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的特点 和平移民与经济崛起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行天下——海外华人的移民史与经济力量
  美国著名作家西格雷夫在其所著的《龙行天下》中第一次提到了海 外华人的力量一说。这力量指: 海外华人的民族凝聚力、经商能力、组 织能力与超强的适应能力。自宋明时代, 华人的海外移民与商贸活动就 已大规模出现, 到了近代更是达到了顶峰。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 华人 的身影已遍布世界, 拥有着近千亿美元资产的华人经贸网络也覆盖全球。 同时, 中华千年文化传统也随着华人的迁移而传扬四方。 全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华人?他们的迁移历史是怎样的? 为何海 外华人的经济力量令世人瞩目? 海外华人的力量到底有哪些?2007 年, 由一位名叫陈传仁的华商, 带着这些问题, 将自己多年来游走世界各地 与各方华人交往的经历, 融合对当代华人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 用其所 得出的思考结晶, 著成了业内第一部全面论述海外华人的源起、经济力 量、政治现状的学术著作《海外华人的力量》。现本刊选编其中关于海外 华人移民历史与经济实力的部分内容,以期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当代海 外华人的发展历史与生存现状。
  
  自古以来, 历代华人用自己的智慧探索海外拓展之路, 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地到海外发展。近代的华人移民, 其背景只是作为被奴役剥削的苦力, 华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方, 都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他们没有掠夺别人、奴役别人。华人的移民比之西方移民是“ 和平的移民”, 主要是出于贸易交往、求知求学与生存谋生的目的。
  
  华人移民的漫长历史, 根据文献 记载已有几千年之久, 早在秦汉时期 就已出现端倪。到了宋、元时代, 由 于国力的强盛, 对外交往的增多, 造 船、航海技术的发达, 前往国外的华 人日益增多。明 代之后, 中国商 人与东南亚各国 的贸易往来频繁, 伴随着商业交往, 出现了人员的迁 徙和流动。这些 都是中国早期的 侨民。
  


  至鸦片战争 前后, 因中国沿 海地区土地兼并、 耕地缺乏、人口 增长, 加之西方 资本主义的入侵, 使得当地的小农 经济濒于崩溃边 缘, 大量的破产 手工业者和农民 不得不走上漂洋 过海的谋生生活。 从鸦片战争后一 直到20 世纪30 年代末期, 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大 量招募华人劳工, 促成了人数空前 的近代中国海外 移民浪潮。
  新中国成立之后, 由于世界格局 的变化, 移民活动相对处于低迷状态。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华人的移民活动 才逐渐恢复, 并且融入到世界移民的 大潮中, 除了以往的劳动力移民之外, 出现了技术移民、家庭团聚等移民方 式, 华人移民逐渐成为世界移民体系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代的海外移民:
  因商贸与避乱而生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移民活动( 如 犹太移民) 一样, 中国古代的移民活 动也是伴随着“ 战乱内乱” 与“ 海 外贸易” 而生的。
  据统计, 古代中国有三分之二的 时间处于战乱之中, 在内乱与战争中, 部分中国人因此或主动或被动地迁移 到相邻国家。公元7 世纪时, 唐朝与 大食在中亚地区发生了战事, 一些中 原地区的手工艺人被掠夺到异国他乡 谋生。除了军事上的被迫裹挟迁徙之 外, 因政治避难的原因, 华人也会选 择向周边国家移民。这种情况以宋、 明末期较为突出。在南宋末期, 部分 宋臣不愿意臣服元朝, 于是便远离中 土, 赴海外避难, 宋咸淳十年(1274 年) 仅安南( 今越南) 沿海萝葛源一带, 即有近万南宋遗民往投。明末清初之 际, 明朝的遗臣因不愿出仕清朝而移 居东南亚国家, 据李长傅《中国殖民 史》记载,康熙八年, 南明永历帝为 清军所追击, 退入缅甸境内, 一起随 行到达缅甸的有1478 人之多。
  而在中国宋、元时期, 因福建 泉州至东南亚各国的“ 海上丝绸之 路” 兴起的海外贸易又推动了中国 古代的又一次早期移民活动。当时, 在火药、造纸术、指南针等领先技 术的推动下, 中国的造船与航海技 术迅猛发展、独步世界。由于罗盘 等航海仪器的运用与大型船舶的出 现, 加上政府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 的政策, 促进了商人与民众出国旅 居的机会, 中国人侨居海外的人数 逐步增多起来。那些到南洋各岛进 行贸易的中国帆船, 冬春之际鼓帆 前往, 夏秋之间扬帆而归。去时带 着中国的纺织品、茶叶、瓷器、五 金杂货等, 来时则贩运香料、檀香 木、药材等南洋各国特产, 获利颇丰。 有很多商人在当地长期逗留, 大量 收购货物, 成为当地的商贾, 他们 成为了中国海外贸易催生出的一批 以“ 商” 为业的早期移民。 到了明代初叶, 在郑和下西洋之 际, 一些华人随同郑和商船一同前往 东南亚各国, 出现了数万人成批移居 国外的情况, 华侨人数明显增多, 以 商人为主, 分布于马来半岛、爪哇、 苏门答腊、婆罗洲、苏鲁岛和菲律宾 等。南洋各地, 甚至出现了由华侨组 成的“ 新村”。华商华侨在海外的 活动, 不仅促进了海外诸国与中国的 经济贸易往来, 对开发居住国矿山、 农业、建设港口、商品流通等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 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 互动。
