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主题意蕴解读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ok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通过一个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作者用细腻,冷静的笔触展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不仅揭示了社会生活中婚姻,爱情的幻象,更探讨了一个灵与肉、自由与道德相冲突的主题,展现了一位女性在经历爱情,背叛,死亡等磨砺之后走上精神救赎道路的故事。本文将从题目對主题的暗示、故事情节对主题的推动,中国元素对主题的烘托这三个方面对小说主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毛姆;面纱;主题
  对于一部小说的主题,毛姆自己做出过这样的解释:“我冒昧地谈一谈,在我看来,一部好小说应该具有哪些特性。它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广泛的兴趣,即不仅能使一群人……感兴趣,而且还应该具有较普遍的人性,对普通男女都有感染力。主要还应该引起持久的兴趣”,“一部小说在提供娱乐的同时越发人深思,就越好。”[1]毛姆认为小说主题应该能引起普通人持久的兴趣,而且要发人深思,这就要求一个主题有持久的生命力,所以毛姆自己在选择主题时也在向这个标准靠拢。《面纱》揭示了一个历来被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主题——灵与肉,道德与自由相冲突的主题,其厚重的主题意蕴使作品拥有丰富的韵味。
  小说以在中国的英国殖民地为背景,女人公凯蒂容貌娇美,爱慕虚荣,为了逃避母亲的责怪,也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她接受性格孤僻的瓦尔特的求婚,并跟随他到达香港。由于对婚姻生活的不满,接受殖民地总督唐生的追求,并与他产生了私情,瓦尔特发现妻子的不忠之后,孤注一掷,将凯蒂带到发生霍乱的湄潭府,企图报复凯蒂,最后瓦尔特因霍乱客死他乡,凯蒂经历了种种挣扎和磨练之后,开始新的人生和精神救赎。
  人的动物性决定人有本能欲望,在受到社会性的道德约束时,必然会产生冲突矛盾,《面纱》通过女人公的经历,展现了这一冲突并加以深入的挖掘,体现出对自由灵魂的追寻。凯蒂的人生经历就是摆脱人生枷锁,探索人生自由之路的过程。当时浮华的英国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社会地位和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婚姻爱情化身为市场交易,这无疑是对人自由情感的绑架,其次小说表现了人的爱欲对人生自由的束缚,当欲望与社会化理想道德规范相冲突时,人性真实的面目暴露无疑,在这样的激烈冲突下,凯蒂开始精神救赎,她重新审视与瓦尔特及唐生的关系,审视道德伦理与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行深刻自省,在绝境下对人生真相进行探寻,最终达到摆脱世俗枷锁,踏上精神救赎,追寻自由灵魂的道路。
  一、题目对主题的暗示
  小说的名字《面纱》以及小说前的引语:“……这华丽的面纱:啊,人们就管这叫做生活,虽然它的画没有真相……”都来自雪莱的诗《别揭开这华丽的面纱》,“面纱”作为一个抽象的隐喻,对小说的主题起到暗示作用。
  “面纱”对于小说主题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意象,女主人公凯蒂在精神救赎道路上不断成长,具化在小说中就是一次次揭开华丽面纱,发现生活真相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凯蒂揭开与唐生出轨的面纱,认清这段爱情的真相是唐生对肉欲的需求,瓦尔特看清唐生自私、善变、玩弄女性的本性,提出自己的离婚条件,凯蒂抱着对爱情的坚信,直至碰壁,她了解唐生的冷漠、怯懦后幡然悔悟。凯蒂揭开瓦尔特对她的情感面纱,认清爱情的守护、责任和自私,到湄潭府去医治霍乱,这种看似严苛的惩罚,是瓦尔特对妻子背叛自己的愤怒,他企图用死亡的恐惧和孤独来惩罚妻子,又带着自虐的倾向,透露着瓦尔特爱之极,痛之切的深沉。情感的磨砺促使凯蒂从心理上走向成熟,渐渐深入地了解瓦尔特,在直面死亡的特定环境下,这段情感照彻了他们心灵的阴暗,赋予了他们用死亡审视人性,重视关照生命的机会,从而让他们克服了人性里的卑劣,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小说中的韦丁顿和修道院长是帮助凯蒂揭开人性面纱的重要人物,在陌生国度的霍乱地区,男女主人公彼此封闭心灵,绝少交流。率直、幽默、机敏深刻的韦丁顿为凯蒂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敏于观察,精于世故,在与凯蒂的交流中,使得凯蒂更加认清唐生的虚伪本质,重新审视和思考他人及自我。然而对瓦尔特的深入了解则是通过修道院长来完成的,她代表了宗教的精神力量,高度赞誉瓦尔特,使凯蒂重新审视瓦尔特的温厚和善良,反观自己的贪欲骄横,借助宗教的净化力量,揭开人性的面纱。
