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油田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中国地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478435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田生产实习是工科院校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习,是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针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能源)专业油田生产实习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系统性不足、教学层次不清等问题,根据专业特点及国内外石油工业发展形势,文章从实习教师队伍的建设、实习内容的完善、教学阶段的划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改善油田生产实习效果的相应措施.
其他文献
为促进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文章在回顾了我国安全工程专业发展历程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原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发展缓慢、竞争力不强、课程设置
矿业院校地质工程专业综合设计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了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专业综合设计采用企业指
“地累积指数”是评价土壤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常用指标,在大量评价沉积物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案例文献中获得了广泛使用。然而笔者查询发现,大多数文章所引用的该概念出处
"GIS二次开发"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GIS专业学生毕业以后从事GIS工程设计和管理的能力。本文依托各大型GIS公司组织的GIS二次开发大赛来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方式,通过参赛任务导向的分组式教学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贯穿于GIS二次开发大赛始终。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实战性地学习开发技能并积累项目经验,还能延伸式地通过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来加深对专业知识体系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提出、分析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煤及煤层气方向"煤层气抽采技术"课程涉及专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工程性强,学生掌握难度大。针对这一教学问题,从系统阅读构建知识体系,循序渐进建立知识框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空间思维能力是构造地质工作者进行构造分析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构造地质学教学时,可以通过强化理论概念
“能源地质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地球物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本文针对课程中煤田地质学知识体系的指标多、过程多等特点,提出用数字来简化表征。使用了数字串
当前油气勘探领域对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研究型教学理念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方面的贯彻。笔者结合该专业油气地球化学课程自身特点,将研
以专业综合改革为契机,对贵州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探索与规划,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新体系涵盖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作为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制定具有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的"高速铁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地质工程作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和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工科专业,肩负着培养中国高铁以及海外市场人才的重要责任,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对高铁国际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铁路工程地质学作为地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涉及铁路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重大工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