  近代的海外移民:
  血泪交织的“ 契约劳工”
  1840 年鸦片战争前后, 古代 中国运行了千年的东方农业经济体制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轰击下突然崩塌。 在进入近代之后,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 模的移民大潮出现在旧有封建政治、 社会、经济体制遭遇全面危机的时代。 在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主要是以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随着封 建经济的发展, 农民和土地之间的矛 盾日渐严重。由于经济重心南移, 南 方人口急剧增长(1851 年中国人口达 到4.3 亿, 占当时世界人口11.2 亿 的38%), 有限的土地无法满足人口的 发展。土地高度集中, 农民人均土地 占有量很低, 绝大多数处于无地少地 的状态, 还要承受苛捐杂税和无偿劳 役的盘剥, 加上灾害频仍, 广大农民 只有在死亡线上挣扎。因此许多失掉 了土地的人们只有远走异国他乡, 漂 洋过海谋求新的生计。鸦片战争之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武力, 向中国 大量倾销工业品, 破坏了中国东南地 区的社会经济, 从而造成了大量手工 业者的失业破产, 不得不沦为无产者 或流民, 变成赤贫人口和过剩人口。
  从19 世纪起, 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争夺资源、商品销售市场的殖 民地竞争日益激烈, 因此对劳动力的 需求也愈加迫切, 西方列强在东南亚 殖民地的锡矿开采, 橡胶园开辟, 烟 草种植, 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此, 大量的中国失地农民、手工业者、流 民成为了欧美国家招募“ 契约劳工” 的对象。1866 年, 英、法与清政府签 订条约, 允许英、法在中国任意招募 劳工。而当时的美国为了适应“ 西进 政策” 的需要, 也需要大批劳工修筑 太平洋中央铁路。从此以后, 英法美 等资本主义国家大肆从中国掠夺劳动 力。
  这个时期出国的大部分华人都是 通过“ 契约劳工” 的方式, 被拐、 买、诱骗踏上出国之路。所谓“ 契 约劳工”, 是指破产的中国人与外国 资本家或华人工头订立合同, 以“ 应 募” 的方式到国外做工。契约华工 出国的高潮是19 世纪50 年代到20 世纪初期, 直到20 世纪的30 年代才 结束, 这期间中国至少有700 万人被 贩运到世界各地充当劳动力。据不完 全统计,1881—1930 年到达东南亚的 华人约有数百万人, 运往美国的华工 达13 万人之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 间, 有数十万华工被招募到欧洲, 在 法、英、俄等协约国从事艰苦的工作。 在战争期间, 总计有上万名华工死于 炮火之中。
  当代的华人移民:
  与国际移民潮流同步
  进入当代,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 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从20 世纪60 年代起, 国际人口 迁移的主要方向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 国家移居。当代华人也跟随国际移民 潮流从发展中的中国前往发达的资本 主义国家, 这都表明华人移民已经 处在国际移民大潮中。如北美地区, 在20 世纪的最后10 年, 共有46 万 来自大陆的中国人在美国定居。在 2000-2002 年间, 每年约有三四万中 国人移民加拿大。近10 年来, 涌入欧 洲的中国移民数量也是大幅增长。
  197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从那时起, 中国的出入境政策放宽, 中国出现了一轮又一轮的出国热, 华 人移民群体通过各种新的方式, 利用 不同的途径增强移民网络的联系, 从 而达到出国的目的。形成了目前颇具 规模和影响的势头, 新移民群体因此 而产生。中国新移民的群体可分为两 类, 一种是公派或自费的留学生。一 种是通过家庭团聚、探亲等方式的移 民网络移民。
  1989—1998 年, 中国政府共向国 外派遣留学生达30 万人, 主要分布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 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其中以美国为 接受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 大 约占了中国大陆留学生人员总数的 40%。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毕业之后留 在美国, 并入籍美国成为了华侨或华 人。此外还有一部分自费留学或出国 后转为留学身份入籍美国的留学生和 家属, 他们构成了美国大陆新移民的 主体。这些以留学生和技术移民为主 体的新移民具有知识层次高、适应能 力强的特点, 大多从事金融、软件开 发、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在经济、文化、 科技等领域贡献大, 其中大多数人是 中华民族的精英, 其开拓能力位居移 民国家其他移民群体之前列。