  通过凯蒂一次次揭开面纱,认清感情的真相,深入挖掘自我的内心,推动小说的主题不断深入,“面纱”是推动主题深入的重要意象。
  二、情节对主题的推动
  毛姆在小说序言里写到:“我想这是我唯一一部由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形象为契机发展而成的小说。”在《小说要有故事》里也写到:“故事其实是小说家为拉住读者而扔出的一根性命攸关的救生绳索。”[3]由此可以看出,毛姆将故事作为小说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面纱》,故事情节的组织发展作用超过了人物形象。因此,在推动小说发展过程中,故事情节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整部小说,故事情节推动主题的发展深化是通过几个转变完成的。唐生对凯蒂从火热的追求到东窗事发后的推诿责任,表明这段感情里唐生对凯蒂肉欲的需求超过情感需要。唐生被凯蒂的美貌吸引时,对她关怀备至、海誓山盟:“记着你可以依靠我”,在凯蒂要求他和妻子离婚时,他才转变态度,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是不能字字当真的”,“一个男人深深地爱一个女人,并非意味着他就希望下半辈子和她共同度过”。此时的唐生为了自己的前途推诿责任,甚至希望凯蒂为息事宁人跟随瓦尔特去霍乱横行的湄潭府,直接导致了凯蒂对他的失望,认清这段感情的幻象。
  凯蒂对瓦尔特的转变是凯蒂不断成熟的写照,嫁给瓦尔特感受过婚姻的新鲜感之后,渐渐对他的迂腐、刻板极度不满,以致和唐生发生婚外恋情。到湄潭府是凯蒂对瓦尔特态度转变的转折点,这里有别于巴黎的浮华,香港的奢靡,是一个充斥病魔、死亡,绝望的地方,这里的窒息环境将瓦尔特造就为一个英雄。参观教会之后,修道院长对瓦尔特的赞许,以及听说瓦尔特对新生儿的爱抚,让凯蒂发出“只是我愚蠢而已”的感慨。她幡然悔悟自己的过去“回忆起她曾经那么鄙视瓦尔特,现在她只想鄙视自己,她当初怎么看他的,他一定心知肚明,但他一如既往、毫无怨言的爱她,……现在她不再恨他了,也不憎恶,有的只是害怕和困惑。”以致后来她确认瓦尔特带她到湄潭府是为了报复她,“她颤抖了一下,这是他第一次承认他的企图,然而此时此刻她却没有恨他的感觉,让她自己都吃了一惊,在她的感觉里甚至带有欣赏和愉悦的成分”。在瓦尔特将要去世时,凯蒂乞求他的原谅“我至爱的,我亲爱的,如果你曾经爱过我——我知道你爱过我,而我却太招人恨——我乞求你原谅我。”凯蒂对瓦尔特情感的转变体现了她不断在挖掘自己的内心,探索救赎之路的过程。她不断看到瓦尔特的人性美,摆脱爱情仅仅是满足肉欲的偏激看法,体会到爱是责任、守护和奉献。在精神救赎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这些转变使主题不断演进和深化。   瓦尔特对凯蒂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从之前的百般呵护到由爱生恨进行冷战报复,但他对凯蒂的爱始终没有减少,小说在瓦尔特心碎而死的时候到达高潮,平稳缓和的基调突然转到紧张悲怆。瓦尔特的遗言:“死的却是狗”耐人寻味,以及韦丁顿的话“从军医的话里我没有听明白的是,他到底是意外感染还是故意拿自己做实验。”凯蒂终于明白“瓦尔特是因为心碎而死的。”这将主题推向更加明朗的方向,瓦尔特也在用自己死洗涤报复爱人的自私罪行,他的心碎而死,也将凯蒂的救赎之路照亮。这些故事情节的转变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化,在瓦尔特死的情节上豁然开朗,使凯蒂走上精神救赎的道路,将主题的表达和盘托出。
  三、中国元素对主题的烘托
  “在毛姆的作品中,我们时常看到东方文化的影子,东方的风物,故事传说甚至哲学思想都成为他营造情调的工具,可以说毛姆有着浓厚的‘东方情结’”。[4]小说的发生背景主要在中国香港和湄潭府,这一异域背景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这些元素使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有特定的环境,这对小说起到很大的烘托作用。
