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及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51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那么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开展预习指导
  预习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应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如在指导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先到野外捕捉一些小蝌蚪,养在玻璃缸内,然后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平时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出示玻璃缸内的小蝌蚪)这是小蝌蚪,是青蛙小时候的样子。小蝌蚪不知道它们的妈妈是谁,它们要去找妈妈。小蝌蚪为什么要去找妈妈?它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回去后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找一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并且在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理解透彻。
  二、结合社会现实
  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学生也是如此。这样,社会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学生也用自己的眼光学会了解社会,用自己的热情关注社会,甚至时刻准备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社会。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与社会融为一体,所以在教学中如果结合社会,必能使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述《向沙漠进军》一文时,我在即将结束这一节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我国的国家总理,你将如何带领全国人民治理沙漠。并且现场模拟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向我国总理的提问来提问同学:“尊敬的总理阁下,据了解,直到今天,贵国沙漠的危害依然非常严重,请问,贵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沙漠,最终使沙漠地区造福于贵国人民?”结果自然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社会问题的提出和思考解答,对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都是有好处的。
  三、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儿童大多处于六岁到十三岁这个年龄段,思想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形象。因此,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应注意电化教学的直观演示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运用电教手段导入新课,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直观演示,学生耳闻目睹,犹如身临其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受到教育。如在讲解《海上日出》一课时,学生因为没有见过大海,也不知道海上日出的景观是什么样子,我就为学生播放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观录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消除学生没有亲眼目睹“海上日出”的陌生感,认识到“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由于我采用“声画并茂,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三幅日出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目观其形,心通其义”,在观赏中体味,对日出产生感叹之情,对光明的向往油然而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目的。
  四、鼓励学生质疑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诚实的孩子》一文,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表兄妹回答‘不是我’,句末用的是感叹号,而列宁回答‘不是我’却用的是句号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不是我!”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列宁的回答用句号,表明了他撒谎,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于是纷纷举手提出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发挥学生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良好的思维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主动参与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的教学环节,更应体现一个“趣”字,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谓“趣”就是课堂要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教学中有许多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运用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小雨点》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时,让同桌二人表演读,一个有感情地朗读,另一个双手张开在下巴下做出花开的动作,从而使学生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花儿张嘴巴”就是花开的意思。同样“鱼儿乐得摇尾巴,苗儿乐得向上拔”也让孩子做出鱼在水中欢快游动和苗儿挺拔生长的样子。在孩子感兴趣的表演中,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六、运用电教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可通过光、影、像、色、动等多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直观性很强,极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集中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例如,一年级识字课,老师可以编制识字测试课件,让学生在微机室自己测试前几天学过的生字,测试的形式有听音选字、部件搭配、判别笔画、选字填空、正误比较等。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可得到计算机奖励:大红花并伴有一首优美的乐曲;“还不错,要更加努力”的评语;“前面的内容没学好,请复习”的要求,使以往枯燥乏味的识字课变得津津有味,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计算机的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其他文献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高校师范类专业的重要课程,旨在通过专业化知识的教学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专业教学水平。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教
目的:本次实验目的旨在观察不同方式小肠缺血预处理是否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及该过程中FNF-α浓度的变化。 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第1组为单纯缺
摘 要: 语文是充满美和激情的,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科知识较多,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较少,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比较弱。能力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因此,语文的主题性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主题化 实践课程 实施策略  中国教育比较缺乏的就是实践育人,很多学生没有实践的经历、体验,我们常常被别人实践着,别人代替着我们经历。语文是见仁见智的,所以语文需要标准,标准是什么,就
最长纪录多久没出门?他没算过。谁有空算这个?一个星期总有罢,不然也就没有计算的必要了。  每次过来,母亲都说,他卧房中有股“油氣”。自然,不是说他这个人油里油气,甚而沾染了卧房——他要是能油滑起来,母亲倒不必常来了——也不是说,房间有汽油味、花生油味、防晒油味或其他什么乱七八糟油的味道,而是说他久久未换洗的床单、被套、枕头散发的一股子被汗液或其他什么体液浸染的味道。或可统称为“人油”。可能不止床上
期刊
2015年之前,我从来没来过北京,说也奇怪,按道理说一个成年人,参加工作有了几年,总有来北京的机会,无论是来开会还是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抑或是单纯地来看看伟人的遗体,或多或少总要来的。可是我确实从来没来过,培训的时候去过深圳,出差去过四川,就是没去过北京,连河北都没进过。2013年我从广告公司辞职,开始写小说,大多是一万字左右的短篇,写了大概三十几个,其中有三篇发表,都在我们当地的一家濒临死亡的市级
期刊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结晶;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智慧瑰宝;翻译是指把一种已知的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即意义的传递),它需要译者熟悉掌握两种语言环境
(一)  母亲突然打电话给我。一般在我上班期间,母亲是不会打电话的,这次听她的语气,却是等不到下班后了。“武汉大医院的医生你认不认识?”我想了想,还真没有认识的。母亲叹气,“真是急人!”我问怎么回事。母亲说:“豆芽出事了,现在在市医院里抢救。”再一问,原来是今天早上有保安在造船厂附近的林子里听到有人喊救命,跑进去一看,豆芽浑身是血地躺在草丛中。豆芽当时虽然身受重伤,意识还是清醒的,他告诉保安我家的
期刊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小鼠宫颈癌移植瘤模型中HMGB1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在肿瘤微环境中的相关性及作用;同时,探讨缺氧情况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
摘 要: 课堂教学中蕴含巨大的能量与活力,只有师生将自己鲜活的生命力投入课堂建设当中,才能够构建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只有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从而营造出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才是富有活力的,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僵化的现状,构建出充满生命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化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化等现象,学生对于知识的索求度和范围都与以往不同,与未来挂钩的当代学生的教育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面对新世纪和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