  除了以上提到的留学生群体之 外, 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华人移民群体。 1974 年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后, 即 开始了从大陆直接以家庭团聚为理由 的移民的初潮。20 世纪90 年代初期 后, 以亲缘关系的连锁移民效应大规 模显现, 一些中国福建人以家庭团聚 理由从中国直接合法移民美国。在欧 洲许多国家, 浙江等沿海省份的农民, 利用先辈奠定好的移民网络基础, 以 “ 连锁迁移” 途径, 通过“ 家庭团 聚”、“ 继承财产”、“ 餐馆劳工” 方式, 成批来到欧洲。
  虽然这些涌入欧美的非主流华人 移民因教育水平的问题, 被视为当地 移民社会乃至华人社区的边缘群体, 而正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群体, 在最 近10 多年间已发展成为欧美华人社 会数量最多的社群, 他们不但逐渐掌 控了当地华人餐饮业, 而且在其他各 经济行业中也开始崭露头角。
  华人移民的特点:
  和平移民与经济崛起
  自古以来, 历代华人用自己的智 慧探索海外拓展之路, 依靠自己的力 量独立地到海外发展, 他们对所移民 的国家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和动机。近 代的华人移民, 其背景只是作为被奴 役剥削的苦力, 华人无论到了什么地 方, 都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谋生。他们 没有掠夺别人、奴役别人。华人的移 民比之西方移民是“ 和平的移民”, 主要是出于贸易交往、求知求学与生 存谋生的目的。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 当代海外华 人的经济实力也得到了提升, 取得了 相当的成就。这突出体现在东南亚的 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 律宾等国。据日本富士通研究所统计, 泰国和新加坡上市公司市值总额中有 81% 为华人所有, 印尼上市公司市值 总额的73% 为华人所有, 马来西亚为 61%, 菲律宾为50%。印尼居全国控 制地位的25 个大商业集团中, 有17 个属于华人, 对泰国经济有重大影响 的100 个最富裕商业家族中有90 多个 是华人家庭, 菲律宾全国最大的67 家 商业组织销售额的2/3 由华人公司完 成。综合各方面数据, 除新加坡外, 华人资本占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 泰国国内总资本的比重, 均在50% 以 上。许多华人改变了过去单一经营的 传统做法, 从以商业资本为主, 向工 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多元化方向发 展。在美国、加拿大的华人经济发展 也极为迅速。由原来的经营饮食、制 衣业转向金融、房地产和高科技领域。 当代华人移民的整体水平日益增 强, 出现了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在 北美地区, 如王安电脑集团, 王嘉庚 的国际联合电脑公司, 华尔街金融巨 头蔡志勇等。德国的华人贸易业中的 佼佼者有汉堡华人张绍德经办的大风 贸易公司, 德国卡尔斯鲁厄市华人陈 沛良的亚洲贸易公司, 比利时的华人 除了传统的餐饮业之外, 出现了一些 著名的企业家, 如史德义、苏复泰等。 而华商甘致竹的电脑公司成为了南非 最大的电脑制造商。
  美国华人在科技和信息产业领域 的作为颇引人瞩目, 华人约占美国总人 口比重的1%, 但却出了6 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 有超过15 万的华裔工程师和 科学家, 硅谷技术人员中有1/5 至1/3 为华裔, 华人工程师在硅谷主持的公司 已有近千家。美国华人杨致远创立的 雅虎公司是排名世界第三的大型网络公 司,1999 年市值最高时达1030 亿美元, 在《商业周刊》“ 世界信息技术百强 公司” 中高居第35 位。美国华人创 办的国际电脑公司、金斯顿公司、宏道 科技、股道网站、热声通讯、AST 和 INTECS 电脑软件公司等, 市值从1000 万美元至10 多亿美元不等。
其他文献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7月2日至10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第32届会议。由加拿大主办的本届年会恰逢魁北克建立400周年庆。会议期间,《世界遗产公约》的41个缔约国介绍申请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以下国家今年首次有遗产被列入到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之中:巴布亚新几内亚、圣马力诺、沙特阿拉伯、瓦努阿图。    今年共有19处文化遗产和8处自然遗产共27处新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有4处扩
期刊
