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实词在高考应考中的答题技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tianxuey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根据所学的文言知识解答相关的题目,本文在分析高考题目的基础上,探讨文言实词的缺失点和得分的答题技巧。
  关键词:文言实词;高考应考;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17
  一、联系旧知,分析语法
  通常,我们总觉得高考中的文言文考的都是课外内容,所以很多教师和学生忽视课本,盲目地复习课外古典汉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读课外文言文,离不开学过的知识,高考也不例外。以高考测试题为例,要确定具体语境中实词的意思是否正确,就要与已经学过的实词的含义联系起来,然后放到上下文中,看看它是否正确。
  如2012年高考文言实词选择题的D项:“杖矫命者,逐之”中的“矫”字,我们可以联想到《五人墓碑记》中的“矫诏纷出”,意思完全相同。2010年高考试题中A项:“年二十以归昔”中“归”字,如果我们联想到《项脊轩志》中的“昔妻来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联系主要考查内容
  这里的四项考查内容指的是在课本文言文教学中强调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占今异义以及一词多义。新课标对文言实词的设题形式是给出文中四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要求选择词语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另外,文言文翻译题中重点实词在句子中的含义也是考查实词的主要形式。答题时如果学生明确了各项、各题考查的实词是在考什么,是通假字或是词类活用现象,或是古今异义,或是一词多义,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分析其正确与否。当然,除此以外,文言翻译中可能涉及到偏义复词和兼词,复习时也应适当涉及,让学生掌握。
  三、注意五种设题陷阱
  1. 无中生有。实词本无此义而故意设其有其义以混淆学生,一般是针对实词一词多义现象。因为实词义项多,如果学生没有准确积累,就有可能出错。如:法废人慢,当济以威济 济:渡过难关。“济”在古汉语中有“渡过”之意,但无“渡过难关”的说法,此处属无中生有。
  2. 不明通假。此考法一般考查不太常见的通假现象,学生须根据上下文才可判斷。如:君扭泥,乃趣赦之。趣:兴趣,根据整个文章的大语境,此处“趣”应为通假字,即“促”,引申文为“赶快”“赶紧”。
  3. 以今释古。文言文有很多字在现代汉语中意思已截然不同,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解释文言词语,势必出错。如:如是而后赋可完。完:结束。“完”,今意是“结束”,但古汉语中此意极为少见,而且将此文代入原句后文意不通,此处明显是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实词,句中应为“檄清”之意。
  4. 忽略活用。词语的使用范畴是考试的核心内容,经常在试题的选择题上,翻译题也常见。在复习和备考时,要注意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分析和辨析,灵活熟练地掌握判别方法,注意准确地讲解。选择题考查项往往有意忽略词类活用,这就要求学生熟记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活用现象,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5. 细微差别。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往往由一字本义基础上引申而形成多义现象,因此各意义之间就有一定的联系,但这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如果记忆、判断不准确,则势必造成错误理解,不能准确选择导致失分。如: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畏:担忧。以“担忧”解释“畏”文意不通,此处“畏”应是“敬重”,“心服”之义。
  四、掌握六种答题技巧
  1. 联想推断法。联想什么呢?见到实词题选项所涉及的实词或文言文翻译中出现的重点实词,应联想课文中学过的相同字。文言文实词考查点在课内,看到题目所设,联想课文所学,代入义项验证,准确判断。也可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借助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还可联想字形推断,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2. 结构推断。根据文言实词所在文段,句子的结构形式,推断实词在句中的意思。文言文中常用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和互文等,可根据对应位置互为解释的现象加以推断。
  3. 语法推断。根据实词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来推断它在句子中的含义。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作定语,意为“真实的”。又如:范增数目项王。目,在此句中在谓语中心语的位置,据此可判断它活用作动词,根据意义应是“用眼示意”的意思。
  4. 词性推断。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判断词性,推知其义。如: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分别带有宾语,可判断活用为动词,“以……为衣襟”和“以……为衣带”。
  5. 语境推断。语境可分为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外部环境则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实词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如:愿以运费增价就来之。其中“来”本是卖出粮食,此处为买进。
  6. 邻字推断。也就是根据相邻的意义来推断实词的意义,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合成词,它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词构成,分为两种情况,即同义复词,偏义复词。根据相邻关系就可推知要考查实词的意义。如:昼夜勤作息,大人故嫌迟。句中“作息”本指“工作”和“休息”,但语境中指“不停的工作”,因此,“作息”为偏义复词,“息”只起陪衬作用。当然,立足于文本才是理解文意词义的基础。丰富的积累才是解答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根本。
  要掌握教材中关键词的意义,牢牢把握新课程标准中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特别关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语言现象。对常见易误的词义应重点记忆,对次常用意义应勤翻字典整理记忆,通过语境、联想、语法、词性和其他方式来推断陌生词语。平时积累,加强阅读和训练,然后用上述方法,考试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钦南区那彭中学 535000)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被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其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并发挥其功效,是我们物理教学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现代
摘要:导入是一节课的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导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扣准学生的心弦,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师生的双边活动更加融洽地开展,从而迅速形成教学高潮,提高整节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地理课堂;导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13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江华瑶族自治县出台《尊师重教十条规定》,祁阳县大力推进教育的高位均衡,道县和江永县从乡镇场、县直部门、社会各界三个层面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蓝山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就读义务教
高中新课程已在本市实施四年.笔者通过下乡调研、听课(包括教学公开周活动)、评课、优质课评选、访谈等各种教学和教研实践,深刻地体会到教学公开周活动对于促进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作用.教学公开周作为一种常规教研活动,信息传递的对象不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但有些教师对公开周认识不足,认为公开周是教育主管部门在作秀,对课堂教学没有促进作用,自身也从不出校观课.作为教研员,笔者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教
“数学伤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笔者相信各位学生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毕竟想考好大学,学好数学太重要了.尤其是女生,空间思
指引发展方向,完善区域教育蓝图。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专家团队多次到宜昌市西陵区调研,指导完善区域教育“十二五”发展蓝图:即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弘扬“做有思想的人,干有价值的事”的管理理念,培育“兼容、求索、大气、和美”的西陵教育精神,实施“现代、精细、个性”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模式,落实“幼教规范化、小学现代化、初中均衡化”的发展思路和“学为第一,教助学成”的高效教学文化,全面提升区
进入高中之后,很多学生都反映高中物理要比初中物理难得多,而且感觉怎么也考不出初中时的成绩.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显然不像初中物理那样生动形象,很多高中学生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形象思维的阶段,这造成了高中生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  下面就高中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一、生活经验的先入为主  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一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具体讲,要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师生物化劳动,靠提高课堂师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教学效益的最好.学生不满足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内容简单零散、模式单一、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如何对已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思考,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是教师需要探讨的课题.  下面就从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方案优化来说明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摘要: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但事实上我们的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得分率偏低。因此,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每个高中生刻不容缓的事情。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答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15  为使高中生在备考中训练有素,笔者结合古诗词鉴赏题的实例,进行一些技巧归纳,以期能够对高
在历经初中阶段之后到了高中物理学习时期,因为无论是从知识的深难度、广度还是从教学方法上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和质的飞跃,致使许多学生越来越感到物理学习的困惑,从而产生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高消耗、低效率”现象.  笔者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和总结,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来说,只要具备“有志者,事竟成”的精神毅力,再讲求科学合理的学教方法,就一定能化难为易.  一、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古语云:“天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