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ugu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背景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不可能等同于科学探究,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是学生探究获得成功的关键。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由于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起源于良好的问题情境,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对于课堂上实施探究学习能起到积极的启动作用,但情境不应只有绚丽多彩的画面,其关键在于必须隐含数学问题。问题就是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不能解释的现象。所以,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先导,它既是探究学习的资源,也是探究学习的推动力。应该明确,并不是任何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探究,只有富于挑战性的、学生认为能解决但又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兴趣。要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开始,作为探究性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问题不是学生一眼就能看出答案、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它需要认真观察、比较、尝试、脑子多转几个弯才能发现。因此,它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探究学习,确定适宜的问题十分重要。问题从哪里来?一方面是教师设计,另一方面是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确定。
  从内容方面看,适宜的问题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孩子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通常形象地把它称为“跳一跳,摘桃子”;教师设计问题或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筛选确定探究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才具有探究价值。
  从形式方面看,适宜的问题主要是发散类和探索类。问题通常可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语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发散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惟一。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途径多样,方法各异。例如利用童话或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等等,来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往往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
  二、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选择适当的探究形式
  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以临时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全班集体探究等。个人独立探究是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喜好出发,独立观察、操作、思考,亲身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去理解问题,以自己的速度去解决问题。这种形式干扰相对较少,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较为有效。但其局限也比较明显:常常无法完成探究任务;缺少同伴间思维的碰撞和优势互补;不利于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探究集体,建立在彼此信任、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因而探究中信息渠道畅通,配合默契,更容易彼此悦纳,激起思维的火花,因而探究的效率更高。其不足是可能在组合中产生“孤独的探究者”,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形式由于小组成员的组成比较合理,又相对稳定,所以责任明确,合作协调,优势互补,效果较好。其局限性是组内有的成员在某些方面可能过于依赖别人。全班集体探究由教师主持,交流面广,信息量大,听者众多,因而效率较高。但在这种形式中,发言权往往集中在部分学生身上,难以有效培养大多数学生的探究能力。各种探究形式不是对立的,应该灵活选择、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互相补充。
  三、探究学习的时间要充足,空间要充分
  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所需时间往往较多,因为学生需要时间搜集信息,需要时间去检验,需要时间去思考,需要时间去纠错,需要时间去讨论,等等。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学生之间都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要使这种学习资源被学生群体所共享,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就需要创设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四、热情参与,适当引导
  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渴望教师的贴近,渴望教师与其共同活动。教师的参与对学生是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的热情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教师的参与还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探究实况,会看到更真实生动的探究过程,会听到更多学生的原始想法,会发现学生更多的创新火花,也会更准确地把握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准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教师的热情参与为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适当引导奠定了基础。小学生受其知识、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常会在探究中遇到他们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教师的适当引导就成为学生探究获得成功的关键。
  五、关注过程,积极评价
  教师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评价要本着“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精神,并利用评价来有效组织探究活动。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态度、努力的程度、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创新的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等方面。评价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同时要宽容地对待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并给予积极的帮助和指导。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探究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互相借鉴、互相欣赏,使数学探究活动更有效、更有吸引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平塘县甘寨乡中心学校558300)
其他文献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教学中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2、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3、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在具体教学中,虽然有不少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习区分不同类型及相应解法上,但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把握不准,以致作业中错误迭出,对如何突破分数应用题的教学难点,我仅谈谈几点零散的看法。  一、明确数量关系,把握解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最佳情境,按照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利用新授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矛盾来开拓和扩展原有认知结构,使之向新的认知结构自然过渡,以学生为主体,使之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认知结构;情境;过程;学生  “教”的规律要服从于“学”的规律。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一切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必须顺
为了准确描述基础资产波动率的“聚集性”、“杠杆效应”及时变特征,将有偏GARCH模型引入最小二乘蒙特卡罗美式期权定价(LSM)方法中,同时使用Lévy过程修正GARCH模型中的随机
1 对象与方法目前弱视治疗方法很多 ,但对于 9岁以上大龄弱视患儿疗效均很差 ,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恢复视觉发育敏感期已经终止或接近终止的大龄弱视患儿的视觉
摘要:英语是初中生的一门重点学科,学习效果的好坏与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情感和今后的英语学习有关。而词汇是英语最基本单元,学好词汇才能更好的学习英语。而初中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可以提高学困生的英语自信心。本文简要分析初中英语学困生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词汇学习策略,以期促进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词汇;策略  经济全球化带
急性气管 -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的急性炎症。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等 ,十味龙胆花颗粒为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用传统藏药十味龙
Surviv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它是凋亡抑制蛋白因子(Inhibitors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的成员之一。人类基因转录的全球性研究揭示:在肿瘤细胞高度转
文章基于高校档案馆作为一种新型的档案管理实体,其信息服务功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就高校档案馆当前状况,探讨了档案馆教学服务功能拓展的途径和措施.
自2009年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开始,至今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已经历了7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地方债改革一直在不断深化,市场发行主体大幅增加、债券品种不断丰富、发行机制逐
摘要:考试后的试卷评估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并针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误区,学会总结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但往往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较差,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初中物理试卷讲评课的常见问题,提出有效提高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