2008年6月23日- 27日,波兰在上海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上海波兰节”,借此机会,波兰首次介绍了本国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有关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展览的主题概念为“People create city“(人类创造城市)。在上海波兰节时,首次介绍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展馆以及波兰展览时所举办的相关活动。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波兰将以不同方式来介绍本国,展馆内主办许多辅助活动的机
期刊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连日来引起海内外舆论热议。与十六大相比,虽然只增加了“人均”两个字,但意义大不相同,意味深远。  人均GDP翻两番,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GDP总量反映的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人均GDP反映的则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在讲综合国力的同时,注重国民富裕程度,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l6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会议。  胡锦涛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
期刊
我们很难忘记奥运赛场上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 许海峰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仰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一刻; 体操王子李宁一人独得第23 届奥运会三枚体操金牌的辉煌; 东方神鹿王军霞5000 米夺冠后身披国旗绕场一周的靓丽身影; 亚洲飞人刘翔特立独行地跃上110 米栏冠军领奖台的雄姿……  奥运赛场上那飘扬的五星红旗, 那激荡人心的国歌, 让每个中国人都心潮澎湃。  慢慢实现体育强国的中
期刊
“ 被3 所中学开除, 撵出家门,在外流浪, 又在印尼遭骗, 最后跑到大陆来了, 一住就是17 年。” 一见面, 记者问及他为何来大陆时, 陈传仁笑着回答。这顿时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他是怎么“ 跑” 到大陆来的?怎样打造自己在大陆的事业? 在做生意之余, 又怎么会有时间、有精力写就这部40 多万字的《海外华人的力量》一书? 大陆发展到底给台商带来了什么? 当眼前这位儒雅的台商回答完那一连串的问题时
期刊
中国出现首富一词,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首富出现轮番上台现象,则是近几年的事情。是媒体在进化,炒作了成千上万条关于首富的新闻与故事,还是首富们在进化,在不断地适应市场与全球环境中上演的一幕幕适者生存的游戏?  进化总是好的,不管过程是怎样的曲折,怎样充满戏剧性。因为不经过这些,首富们永远不会成熟。进化的终点是首富们对财富观确认的最终答案,也许到将来有一天,首富们不再有光环,不再高高在上。脚踏实地的
期刊
中国市场呼唤 文化赞助机构    文化赞助机构,对常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你或许会说,艺术家创作文艺作品是天经地义的事,还谈何赞助?可是,创作艺术作品的是人,若没有必要的经济来源来维持人的衣食住行,艺术家的基本生理功能无法运转,又谈何创作?文化赞助,就是指为人类艺术品的创作、流通、保管、展示而负担费用成本的人或机构。在目前提供专职创作的行政体系日渐衰微的时代,文化赞助机构已成为了发现“未来”
期刊
通过市场化运作,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运会首次成为有望盈利的商业载体。而奥运商机的涌现,使得奥运对主办方及赞助方的经济影响逐步为世人所瞩目,它的经济推动作用和所带来的隐患,成为奥运纪录之外,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北京将通过奥运经济战略的实施,来解决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  诞生于古希腊时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几乎代表了人类所能想象的所有美好品质——荣誉、公平、合作、决心和责任心。而它的
期刊
2008奥运在北京举办,这是奥运会首次贴近一个全球最大的,尚在开发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市场。而奥运会并不是品牌国际化的直通车,通过奥运打品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国企业要正式成为国际化的企业,还必须具备竞争力和实力,同时持之以恒地利用体育营销的平台,打好持久战和“营销组合拳”。    “收不住!”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近日透露,2008北京奥运会的中外企业赞助单位已经超出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