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式学习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式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以学生一起共同学习为中心,以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自主创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重点提倡的教学模式之一。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合作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发挥到极致,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足球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面就谈谈合作式学习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的优点
  (1)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能够能优化合作
  每一组学生成员的优点与缺点都互为各异,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所在,隐匿自身的弱点。例如足球教学练习中,小组中依据各位成员的特点,分配自己所适合的职位,腿长的成员可以充当先锋、灵活性强的可充当守卫等等,再与其他小组进行合作挑战,充分利用教师所教学的知识战胜对方小组,充分利用合作的力量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与团体意识,提高學习效率。不仅如此,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改善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打造一个坚而不摧的小组。
  (2)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可改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足球教学中,呈现主体地位的永远是教师,学生充其量为参观者;而在合作式学习模式中,学生更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自己成为了足球学习中的主体,这就达到了新教改的基本目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组织者,这样就充分利用了足球教学中的有效资源,使传统的教学转变成为师生之间以及组与组之间的多种活动。
  (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创建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指团员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追求自己兴趣而互相合作的意愿。在足球教学中,合作小组成员有这样的意愿支撑自己,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最好,这样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足球技能之外,还能够创建坚实的团队信念,树立锲而不舍的团队精神。
  二、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
  1.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在组建教学小组时,教师首先要对班里每位学生的足球能力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足球组队时角色位置的分配、比赛中的相关规则以及传接球的基本工作等。同时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过程中,还要时刻观察每位学生的能力与兴趣,状态和情绪,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充分采用自由组合与异质分组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彼此学习,有效提高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携手共进,从而为足球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为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在我国相关教学过程中被广泛采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足球教学也不例外。如足球教学中的运球技巧,由于其适合学生学习的技巧比较多,此时老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内容,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时间,尽可能地挖掘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优势,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发现,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最终得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案。
  3.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以高涨学习热情投入于合作学习中。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混乱局面时,更要深入小组,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学习合作有序、有效地开展,同时还要及时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4.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有效的推动小学足球教学的发展。针对足球运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1)基础性评价。即教师要对每个小组成员所掌握的基本足球技巧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个人成绩。(2)素养性评价。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在实践中的配合意识、战术素养进行评价,然后考评出小组内成绩。(3)合作性评价。教师要在整个足球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内部每个成员的合作品质、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进步程度等给予详细的评价,给出综合的考核成绩。这种系统性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要将评价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从而避免出现习惯性、片面性以及武断性的评价,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合作式学习教学模式是进行小学足球教学最为新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我作为一名亲历新课改的教师,正经历课改的变化和磨练,收获着喜悦,也有遗憾。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小事,但小事中往往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内涵与契机。善于抓住最佳的契机,用爱的教育,去感染、触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别让美好的一刻消失。  一、善于抓住最佳的契机  那天的语文课,我与往常一样向教室走去,刚走到教室门口,被眼前的情景气呆了。教室里的学生有的三个一伙,有的四个一组地正在忙着做
期刊
长久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这样教学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序,语病多多,词不达意,言不成文。而且,这是普遍现象。“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淑湘先生几十年前感叹的“拙拙怪事”到现在依然如故。这个中原因是多
期刊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引导学生迈入作文大门的关键一步。《新课标》一二年级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此可见,打开学生的写话思路,激发兴趣,消除他们动笔的畏难情绪是至关重要的。那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我做了以下几点的尝试训练:  一、“仿”中先行,规范言语  教育家克鲁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形成一种能力,养成一种习惯。知识获得是必要的,但最终必须形成能力,形成习惯,即语文教学任务的落脚点在“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正如叶老所说:“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课堂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期刊
2014年9月,我新接任一年级班的语文教学,于是怎样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方式?成了我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想到微信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我就想:微信这种新型手机网络交流平台的发展和使用能不能促进我和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呢?本着尝试的心态,我们班很快就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加进来的家长有一半多。后来发生的几件事,改变了家长的随意态度,很快就有许多家长争着加进群里。现在,30个学生的班级已经有了52位家长成员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知识,转化能力发挥这极大地促进作用。特别是像数学这样的理科,由于内容抽象,学生大多有惧怕心里,正是如此,《新课标》强调了动手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这也是当前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动手实践在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减少思维卡壳的时间,也便于检测学生的各种能力。因为它反映的是一个动态学习
期刊
地图技能是地理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会读图是高中生需必备的关键能力,而在实际答题中多数学生均不会精准读图并提取有效信息用来解题。通过十几年的高中地理教学,我深深地感觉到地理成绩的提高离不开读图能力的培养,会读图并能获取和解读相关地理信息在地理答题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谈在高中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1.考试命题与读图  地图和教材中的地理图
期刊
说起课堂,是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场所,在这个特定的场所中教师会产生一连串的特定行为。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教师行为决定了课堂气氛,而这种气氛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间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室气氛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本身具有课堂效果的“助长”作用。我認为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必须要有下列的行为。  一、接纳学生意见的行为  “人应该永远拥
期刊
一、課题背景  二次函数是同学们在初中就有一些研究,高一是对二次函数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但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很多同学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不深刻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难于准确运用,而这一知识和方法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中,很多研究函数最值问题最终都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化归思想),因此,熟练掌握此问题的解决方法在高中阶段尤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通过学生亲自实践,培养思维品质,养成动手
期刊
阅读教学属于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锻炼学生的词汇、句式和词义分析等方面英语能力,以实现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提升。为了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从小学英语阅读特点出发,明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阅读方式,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贴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进而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质量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