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ha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因为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它是人的行为倾向,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活动转化行为?
  
  一、以节日为切入点,在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活动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结合起来。如在元旦、春节家人团聚的节日,或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围绕感谢父母养育、感谢老师教育、感谢朋友帮助,感谢大自然给予等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品性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植树节、世界水日、森林日等纪念日,可以围绕保护大自然,爱护生存环境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在生活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将学校的要求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需求,自觉培养良好的品德。如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大力宣传养成良好品德的意义和学校的一些好人好事;在同学中搜集资料,利用班队活动,开展喜闻乐见的模拟情景表演,通过队员们自编自演自己身边的事,体验对好行为的赞扬和对不良行为的讽刺,增强学生识别好坏的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工厂参观、到社区劳动实践,让学生回归社会、服务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让活动的开展、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习惯的养成充分融合,达到水到渠成,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运用激励机制,在评价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活动实施时,一定要提出具体的要求,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的行为及时进行评价。如用激励性的语言,改善师生感情、加深师生情谊、张扬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可以是一个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也可以是一个激励的动作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在鼓励我,老师是我的好朋友。评价要及时,在学生产生行为时就给出评价,使学生有方向、有动力。评价要公平公正,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有正确的判断,不要混淆了是非,并且对行为做出公平的评判。评价强度要适当,评价要有一定的强度,即正强化要使学生有一种很强烈的内心愉悦感。评价过程中要说理,即让学生知道,教师给出这种评价的理由,让学生心悦诚服。另外,在学生接受批评和惩罚之后,适当地说理可以及时疏导学生的对立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根本上塑造学生行为。如当学生犯了错误后,有时自己是想改正的,但一般情况下他会有一些顾虑,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只有排除他们头脑中的种种顾虑,才会使他们产生改正错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给犯错误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应该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通过引导和行动来震撼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找回自尊,找回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的勇气,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更加努力学习,发奋向上,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就像一张没有被玷污的白纸,习惯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形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教师还应加强与家庭、与社会的联系,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严抓严管、奖惩分明、时时引导,常抓不懈,才会取得成效。
其他文献
将模糊评价理论应用于涂层腐蚀的综合评定,分析了影响涂层腐蚀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评价的涂层腐蚀分析模型,对涂层腐蚀进行了二级综合评价。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与工程
根据省科协第四家《关于开展第八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奖活动的通知》,我会会员共选送10篇论文参评。经我会专家评委会评审,共评出9篇优秀学术论文,其中5篇上报,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所以当学生出现过失,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成为他们迷航时的灯塔,严冬里的阳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期,他们的思想意识与性格也处于不断发展的形成阶段,易受环境影响。这个时期如果不能使他们接受正确的引导必然会对他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好似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  一、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的引导灵活  要想活化语文课堂,让学生学得活,关键在于教师的灵活引导。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是学生的学法“活”。教师的任务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整个小学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课程,肩负着培养聋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聋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搞好聋校小学语文教学是聋校整体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聋校教学宗旨之一,对提高聋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我国聋校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在聋校占据了大
楷书名家王业楼从小出身于被清代乾隆皇帝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的江苏宿迁,少年时家境贫寒,却爱好广泛,尤爱读书写字,于囹国斗室中苦读修练,积累了较为深厚的书法功底。
<正>~~
期刊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岸同胞亲如兄弟;两岸茶文化薪火相传,优势互补,为世界茶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进一步推进两岸茶文化的交流、合作,我会发起成立“福建省茶叶学会闽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供热设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社会大众对供热水平的关注日益增加。经过多年多的发展,我国城市供热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并呈现出逐年上升发
永春县地处福建东南部,年平均气温17-21℃,年降雨量达1600-21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以红壤为主,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是闽南的主要宜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