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t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成长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法学专业课堂教学应转向启发式教学模式。从《商法学》课堂教学来看,教师要从认识学生入手,通过课前准备、课堂中的引导和课后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法学专业 课堂教学改革 商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30-02
  《商法学》是教学部规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我国在立法层面采用的是“民商合一”而不是“民商分立”的模式。但在法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安排中,教育部是将民法学与商法学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的。在教学方法上,笔者早期也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知识灌输给学生,缺点则是学生未能真正地掌握商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尤其在商法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通过灌输学到的知识。为配合我校法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长期探索《商法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商法学创新性人才课堂教学方法。在此,笔者分享自己的体会,以求教于法学教育界的各位同仁。
  一、认识学生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正处于转型之中。大学课堂教什么?如何教?这些都是高等教育界正在思考的问题。然而,无论是在笔者就读的大学,还是在毕业后工作的大学,普遍现象就是大学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学生。常见的情况是,一学期下来,授课教师不能叫出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名字。至于学生来自哪里、有哪些兴趣爱好、想学到什么东西等信息,教师更没时间去了解。笔者初任教师时也是这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教师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更像面壁空谈。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1.调查学生的基本信息
  每学期开始上课时,我都会发给学生调查问卷,主要了解他们的基本信息。这包括他们的个人信息、兴趣爱好、专业认知、课程认知以及对当前中国法治状况的了解。通过问卷调查,我了解了学生丰富的信息。比如,现在90后的学生们普遍关注的是个人的感受,对他人和外界关注较少。学生们对法学专业的认识有深有浅。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往往是通过影视作品和新闻报道来了解法学专业的。再如,对于商法学这门课,学生在上课之前几乎没有任何的了解。这提醒我们在入学教育和早期的课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法学专业所有课程的宏观教育。而对于法治现状,学生们普遍认为当前的中国离法治社会尚有距离。这些基本信息让笔者对学生们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来展开教学。
  2.记住学生的名字
  在了解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之后,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认识学生、记住学生的名字。笔者的做法是让每个同学将一张纸折叠成长方形,放在自己的面前,并在上面清楚地写出自己的名字。这样,笔者在课堂上可以随意地叫出任何学生的名字。久而久之,我就记住了学生的名字。当然,这需要在排课时就考虑到小班教学,一个班的学生不要超过40人。当老师记住学生的名字后,学生会非常认同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培养出来了。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根据笔者就读的大学还是工作的大学来看,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主要是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法学课堂千篇一律地从概念入手,有关概念的“定义”、“广义说”、“狭义说”、“构成要件说”是课堂常用语。概念的区分成为课堂的重要内容,我国台湾学者李清潭以“说文解字”式的教育来描述这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育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置疑知识。学生要么因质疑而丧失学习兴趣,要么不假思索地接受被传授的观点,成为他人的传声筒。[1]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向启发式教学模式,这是法学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但是如何转向?如何落实?这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升。笔者在课堂中是这样展开启发式教学模式的:
  1.课前准备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首要步骤是让学生自己掌握教学中的知识内容。这意味着对教师自身定位的转变。对教师传统的定位是传授知识。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教师仅仅传授知识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对教师的现代定位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成长。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先掌握知识,再灌输给学生,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
  在这种理念下,笔者在上一次课就把下一次课要看的知识性内容告诉学生。这包括:《商法学》教材哪些页码是必须要看的;教师发给学生的补充性资料哪些是必须要看的。布置任务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检测学生阅读了这些内容。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任务安排给每个同学,下次上课时随机抽点学生来给大家讲解这些知识;二是将学生分组。例如,40名学生的教学班可以分为4个组,每组10人。考查时以组为单位。每组负责讲解一部分内容。通过这种安排,学生就有足够的压力去预习相关知识。此外,学生对知识的讲解占据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课堂中的环节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行为与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完全不同。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角,他或她说的话最多。教师主导学生,学生被教师牵着走。教师是鞋,学生是脚。无论脚大小,它都必须穿到这双鞋里。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主性。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更像节目的主持人。他或她说的话很少,听得却很多很认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一个默默的引导者:一方面教师维持了课堂的秩序;另一方面,教师引导着讨论的方向。教师变成了鞋,学生变成了脚。教师的引导必须根据学生的讨论随时进行调整,因势利导。
  具体来说,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步骤: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点评提升。
  (1)提出问题。在学生预先自学了知识性内容后,学生在课堂上会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学生讲解后,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例如,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了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立法体例的知识性内容。课堂上,学生根据预习的知识进行了讲解。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有些国家采用民商分立,有些国家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民法与商法究竟有什么区别?民商分立的实质是什么?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讨论。[2]   (2)表达观点。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环节,在哈佛大学的公开课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随后重复学生的观点,并鼓励其他同学对这些观点进行评论。通过表达观点,学生不仅加深对这些知识性内容的掌握,还培养了法学的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提问中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为什么而不是明白是什么。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做的工作不是让学生明白2+2=4,而是明白为什么2+2=4。知识性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掌握了,但学生却不一定能明白这些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的内容。因此,教师引导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推理过程。