  小说情节的转折设置在湄潭府,这样一个充斥绝望的异域环境,为瓦尔特发挥自己的才能,展示个人魅力提供了舞台,也凯使蒂更深入了解瓦尔特,在陌生绝望的环境中依赖他,慢慢发现爱的真谛,认识到瓦尔特对她的爱和守护,开始认识到一个女人的一生不能只是为了和男人睡觉并依附他,从而收回迷失的心性。
  小说五次出现为贞洁烈妇修筑的拱门,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出现五次,显然暗含了作者特殊的用意,“上岸之后她见过不少类似的拱门,现在她知道它们是为了某位祈人多福的贤人或贞洁的寡妇建的。”之后小说四次出现拱门,后面都出现了“讽刺”这个词,凯蒂第一次见到拱门时,只觉出它的意义特殊,却说不出来是什么,随着她的一点点成长,“拱门”在凯蒂心中的含义愈见明朗。“她最后一次注视着拱门,如今她的境遇之中的讽刺意义,丝毫不逊于这迷一样的拱门”这个象征忠贞的中国元素对凯蒂的出轨行为是一种讽刺,它不断地出现在凯蒂的生活里,帮助她感悟爱的纯洁和忠贞,最后在瓦尔特离去的瞬间,她明白爱的真谛,在与瓦尔特墓地告别时,作者再次提到这座拱门,拱门的含义如同爱的真谛一样在凯蒂心中明朗起来,但對她的境遇却是一种讽刺。另外,小说中出现了一位东方女性——韦丁顿的情人,她是“拱门”的形象代言人,她对韦丁顿执着的爱,不离不弃的追随,用行动诠释了“拱门”的含义,这些都帮助凯蒂慢慢领悟爱情的含义,对她的精神救赎起到推动作用。
  “毛姆热烈地追随王尔德,在他的影响下开始接受庄子的哲学,毛姆思想中的“宇宙之灵”与老庄哲学中的“道”有诸多契合之处”。[5]小说中毛姆对于“道”的认识是通过韦丁顿之口表达出来的“道是一条时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道是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大如海洋,却恢恢不漏……追求和性的人可能会顺如孩童,中庸练达会使势强的人旗开得胜,是势弱的人回避安身,征服自己的人是最强的人。”这番话讲给凯蒂,虽然小说没有继续描写凯蒂听完之后的领悟,但其中的作用通过她以后的行为可以表现出来,她开始摆脱平凡琐碎的生活,享受在修道院帮忙的日子,享受与灵魂纯洁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体会奉献的快乐和精神的愉悦,这种“道”的阐释,对于凯蒂的精神成长,追寻精神自由起到了开拓作用。
  小说中这些蕴含深意的中国元素,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这种冲突对凯蒂产生了精神冲击,在不同情境都对凯蒂的思想变化产生了影响,使凯蒂进行精神救赎,追寻灵魂自由的道路显得更为顺理成章,这些中国元素烘托了主题的深入。
  《面纱》这部小说的主题意蕴是丰富的,作者在小说的各个方面都渗透了深化主题的笔力,题目“面纱”作为一个隐喻意象提出主题,贯穿整部小说,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推动主人公心路历程的不断成长,也推动小说主题的不断深化,其间作者融入意义深刻的中国元素,烘托主题的发展,使得《面纱》的主题更为饱满深刻,耐人寻味。
  注释:
  [1]毛姆著.刘文荣译.毛姆读书随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版,第18页.
  [3]毛姆著.刘文荣译.毛姆读书随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第23页。
  [4]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版,第385页。
  [5]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版,第386页。
  参考文献:
  [1]毛姆著.刘文荣译.毛姆读书随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9.
  [2]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3]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郭哲韬.论<彩色的面纱>对自由的追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5]刘小勤.关于<面纱>的意蕴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1期.
  [5]唐芙蓉.挣脱自由的枷锁——论<彩色的面纱>中自我救赎之路[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2).
