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ffhvkn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在临床治疗中观察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护理过程的要点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采用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方法效果非常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药物灌肠治疗;结肠炎;溃疡性;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53-0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与多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这种疾病发生的病因都不能够予以明确的诊断,它容易诱发肝功能的障碍与皮肤病变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在医学研究领域中,中药灌肠能够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有所缓解和治疗。为了能够证明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疗效更显著,笔者经过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进行了溃疡性结肠炎病症的临床效果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男57例,女63例,平均年龄为43.7岁。患者的入选标准为:患者均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其临床的症状反应为血性腹泻、呕吐,并伴有体重的减轻的症状,并且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临床的诊断患者家属同意参与本次临床实验的研究,同时可以很好地配合治疗。患者并未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在近2到3年内无癌症与心肌梗死等能够影响本次实验的其他症状,对两组实验进行在年龄与性别,以及血压与病程等方面进行科学与合理的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具有可以比较的特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在实际的治疗中,需要对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进行美沙拉嗪肠溶片这种常规药物的治疗,并且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用药剂量予以明确与有效的规定[1]。患者需要每天服用这种药物三次,并且每次的用药剂量是0.7克,并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疗程。而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是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医护人
  员对患者的用药计量进行有效的说明[2],并且让患者清楚在使用中药时需要注意的禁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与突发状况。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10克的白芨与苦参,20克的黄檗与石菖蒲这种药物,30克的紫草与地榆,并配有2.8克的青黛与1.6克的三七粉,加入1.5升的上药用水进行药物的煎制与获取,需要医务工作者提醒患者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3],且其治疗的周期也是一周。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两组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予以常规项目的监测。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要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问询,并使得患者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机械牛常规身体检查项目的进行,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医务工作者需要對患者的心理状态予以实时性地观察与了解,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与咨询,促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与主动地配合治疗的进行[4]。在实验的一周之内对两组患者予以全天候式地动态常规记录,其中包含记录24小时之中心率、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数值上的变化情况,并对患者在直肠与结肠病情的观测。在观测指标中,还需要对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常规检查予以重视,比如:血糖的高低、肝功能是否正常、血脂的高低、尿常规等检查项目分析,并对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予以实时地观察与记录。
  1.4 判定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得以有效的缓解与恢复;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逐渐恢复,症状稍有缓解;无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恢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的病例之和占总病例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对研究中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
  2 结果
  在实验组的研究中采用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总有效率为81.60%,比对照组采用的常规药物的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高出4.9%,P<0.05,说明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溃疡性结肠炎能够诱发许多急性的病症,在医学研究领域中,许多医学书籍与药理中都明确记载,溃疡性结肠炎这种病症在发生的过程中,会带有血性腹泻、呕吐与面色苍白的特性,甚至可能发生肛周疾病等症状,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需要依据其变化的特征,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合理与科学的治疗。本次临床实验中的实验组采用的药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在治疗效果上更显著,患者恢复地更加快速,更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验意义,可以得以新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琳琳.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02(20):01.
  [2] 余小女.中药滴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2(04):02.
  [3] 黄远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航空航天医药,2010,03(01):01.
  [4] 朱华,王恒芳.应用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05(18):02.
其他文献
摘要:中西医结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是肿瘤病灶本身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毒副作用往往给晚期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损害,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而且对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影响甚大。自2000年起我科对晚期肿瘤病人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绝望、恐惧等心理,平静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采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养生上都是具有很大成效的。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逐渐挑战着中医学,即便如此,我们不能否认中医的卓越贡献。中医学涵盖了各个方面,在消化内科上更是具有很广的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存活的脑梗塞患者中,有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一部分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脑梗塞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笔者结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将结合已有的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就家庭护理和康复护理进行探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中观点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关键词:脑梗塞;家庭护理;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
期刊
摘要:川芎嗪(ligustrazine,Chuanxiongzine)来源于伞形科等植物,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一种新型的钙拮抗剂,现已能人工合成,主要有磷酸盐和盐酸盐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抗凝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拮抗内皮素保护内皮细胞,提高内源性超过氧化物酶(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和血小板聚集,调节脂代谢,促进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并对该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红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8-01  红花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草红花、川红花等。红花为妇科要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红花含有丰富的红花黄色素和少量的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骨科创伤性疾病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单纯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5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期刊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四肢骨折;肿胀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9-01  骨折后期伤肢肿胀指的是骨折患者在临床愈合或骨性愈合之后,伤肢的局部和远端出现的肿胀久而不消,或消而复肿,或时肿时消反复发作的现象,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骨折和伤筋的后期肿胀,肢体长期肿胀不消在临床上极为多见,肿胀缠绵难消[1]。2
期刊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核,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活动中发挥国医文化的传承、教育和创新载体作用,需要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工作探索这一文化内核建构的顶层设计和长期战略。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学生活动;路径建构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50-01  1 国医文化是中医药教育的内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9-01  诊断属方法论范畴,它是因果关系的延伸,需要确立某种秩序和系统模式。在缺乏技术条件的古代,人们对病因的研究不可能象现代西医学那樣在内部进行,为了战胜疾病,他们只能就环境、人体与症状的观察来确立某种关系,从而,“由症状变量系统的变化推导输入的状况,探求病因”。观察症状变量系统,即“人体黑箱输出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门诊输液室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選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前的急门诊输液520例次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优质护理后的急门诊输液560例次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输液等待时间、输液错误率、患者投诉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输液等待时间、输液错误率以及患者的投诉率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