  (3)点评提升。点评提升可以说是整节课的点睛之笔。学生在讲解知识、回答问题、表达观点后,教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通过点评,教师将学生的观点提升到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中。比如,关于民商合一和民商分立的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点评将学生的观点提升到立法传统和立法精神的高度。此时,教师的工作就如同英美法院中的法官一样。法官不动声色地聆听双方当事人的辩论,最后通过判决对双方观点进行总结,并得出判决结果。
  3.课后的学习
  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成长。因此,课堂教学本身只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课后的学习非常重要。由于在大学阶段,大学教师负责课堂上的教学,无法监督学生课后的学习。因而,大学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培养课后学习的习惯。课后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
  (1)书本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后对书本和补充资料进行复习,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采取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认真复习。
  (2)辩论赛等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辩论赛。教师把《商法学》上的相关内容变成辩论的论题,再安排学生准备辩论。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生对这些论题进行辩论。
  (3)实践活动。除了书本学习外,教师还要关注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办理的真实案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中。
  4.注重过程的考核
  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考核方式的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对知识的考查,主要以期末的笔试成绩作为考核手段。与之不同,启发式教学模式注重过程的考核。平时成绩占全部成绩60%的权重,期末笔试仅占40%的权重。平时成绩体现在课堂上发言、辩论赛的表现、小论文的写作、课后作业的完成、实践活动的参与等方面。注重过程的考核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三、问题与前景
  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启发式教学模式具有一些优点。然而,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来看,当代的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不仅存在于省属的二本院校中,而且也存在于全国重点的一本院校中。因此,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制造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比如,教师拿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讨论。学生囿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教机”。教师抓住这个“教机”,向学生展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学生就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面对法律的善恶时,教师可以将二战后纽伦堡审判作为教学材料。德国纳粹战犯在被告席上为自己屠杀犹太人辩护,其理由是杀人行为根据的是德国当时的法律。因而,自己没有犯罪。教师让学生扮演检察官,让学生去反驳这种理由。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反驳这种理由,因而产生了对学习的强烈需求。教师此时再对其加以引导,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如何培养学生读书思考的习惯。启发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知识性资料。为此,学生必须有读书思考的习惯。当前我国的高中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学生除了掌握教材上那些高考重要知识点外,并没有其他的能力。因此,大学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读书思考习惯的重任。这要通过养成教育来实现。上课之初,教师布置的读书任务不可太重,而是要逐渐加重。读书的材料也要随之加深。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读书思考的习惯就慢慢养成了。
  第三,如何面对应试的挑战。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司法考试。因此,很多学生往往对理论不感兴趣,也不愿意花很多时间读学术性著作。启发式教学模式受到应试的挑战。教师在实施启发式教学模式中,也要注意对司法考试的相关要求和知识进行引导。否则,学生在学完《商法学》这门课后,发现无法面对司法考试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苏力、贺卫方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法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361
  2 雷安军.案例教学法源流及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1)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建筑工程中,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就
【摘 要】近年来,有关英语专业作文质量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而如何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流利性和丰富性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以词块教学理论为依据,揭示了词块强化策略能有效地促进英专低年级作文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经过词块强化策略训练,作文中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准确、地道,因此作文质量整体有所提高。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也启示了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老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组合形式以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防火设计常见误区和防范对策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现阶段,建筑领域在社会发展中正处于上升阶段,各种高层建筑在各个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行业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误区方面对预防对策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做好建筑防火设计中常见误区的防范对策是很重要的,这已经成为了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所以目前建筑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防火设计,有效的保证人民自
【摘要】目前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领域都运用了一些新的技术,以此来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和简便。建设设计行业也不例外,BIM技术以其天然的优势迅速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普及和应用。在计算机的辅助下,BIM技术能够在建筑设计行业中更大范围的被接受和推崇,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建筑设计的效率,从而使得相应的工作变得便捷和高效。  【关键词】BIM技术;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对现代建筑建设来说,建筑不仅需要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还需要同时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具备一定的美感.本文结合建筑结构设计优化与创新的具体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出建筑结构设
【摘 要】本文探究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一模式体系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28-03  自2001年开始,独立学院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且确立了培养应用
公文的主旨,即写作主体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表现出来的一种贯穿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中心思想,一般包括:原委、背景、依据与行文目的三个要素。所谓“显旨”,即公文主旨的外露问
十二时辰最早记载于《汉书·翼奉传》,沿用至今,是根据太阳每昼夜绕北极运转一周,对应经过天穹的十二个方位,将昼夜的循环划分为十二个时段,并且以地支命名,称为十二时辰.十
期刊
【摘要】本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泰晤士小镇,业主要求对原有建筑进行全新的改造,新改造的餐厅应适应周边的环境及原有的建筑形态,使其功能与形式完美统一,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室内设计;地中海风格;蓝色;浪漫  地中海风格以其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及艳阳高照的纯美风光而闻名,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了目前室内设计中的流行元素。地中海风格的特点就是:不矫揉造作,本色呈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