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藏医脉诊比较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9-01
  诊断属方法论范畴,它是因果关系的延伸,需要确立某种秩序和系统模式。在缺乏技术条件的古代,人们对病因的研究不可能象现代西医学那樣在内部进行,为了战胜疾病,他们只能就环境、人体与症状的观察来确立某种关系,从而,“由症状变量系统的变化推导输入的状况,探求病因”。观察症状变量系统,即“人体黑箱输出的信息,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获得的”。所以,“四诊”是获取疾病信息的唯一有效方法。时至今日,也是如此。
  切诊(主要指脉诊)在临床医学论文发表中医学上倍受青睐,自晋王叔和以降,它即自成体系。“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上古神圣,首重切脉,”甚至一些医生“只凭脉而不问症”,病人也“惟以脉诊而试医之能否”,因此脉诊的作用被日益夸大,以致应用到了占卜算命一类的方术之中。其影响所及,早在公元562年,《脉经》既已传入朝鲜、日本等国,阿维森纳的《医典》也曾采用过有关内容。这方面,藏医所受的影响就更明显了。
  中藏医无疑具有比较的基础,因为它们都是以人的五官感受而直接实现疾病的诊断的,其可比性较强。这不但是比较医学,也是比较文化学的任务。笔者这篇文章,乃是一个初步尝试,故自拟了四条标准:
  以《四部医典》第四部第一章为依据,合勘有关中医文献。
  以比较异同为主,义疏为辅。
  《四部医典》虽然成书于公元八世纪,但后来曾多次修改、增补,直到1687年才算完成,因此本文所用中医文献不受八世纪限制。
  因太素脉无临床实用价值,故不详细比较,以待有识者。 (1)脉搏的生成中医说心主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而“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因此,脉搏的生成是由心脏跳动所致。“夫脉者,血之腑也。”心脏的跳动,血脉的运行皆有赖宗气推动。《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注云:“宗气者,胃腑水谷之所生,积于胸中,上出喉咙,以司呼吸,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为脏腑经脉之宗,故曰宗气。”由此可见,水谷精微与大气中的清气合成宗气,宗气使心脏跳动,血行脉中,故有脉搏的生成。
  藏医把人体的脉络分成四种:初成脉、存在脉、联结脉和寿脉。联结脉有白脉和黑脉,黑脉中跳动的“如玛”脉与心脉相连。“所有的脉都在心脉里汇集,人体的思想活动、情绪等通过心腔,促使心脏跳动。脉管起自心脏,主管运送气,因此,它能跳动。”“人体上有许多血管。我们要检查的是那些能跳动的脉管,它们起源于心脏,内有气血在流动。这些脉管犹如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信使一样。”在脉搏的生成上,中藏医的见解是一致的。
  脉诊的意义
  中医认为脉象的常变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变化,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及预后,因为脉不但与五脏六腑之气相通(《灵枢·脉度》),而且“脉之盛衰者所,以候气血之虚实,有余不足”,“凡人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罗东逸《内经搏议·脉原》说:“故太渊一脉,五脏之全体俱现,是以上下左右可占,六部可诊也。”总之,中医是以脉的常变来推断病的,再以病脉来判断疾病的各种情况。
  藏医说“病与医师讯使为脉络”,通过脉象可以看出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部位,表明人体患病的类型,还可以估计预后。所以芬克在《藏医基础·诊断》上说:“对藏医来说,器官功能似乎比它们相应的解剖知识更为重要。由于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有关器官的功能的信息,因此,脉诊认为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对中藏医来说,脉诊的意义都是从脉的生成机制这一基础引发出来的。
  脉诊前的注意事项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此即是脉诊前应胸无成见,虚其心志,诊时则应凝神细审。李中梓《医家必读》亦谓“酒后之脉常数,饭后之脉常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所以,“人醉莫与诊视,自醉莫诊视他人,或乘车马,必待宁息”。医生诊脉时非但要调气息,还要不苟言笑,不左瞻右望。传说宇妥切脉时,药王与八女神来给他做预言,由于人、水、狗等嘈杂声,他们没听清,结果宇妥只在安静之时 切脉。他告诫边开玩笑边切脉的学徒们说:“特别是当你切脉时,你应该避开人声和其它障碍。不要漫不经心,应该集中精力。”《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诊法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四部医典》第四部第一章对此是这样规定的:“视时天空日升未临谷,体内暧气未曾窜外部,体外寒气未曾窜内部。”因为阴寒气盛(平旦前)则脉象会被误认为风与痰脉,阳热气盛则可能与血症或胆汁症脉混淆。比较可知,两者如出一辙。
  脉诊的部位及方法
  中医脉诊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及寸口诊法三种,而以寸口(又名气口、脉口)为主。诊脉部位在腕后桡动脉处。《素问·五脉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于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难经·第一难》亦云:“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脉理求真》卷二亦说:“脉为血脉,百骸贯通。大会之地,寸口朝宗。”正因为寸口为脉之大会地。中医把寸口分寸关尺三部,即以桡骨茎突内方为关(介于尺寸之间)关前为寸(尺上一寸),关后为尺(离肘横纹一尺)。《难经·二难》载:“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脉经》卷一亦载:“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寸关尺所候脏腑亦有分属。在诊脉时,又有三部九候之说,即浮中沉三候。
  藏医取脉亦在桡动脉处,其寸关尺部位不仅相同且连名称也一样,其取法亦有浮中沉三候。藏医脉诊的部位,据伊丽莎白·芬克的《藏医基础》说,“似乎比中医脉诊的位置稍微偏内侧一些,几乎在掌长肌桡侧肌键的边缘。”其实,我们察看今日藏医诊脉部位和《四部医典·后续本》第一章“切脉部位”就可以看出它与中医没有什么区别。中藏医都把桡骨茎突内侧作为关部,关前为寸,关后为尺。这样做的目的,不外是为了更清楚地触及桡动脉的搏动而已,任何偏内偏外的做祛都是不对的。藏医在病人就诊时,男先诊左手脉,女先诊右手脉;医生用右手诊左手,用左手诊右手,中指和无名。
