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射频热凝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yf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在CT机引导下的微创射频热凝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利用CT机引导确定突出部位,用三维定位法在C型臂定位下准确穿刺至靶点位置,进行微创射频热凝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1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71.34%,好转11.33%总有效率为82.67%,其中≤40岁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40~60岁为65.00%、≥60岁则为33.33%。结论:应用微创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40岁以下的患者疗效显著。
  关键词 微创;射频热凝术;腰椎间盘突出;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表现为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从而为患者带来诸多痛苦。故本文就微创射频热凝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测确诊。排除标准:椎间盘钙化及后纵韧带钙化、椎间盘积气、骨性椎管狭窄、腰椎不稳、椎间盘危象;髓核游离于椎管内者突出物较大且向上或向下脱出者;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严重心肺脑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150例患者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38.5±5.8岁,其中≤40岁92例、40~60岁40例、≥60岁18例;突出型为极外侧型10例,中央旁型125例,中央型为15例;腰4/5 间盘突出为主者92例,腰5/骶1突出为主者58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腰部常规消毒、铺巾后。根据术前CT片设计进针点。腰4/5 入路:棘突中点向患侧旁开8 ~10 cm 与皮肤成40°,与终板平行,经安全三角進入靶点。腰5 骶1入路:棘突中点向患侧旁开8 ~10cm,与皮肤成40°,紧贴髂棘上缘尽量与终板平行,经安全三角进入靶点。CT扫描确定穿刺针的是否达到靶点[1],如不理想,则适当调整。确定位置正确后,对椎间盘的横径、直径、前后径等数据进行测量。连接射频热凝治疗机(型号R-2000B;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阻抗为150~300Ω,进行感觉刺激(50Hz)与运动刺激(2Hz)无异常后,启动热凝治疗。一次调整温度为60°、70°、80°、85°,每次治疗1min,在患者可耐受对的情况下90°治疗5min。如突出部位较大,则退针0.5cm,重复治疗。治疗结束后,在不拔针的情况下即刻行CT扫描(与热凝术前测量指标相同),并观察0.5h,确定患者无异常后,抬回病房,卧床24~48h,可行消炎和脱水药物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疗效评价:评判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查体腰腿压痛点消失,可完成直腿抬高试验,观察随访6个月无复发;好转:腰腿症状明显减轻,查体局部压痛点消失或减轻,可完成直腿抬高试验,随访3~6个月轻微疼痛复发;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小于60°。其中总有效=治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应用SPSS16.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71.34%,好转11.33%总有效率为82.67%,其中≤40岁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40~60岁为65.00%、≥60岁则为33.33%。详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遭到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脱出或突出于椎管或后方,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从而产生疼痛等不适症状[1]。射频热凝术则是在CT引导的正确定位下,到达腰椎压迫或刺激部位,在准确的电刺激下,将温度上升到热凝状态,从而解除压迫。同时利用热能扩散效应,将周围炎性因子灭活,阻断痛感视觉神经纤维传导,由于局部热能升高,可加快血液流动,改善微循环,从而促进神经修复。
  在本次研究中,1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71.34%,好转11.33%总有效率为82.67%,其中≤40岁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40~60岁为65.00%、≥60岁则为33.33%。考虑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则越为严重,腰椎所含水分与骨质流失,蛋白质变性,对热能刺激不甚敏感,故疗效未能达到让人满意的状态。
  总而言之。应用微创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具有良好的疗效,尤其对于40岁以下的患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高岚,章姝娴.CT引导下经皮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的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10):106-106.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统计我院30例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对这30例患者分别采用了活血化瘀基础方结合醒脑通络片法、补阳还五汤加减法、血肿消合剂以及清肝活血法,对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探析。结果30例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中,21例痊愈出院,7例有较明显的疗效,2例无效,可见其有效率很高。结论在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活血化瘀法取
【摘要】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各项工作相对紧张繁琐。文中对手术室中怎样更好的巡回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简单分析了巡回护士的工作体会。对于择期手术的病患,需要依据手术通知单中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就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包括了手术器械、特殊器械以及手术用物等等,并且在手术前及时通知各个手术中相关的人员,在必要的时候需要让手术的主刀医生亲自选择。巡回护士需要对各种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溶栓治疗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8例进行分析讨论,此组患者均实施急诊溶栓治疗,在溶栓期间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各项检查数值、心电图变化以及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此组患者经急诊溶栓治疗与护理后救治成功率为95.8%,其中有2例患者救治无效临床死亡,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溶栓治疗期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改变与本体感觉相关指标变化的相关性,以探讨“通督强脊三步五法”提高颈椎功能的起效机制。方法:采用本体感觉检测系统(Pro-kin系统)对16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观察评估。分别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2、3周,患者的VAS评分和本体感觉检测的三项基本参数:闭眼/睁眼长度比值、闭眼/睁眼面积比值、平均轨迹差(ATE)。结果: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