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达霉素产生菌种子工艺研究

来源 :发酵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非达霉素的发酵产量及发酵稳定性,替代种子配方中的动物性原料,对非达霉素产生菌的种子培养温度、配方及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多肽粉和酵母蛋白胨FP102可以替代原种子配方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两种动物性氮源。优化后的种子配方为玉米淀粉25g/L,酵母浸粉5g/L,多肽粉3g/L,酵母蛋白胨FP1025g/L,碳酸钙4g/L,pH7.0。确定二级种子工艺为一级种子30℃培养56h,0.1%~0.2%接种量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30℃培养48h接入发酵培养基,在成功去除动物性原料的
其他文献
从苏州某制药厂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有效降解1.3.6.8-四溴咔唑的降解菌,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确定该菌株为Stenotrophomonas sp..该菌株能够
蛋白质和多糖是具有一定乳化性能的天然生物聚合物,两者可以在乳液油-水界面相互作用并形成具有弹性的界面膜。与化学合成的乳化剂相比,这种天然乳化剂安全性更高,在医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