其他文献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出血抢救;并发症;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33-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所致的出血。  1 临床表现  1.1 呕血与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在幽门以上常伴有呕血。  1.2 失血性周围循环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中药鉴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高我国中药鉴定实验教学水平的有效改革措施,以此保障我国中药鉴定实验教学的质量。据此,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中药鉴定能力,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应用过程中,从而实现中药鉴定实验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中药鉴定;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中西医结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是肿瘤病灶本身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毒副作用往往给晚期患者带来严重的生理和心理损害,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而且对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影响甚大。自2000年起我科对晚期肿瘤病人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绝望、恐惧等心理,平静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采用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临床护理。受到患者、家属的好评,现介绍如下。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医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养生上都是具有很大成效的。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逐渐挑战着中医学,即便如此,我们不能否认中医的卓越贡献。中医学涵盖了各个方面,在消化内科上更是具有很广的临床应用。本文主要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存活的脑梗塞患者中,有7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一部分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脑梗塞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笔者结合已有的研究经验,将结合已有的研究案例进行分析,就家庭护理和康复护理进行探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中观点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关键词:脑梗塞;家庭护理;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
期刊
摘要:川芎嗪(ligustrazine,Chuanxiongzine)来源于伞形科等植物,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一种新型的钙拮抗剂,现已能人工合成,主要有磷酸盐和盐酸盐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川芎嗪具有抗凝溶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拮抗内皮素保护内皮细胞,提高内源性超过氧化物酶(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和血小板聚集,调节脂代谢,促进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并对该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红花;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8-01  红花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草红花、川红花等。红花为妇科要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红花含有丰富的红花黄色素和少量的红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食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熏洗疗法治疗骨科创伤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0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骨科创伤性疾病的患者。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单纯的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5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期刊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四肢骨折;肿胀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49-01  骨折后期伤肢肿胀指的是骨折患者在临床愈合或骨性愈合之后,伤肢的局部和远端出现的肿胀久而不消,或消而复肿,或时肿时消反复发作的现象,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骨折和伤筋的后期肿胀,肢体长期肿胀不消在临床上极为多见,肿胀缠绵难消[1]。2
期刊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核,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活动中发挥国医文化的传承、教育和创新载体作用,需要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工作探索这一文化内核建构的顶层设计和长期战略。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学生活动;路径建构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50-01  1 国医文化是中医药教育的内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