗,对照组应用湖南洞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氯氮平(250mg/d)治疗。两者均从最低剂量开始,分2次口服,连续治疗3个月。如血压、心率有变化,酌情添加心得安、氯硝西泮片等。如有锥体外系副反应加安坦。如焦虑、失眠加阿普哇仑。如心动过速加普蔡洛尔[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治疗后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参照PANSS测定,共33项,包含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抑郁、攻击性、实验室结果各方面,每项以0-4分计,总分越高则症状或副反应越严重[3]。副反应参照TESS测定。生活质量从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认知能力、与社会融入度等方面评估,共100分,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1.4应用 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比较,具体见表一:
  2.2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比较见表二:
  2.3副反应比较 观察组33例有8例(24.24%)出现乏力、嗜睡、肌震颤、流涎、心率异常、反应迟缓、体重增加等副反应,对照组22例有14例(63.64%)出现如上副反应,x2=0.3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结果看,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与利培酮和氯氮平都不是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有关,但观察组应用利培酮后,副反应比对照组少,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所以利培酮是治疗的优选方案。分析其药理,利培酮是苯丙异嗦哩衍生物,与氯氮平不同处是,对5-HT能、DA能和肾上腺素能拮抗作用较强,但无抗胆碱能作用,半衰期在24小时内,应用治疗剂量2-8mg/d[4],多数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好,疗效优于氯氮平,本研究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对照组治疗后,乏力、嗜睡、肌震颤、流涎、心率异常、反应迟缓、体重增加等副反应较重,这些都会降低生活质量,尤其是健康、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维度评分,与锥体外系反应直接联系。由于利培酮对胆碱能受体无亲和力,所以副反应发生率低,对各年龄段患者适用,尤其适合初治疗的患者,应用后阴性症状评分降低更明显,所以应用后复发率低,多数患者的无因病导致的学习和社交功能障碍,此观点与文献观点一致[5]。
  综上,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应用利培酮的副反应大小,更应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辉,陈春武,孙晓东,等.氯氮平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1):9-10.
  [2]郭平利,巨怀林.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1):4129-4131.
  [3]郭桂胜,刘丽.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质量的影响[J].家庭医药,2010,3(3):171-172.
  [4]王敬龙,王建平.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8):53-54.
  [5]刘欣.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08,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接收的产妇中抽选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产前检查,实验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增加免疫检验,免疫检验的项目包括梅毒检查、TORCH检测、HIV检查以及乙肝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梅毒3例,占6.0%,微生物感染6例,占12.0%,HIV病毒感染
期刊
摘要:目的 肺癌的外科病理学诊断强调对外科切缘和各站淋巴结的了解;方法 对于无症状或肿瘤史的危险人群,不推荐使用单纯的或连续的痰细胞系检查来筛查肺癌;结果 充分肯定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腺癌和胸膜间皮瘤、SCLC和NSCLC、原发肺癌和转移癌等)中的价值。结论 强调区分单纯BAC和伴有BAC组织的腺癌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肺癌;诊治;吸烟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呈持续上升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08年8月~2012年8月间诊治的70例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其中6例贫血,34例肥胖,10例滞产,4例糖尿病,4例咳嗽,6例使用电刀者。结果:通过对本文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引起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有贫血、肥胖、糖尿病、滞产、咳嗽以及使用高频电刀等。结论:妇产科腹部手术出现脂肪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将这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好转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矽肺的确诊率,分析和研究在临床工作中X线和CT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将来我院就诊的92例考虑矽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CT组(观察组)和X线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数据为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结果,而观察组所有数据均采取螺旋CT检查的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方法的准确率及在诊断结果的诊断评分。结果:观察组诊断的最终确诊率和平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透析疗法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和其他一些严重疾病;方法 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结果 血液净化的目的在于替代衰竭肾脏的部分功能,如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结论 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弥散、对流和吸附等。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率  透析是指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至另一侧的过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该膜含有使一定大小的溶质通过的孔径,那么这些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ST段压低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心电图检查中80例ST段压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36伴有典型胸痛患者设置为研究组,34例不伴典型胸痛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上述患者均接受12 导联的心电图监测。结果:研究组脉造影阳性率(80.6%)显著高于对照组(32.4%),p50%为阳性;动脉狭窄<50%为阴性。  1.3 统计学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经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鼻泪管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经鼻泪管逆行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疗法;对照组患者50例,单纯地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58例额叶癫痫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以及对照组29例,其中对照组仅仅给予卡马西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为68.9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7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