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赣傩魅力 承继传统文化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导致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地方应该大力挖掘发挥本地的特色地方文化,与年轻人的眼光和兴趣相符合,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促使传统精华回归下一代,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关键词:傩 传统 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其长处。中国人尊崇天伦,讲究道德,往往以友善态度对待其它民族,这对于国内国际社会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积极的,很大程度上温暖着我们的人生,支持着我们战胜各种困难。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中国人并不屈服,而始终保持一种信心、斗志,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是在经济腾飞的今天,人们的道德水平比以前明显下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中国缺文化吗?在我看来,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得不到位。因此,我们应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并继承,为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一、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浪潮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度被严重“妖魔化”,大部退出了自身的历史舞台,各种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愈来愈大。他们中不少人视传统为腐朽陈旧的东西,以全盘西化为价值取向,致使整个民族的素质急剧下降,而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现代价值取向己经给中国带来了人文及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一份对学生道德及传统文化素养现状的调查显示:目前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注意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更没想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有78%的学生在尊老爱幼这个问题上存在问题。从诚信的调查来看,从小学到目前考试作过弊的学生竟然占到了75%。从对班级的团结性调查看,有31%的学生认为本班级很团结,认为团结情况一般甚至有小集团的有56%,有13%的学生觉得班级团结情况差。而学生获知的途径非常少。
  中华传统文化是唤醒人性的著作,可以开启人们的智慧!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化,能深入到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能培养一个人优雅的性情和敦厚的性格!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俗等中国文化。优秀的中国文化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穷理于形而下,尽性于形而中,知命于形而上。穷理于形而下而生养万物,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尽性于形而中使人安身立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知命于形而上而厚德载物,生生不息。中国文化因而能化成天下,使天下文明。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扬弃,应该发挥其精华和有活力的部分,将它传承下去。
  二、赣傩是江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江西傩(俗称“赣傩”)是中国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 1995 年调查统计,全省有 25 个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 247 个。
  江西传傩,丰富厚实,始于汉初,两千多年来,傩风不绝。娱神娱人的傩舞,脱胎于古代傩祭,在许多农村较为普遍,尤以南丰、上栗两县为盛,堪称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据统计,清末至今,南丰县有傩班150多个,不仅留存明代傩神庙,保留古老的傩祭仪式,而且流传80余个传统节目和傩面具百余种2000余只,现有傩艺人2000余名。上栗县自古素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称,现保存明清时期古傩庙二十多座,承袭古典傩舞50余折,有古傩面具400余种,面具雕刻艺人20余名。赣傩还有着完整的艺术形态、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江西在历史上长期受到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深刻影响,是荆楚、吴越、中原三种文化的交汇地区,而这三种传统文化都包含有浓重的巫傩成分。在长达三千多年的中国傩文化史里,除宫廷傩早已消失外,几乎所有的傩仪品种,如官府傩、乡人傩、族傩、家傩、游傩、丐傩等,在江西都有所发现。
  三、挖掘赣傩魅力,承继传统文化
  赣傩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傩文化中颇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江西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做好赣傩文化宣传继承工作,突出其独特性、弘扬地方文化,这不仅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江西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同时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首先,要加大了抢救、保护和传承的力度。通过开发傩面具、傩面折扇等工艺品,创新傩舞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建立一批傩舞民俗村及观赏、观光基地,吸引年轻人的眼光和兴趣,提高傩舞的知名度。
  其次,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和推荐更多的傩班轮流争取到省外、国外表演的机会,吸引更多的青年为傩文化作出贡献。同时,要求各傩班内部的傩师要相互教学,傩舞的各种角色和打击吹奏乐器每个成员都得学会。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其中就包括对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以及经过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整理,建立傩文化生态保护数据库。
  再次,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兴趣。傩面具、傩服饰因其表演性可以与模特文化相结合;傩面具因其色彩丰富可以与菜肴及食品艺术结合;傩舞特技因其动作性可以与杂技、马戏、芭蕾艺术相结合;傩与绘画、印刷技术结合,可以形成图书产品;傩与塑料、纸板技术结合,可以形成面具产品;傩与瓷器、玻璃技术结合,可以形成“打击乐器”、“瓷板”、“玻璃傩灯具”等艺术产品;傩与针织、刺绣技术结合,可以形成“布艺”、“绣品”艺术系列产品;傩与电脑、影视技术结合,可以形成中国特色的“卡通艺术”、“动画艺术”产品;傩与建筑、造像技术结合,可以形成“特色小品”等实用、景观建筑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展示民风民俗地方文化,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年青人关注,喜爱,传承这一传统的技艺,从而为发扬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因此,江西傩文化的开发利用、保护发展,可以使傩艺术在广泛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继承和提高,从而使江西地方文化焕发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胡建华 王世瑛 胡亚光 ,江西傩文化文明基因与现代文明构建的思考,价格月刊,2008(4)
  [2] 南丰傩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传承
其他文献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一生中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的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把识字教学简化为照着写,照着画,也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样只能是让学生失去兴趣,加重学生的负担,如果在小学低段不能有效的熟记并掌握两千个汉字,那么学生在升入高一年的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那就是在写作文或朗读课文的时候,错字连篇,因此上我们要重视小学识字教学
摘要:本文将对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从师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高职高专旅游政策法规的教学改革,使其知法、守法,力图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依法从业的能力。  关键词:旅游政策法规 课程教学 改革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公民的旅游热情持续高涨,旅游活动中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旅游投诉连年呈上升之势,因此,旅游市场的行为规范寄希望于学校教育,但很多高职高专的旅游
摘要:文章是基于中国特殊教育向高等阶段发展所面临的课程衔接问题为背景,以听障动漫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为研究基础,指出听障中、高职衔接实质上就是二者课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衔接,而关键与核心是听障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从而提出听障中高动漫专业课程衔接相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听障生 动漫专业 课程衔接  1、课程衔接的
强化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必由之路,如何开展好校本教研呢?我们认为,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基础。  一、珍惜过去的荣誉,把它当成培育新芽的沃土  我校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先后有2个国家级、9个区级4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一批批教师在教科研究中成长起来。但我们深知:昨天的荣誉只属于过去,过去的成就只能是我们迈向未来的良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