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素质教育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它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由此可见,小学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生们很难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而言,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去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念。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不仅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而且给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加强与日常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建立一个良好地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不断的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
1.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的现存问题
1.1教师缺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在课堂中传授教材内容,然后再带领学生们作习题,最后讲解习题和知识点,首先,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自身缺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并没有意识到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们的课堂体验感。另外,由于德育不是主要的学科,有些学生们会认为学习德育知识没有必要,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进行德育教育会浪费学习时间。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德育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1.2课堂教学策略过于传统
现阶段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师模式主要以课堂传授教材知识和讲解习题为主,这种口头教育的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养成。除此之外,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德育课堂教学,没有完成自身引导学生德育教学的责任。对此,教师要丰富自身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们都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2.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的教学分析
2.1加强教师的重视,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各种课堂实践活动的形式,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加强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自身要以身作则,不断地提高自身品德素质,为学生们树立模范。其次,教师要多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完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多与学生之间展开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积极地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2与学生实际结合,创建情景课堂教学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德育教学,需要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内的核心,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教学目标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创建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加强德育教学内容与它学科的知识的联系性,多元化、多方面的向学生们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建立对德育教育的亲切感,帮助其意识到德育教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全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开国大典》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们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升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德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开国庆典、阅兵和升国旗等视频,在观看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观后感,或者自己可以为国家做出哪些贡献,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达到提高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还可以通过构建实践活动的方式,有效地组织学生们开展德育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组织辩论,达到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节日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引导学生们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情,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也可以围绕端午节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由来,纪念屈原这位伟人,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的担当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弘扬广大。在“五四青年节”时,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学习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并积极努力学习,传承五四爱国精神。通过构建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教师自身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及时发现德育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寻求合适地解决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借助情景教学模式,综合全面的加强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个良好地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生态发展[].课程教学研究,2017(10):18-23.
[2]梁宪民.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No.202(05):96-97.
[3]岳耀鹏,立德树人背景下校园足球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018(1):123-128.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不仅为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而且给教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加强与日常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建立一个良好地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不断的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
1.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学的现存问题
1.1教师缺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
现阶段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在课堂中传授教材内容,然后再带领学生们作习题,最后讲解习题和知识点,首先,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自身缺乏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并没有意识到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们的课堂体验感。另外,由于德育不是主要的学科,有些学生们会认为学习德育知识没有必要,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进行德育教育会浪费学习时间。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德育课堂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1.2课堂教学策略过于传统
现阶段大部分的教师的教师模式主要以课堂传授教材知识和讲解习题为主,这种口头教育的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养成。除此之外,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德育课堂教学,没有完成自身引导学生德育教学的责任。对此,教师要丰富自身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们都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2.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的教学分析
2.1加强教师的重视,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在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积极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通过开展各种课堂实践活动的形式,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加强教材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自身要以身作则,不断地提高自身品德素质,为学生们树立模范。其次,教师要多学习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完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多与学生之间展开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积极地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2.2与学生实际结合,创建情景课堂教学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德育教学,需要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课堂教学内的核心,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立德树人教学目标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创建课堂教学情境,优化小学德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加强德育教学内容与它学科的知识的联系性,多元化、多方面的向学生们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建立对德育教育的亲切感,帮助其意识到德育教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小学德育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而加强对学生道德素质全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开国大典》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提前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可以通过查找资料、阅读书籍的方式,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探究,在学生们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升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德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开国庆典、阅兵和升国旗等视频,在观看视频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观后感,或者自己可以为国家做出哪些贡献,引导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达到提高德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2.3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还可以通过构建实践活动的方式,有效地组织学生们开展德育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组织辩论,达到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节日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时,引导学生们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情,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也可以围绕端午节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由来,纪念屈原这位伟人,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的担当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弘扬广大。在“五四青年节”时,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学习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并积极努力学习,传承五四爱国精神。通过构建课堂实践活动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立德树人背景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需要教师自身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及时发现德育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并寻求合适地解决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借助情景教学模式,综合全面的加强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个良好地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季.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学校德育生态发展[].课程教学研究,2017(10):18-23.
[2]梁宪民.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德育自觉的提升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No.202(05):96-97.
[3]岳耀鹏,立德树人背景下校园足球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018(1):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