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表演教学法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视听说课堂的授课现状,情景表演教学法以任务教学为基础,以丰富课堂输入,加强学生语言输出为原则,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发挥这门课的更大功效,无疑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 键 词] 视听说;输入;输出;表演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7-0123-01
  一、视听说课面临的挑战
  视听说课,顾名思义,学生能够针对一段材料边看边听并且随后说出来。但是很多教材每单元同时练习“视”,“听”和“说”的视频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而三分之二的音频部分内容只需要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目即可。因此,在学生看来,每单元的听力和口语练习相对孤立,两者没有融合,限制了听力文本的充分利用。学生并不是每段材料都能同时得到“视”“听”“说”多模态的练习。学生虽然对每个材料都有印象,但是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更不能自信流利地表达出来。
  二、情景表演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输入假说概述
  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监察理论,语言输入假说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Krashen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最佳的语码输入量是“i+1”,其中“i”指的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指的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层次。理想的语言输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要注重意义的语言交际,语言输入应该是相互关联的、有趣的,不是按照语法顺序编排的。
  (二)输出假设概述
  针对Krashen提出的关于可理解性输入的观点,Swain提出的输出假说主张:可理解性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使学习者成功地习得语言,仅仅依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可理解性输出在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wain还进一步归纳了可理解性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三大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即注意出发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和元语言反思功能。
  三、情景表演教学法
  情景表演教学法,以学生为本,建立大教材观,即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教材,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多模态的情景。有效输入是条件,输出才是目的。在每一单元中寻找和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点的相似主题,结合课本外的新闻报道、报刊文章、电视节目、网络信息、文学作品或者广告艺术等设计表演任务。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视听说教程》,题材新颖,循序渐进,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本论文在此教材基础上,运用情景表演教学法,更好地服务学生的视听说学习。
  四、情景表演教学法设计
  (一)整合课外资源,丰富课本内容
  以Unit 1 How is your college life?为例:
  课本资料:以对话和短文听力为主。
  课外资料:补充美国一年级新生谈校园生活和大学宣传片等视频,给学生输入足够丰富和系统的“校园生活”信息。
  表演任务:校园采访。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将全班学生分成7组,每组5~6人。其中一个学生做采访人interviewe,其他学生做被采访者interviewee。采访者针对校园生活的几个方面进行采访,比如,校园设施、课程、食物、交通等。这些方面大多是我们之前的听力输入环节听过的话题。这样便于学生在对这些语言有鲜活记忆的情况下运用,能够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挖掘课本内容,以听促说,以演促学
  以Unit 3 What Destroys Friendship?为例:
  课本资料:一篇听力理解。文章篇幅较短,难度适中,语言优美,故事完整。
  局限:学生很顺利地听懂并选出了5个听力理解的答案。如果按照课本继续听下个任务,就不能达到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和以听促说的目的。
  任务:所以将这篇文章改编成一个5分钟的短剧,由学生表演出来。
  根据剧情需要,班级分成3~4组。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分配角色和任务。
  比如:character,director,stage design等。
  (三)创设情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以Unit 5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为例:
  教材内容:美食快餐介绍;食物的烹饪方法。
  学习目的: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任务:录制一档美食节目:Welcome to my kitchen.分组完成,每组有不同的任务,比如:How to make a sandwich?一名学生负责讲解,其他学生负责准备材料和录制工作。建议学生在实训中心完成。
  综上所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评互评,反思调整,在语言学习中,思考人物的性格、心理、肢体动作、台词设计等,使语言输入“整合化、场景化”,语言输出“多元化、趣味化”。这样可以有效地鼓励学生个性化地学习,营造活用英语的良好氛围。这也说明情景表演教学法对英语视听说课是有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53-58.
  [2]徐钟.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0-34.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从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三个方面对我国学术界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简要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 概念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
电源的U-I图象表述的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路电流的变化关系,图象上每一点对应的U、I的比值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一一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根据表达式U=E-Ir画出的图象
期刊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引进英语的听说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的开展英语听说训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英语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技术具有软件功能、游戏功能、影音功能、网络功能等,高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的开发多媒体技术,将它应用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将能提高听说教学的效率。本次研究将说明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方法。  一、应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