其他文献
不久前听到一段对话,是父子间的问答。  父亲问儿子:“儿子,将来你想干什么呀?”  儿子仰起头,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我想去卖无花果。”  父亲看了看儿子,问道:“为什么呢?”  儿子得意地挑了挑眉:“因为我们学校对面卖无花果的胖奶奶有好多又香又甜的无花果呀,我也想有多得吃不完的无花果。”  无从得知这位父亲听到儿子的梦想时会做何反应,只是当我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愣了数秒,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关
期刊
【摘要】:哈金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华裔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描绘中国社会中各个人物阶层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生活的境况。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剖析《小镇奇人异事》这部作品中,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及叙述视角的转变,以此来解读作品主题,并且说明这样的写作手法在展现人物形象和表达作品主题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小镇奇人异事;哈金;不可靠叙述;叙述视角的转变  引言  哈金是当
期刊
【摘要】:僧诗是元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文献散佚和对元僧诗研究的忽略,使我们对元僧诗认识不够全面、深刻。本文通过对释英出家前后迥异的诗歌风格分析,并探究其原因,可以使我们了解在江湖诗风普遍影响下的宋末元初诗僧的生存状况和创作风格。  【关键词】:元僧诗;释英;诗歌风格;原因  释英,字实存,号白云,俗姓厉,浙江钱塘人,大致生活在宋末元初,所著诗集《白云集》[1],共四卷。释英从小就喜欢作诗,
期刊
【摘要】:1945年2月4日—11日,二战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的时刻,在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的原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弹子宫,苏美英三国为统筹协调彻底战胜轴心国集团举行了雅尔塔会议。11日,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等分别代表美苏英三国政府签署了举世闻名《雅尔塔协定》(下文简称《协定》)。这次会议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协定》自然也是史家评品的对象。  【关键词】:雅尔塔协定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研究现状  一
期刊
凌冽的冬总是带着恼人的傲气一下下敲打着我的膝,寒气从脚底钻进了心头,望着铜镜里皱褶的脸,平静的抹上一层胭脂,抿了抿嘴,费劲站直了我弯了二十载的背脊,我倚着门,今日,你终于回来了吗?  那年的灯节,终于可以出门探一探这世俗,斜阳映照着远方孤独的桥,近处人来车往,巷弄里文人骚客低头沉吟,花灯前闺秀捂嘴痴痴的笑,原来这便是元夕之美。  日头便带着斜阳沉沉坠下,黄昏竟然如此美丽,行走到柳旁,我不禁眯起眼,
期刊
“我们会来这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肩负着重责大任。我一直觉得这就是民主社会的优点。我们收到信,被通知要来这里,决定一个跟我们素昧平生的人到底有没有罪,不论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我们都拿不到好处,也没有损失,那就是我们的国家能这么强大的原因。”——《十二怒汉》【美】  拍摄于1957年的《十二怒汉》讲述了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男孩被指控杀了自己的父亲。法庭上证人证言和物证似乎已经确凿。楼下的跛脚老人声
期刊
【摘要】:《围城》叙述了一个以方鸿渐为中心的爱情婚姻故事,故事中所描述的大量女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文中鲍小姐的堕落轻浮,苏文纨的高傲自负,唐晓芙则纯净脱俗,孙柔嘉的工于心计。分析发现受过良好教育且女性意识也在逐步复苏的她们,依旧摆脱不了依附于男人的命运。本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一方面再现当时动荡的社会中女性的真实生活面貌,另一方面也对现代生活中的女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形象分
期刊
【摘要】:作家萧红的影视作品非常少,目前以萧红为主角的电影只有两部,即2013年上映的《萧红》和2014年上映的《黄金时代》。本文从三个角度浅析了《黄金时代》这部电影,分别是:女性意识;间离效果与非线性时空;纪实性。  【关键词】:女性意识;间离效果;非线性;纪实  一、女性意识  在中国的传统叙事模式下,女性形象是在男性视角下建构而成的,一类是以男性为塑造标准的 “巾帼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等
期刊
【摘要】:本文拟对该篇与鲁迅《故乡》的互文性进行探讨,通过对“归乡模式”的变用,及“路”的意象的解读两个部分去探寻作家在关照国人生存、体悟人生之路上对鲁迅的内在的继承与发展——这是一个绝望与希望并存的探索之路。  【关键词】:古典爱情;归乡;生存之路  “归乡”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表征之一,也是现当代作家常使用的文学母题。在“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归乡模式中,故乡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在小说中承
期刊
【摘要】:中篇小说《镜花》以第一人称视角“我”讲述了苏邶燕和鄢丽的虚无空寂生活,从“花”和“镜”这两个部分来分析小说的题目与内容的丰富内涵,展现出当下女性繁华生活之后的虚假的爱情和空寂的内心。  【关键词】:花;镜;女性;爱情  《镜花》是阿袁2015年发表在《上海文学》的中篇小说,以大学老师“我”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叙述,“我”应老教授的要求让其外甥女苏邶燕来旁听课程,后受邀参加她举办的大院妇女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