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回应性的制度实现机制:比较视野与中国模式探析

来源 :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表对选民的回应性是代议政治运行的重要保证.在代表回应性的实现机制方面,中西方差异最直接体现于连选连任压力机制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中国机制强调构筑代表与选民间的"情境同构"关系,即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使代表与选民保持长期接触,以此产生两者间具有共同生活情境的一体化结构,并激发代表的回应性.而西方机制的核心特征是收益激励.中国模式契合中国政治理念和现实,应予以坚持和完善.
其他文献
20世纪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期,人类社会既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进步,也经历了文明的倒退和野蛮的战争.W.迈克尔·布卢门撒尔的人生贯穿整个20世纪,传奇般的经历像一条线索串联起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他出生于德国犹太银行世家,本应幸福的童年却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之下,13岁便举家逃往上海,在混乱的犹太难民区长大成人.
期刊
2020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列宁诞辰150周年的重要年份,也是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启的一个全新历史起点.2020年10月16—18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构建"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在贵阳孔学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此次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恩格斯、列宁思想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
该书力求回到个体成人的开端,从儿童成长的细节中,发现以美好事物体验为中心的个体成人之初始形态及其核心质素——爱与丰富性,并进一步阐释儿童成长与教育的核心机理,回返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以儿童自身美好生活敞开的路径,来引导儿童发展的可能.
该书是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的第三部.在某种意义上,该书是一部特殊形式的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史,它从社会和文化历史切入,论述现实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以及它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的关系.现实主义本身既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社会生活性质的象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党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百年党史上的三个历史决议是党把握历史规律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鲜明写照,代表着党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通过总结经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是党行动的先导.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是党掌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条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同时蕴含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和百年未有之大挑战,能不能维护党的核心,维护党中央权威,是我们能不能掌握历史主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奋斗"为关键词,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英勇顽强的奋斗中创造伟大成就的重要秘诀.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蕴藏着丰富的奋斗经验: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源;英勇顽强的奋斗则是党领导人民取得伟大成就的强大支撑.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党和人民需要继续弘扬伟大奋斗精神,在坚定理想信念中持续奋斗、在练就过硬本领中不懈奋斗、在凝聚奋进力量中团结奋斗是新征程上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
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形态数字经济,在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重塑了社会生产关系和商品价值关系,对数字经济的价值来源和价值决定问题的解析需要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下进行.本文结合数字经济的特征,将劳动价值区分为实体劳动价值和数字劳动价值,以此为基础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解析.文章认为,数字经济产品具有非劳动性、无载体性和高溢出性等虚拟性特征,使其产品价值既包括实体劳动价值成分,也包括数字劳动价值成分.其中数字劳动价值主要通过价值转移的方式从其他部门和劳动者的收入中转移而来,其大小与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其劳动方式不再单纯地以物质实体条件为载体,而是出现了以数字生产条件为载体的新变化,这种新的数字劳动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单纯的数字劳动方式,二是实体与数字融合的劳动方式,三是智能劳动方式.其基本特征表现为:虚拟性、融合性、跨时空性、开源共享性、智能性等.数字劳动方式主要源于其生产要素即劳动和生产资料的数字化,即程序和互联网作为虚拟机器和虚拟厂房成为主要劳动资料;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成为主要劳动对象;数字劳动作为复杂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为此,数字
以往对于辩证法与革命的研究大多聚焦于辩证法的革命性与革命的辩证法,但无论是对辩证法革命性的分析,还是对革命辩证法的讨论,都只是对辩证法特征的研究,没有深入到辩证法的本质.究其实质,辩证法与革命的关系在于辩证法不是一种纯理论的事情,而是直接与当下生活世界的变革相关,辩证法这个最富有哲学色彩的理论直接面向的是当下的社会现实,是根植于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展开的.从黑格尔辩证法与观念革命、马克思辩证法与无产阶级革命、列宁辩证法与十月革命、毛泽东辩证法与中国社会革命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辩证法的革命本性在于辩证法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已深刻改变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使其呈现出愈发鲜明的虚拟化特征,即生产关系呈现出人机关系的隶属化、劳资对立的隐匿化、劳动关系的分散化特征;交换关系呈现出数字代号的脱实化、交换价值的溢出化特征;分配关系呈现出分配矛盾的社会化、分配格局的重构化特征;消费关系呈现出消费需求的泡沫化、消费过程的生产化特征.虚拟化特征回答并刻画了数字技术条件下经济关系相比以往的特殊性内涵.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关系的虚拟化并未改变其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理论实质,反而正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