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三分钟演讲,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每节课开始前,先开展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自主地表现自己,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课前演讲;提高兴趣;表达能力
  《英语新课标》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每节课开始前,先开展三分钟演讲,让学生自主地表现自己,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既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 概念的阐述
  “课前三分钟演讲”就是利用一节课伊始的三到五分钟时间,让一名或多名学生轮流上台演讲,这样可以让学生提早进入到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当中,讓学生有更多地展示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它不仅训练了演讲的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树立自信的人生观,而且使聆听者养成良好的“听、写、记”等的能力,养成尊重别人的品格,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二、 实施有效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但是学生对演讲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同学取笑,怕老师责备。为了避免因这些心理压力而影响演讲,并使这活动顺利开展下去,我采用了以下几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形式多样,组织学生人人积极参与。
  课前三分钟并不是优秀学生的舞台,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产生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我要求同学们按学号次序往下轮,每节课的开始都要至少有一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是朗读课文,诗歌表演,唱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作文演讲,可以是一段文章,也可以是一句谚语等。
  2.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大胆说英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学生用英语演讲的初期,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说话的兴趣。尤其是三年级的初始阶段,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有限,这时不要拘泥于学生表演的形式,哪怕是一两句话的朗读也是无关要紧的,例如学习《Book1 Unit3 Is this a tiger?》时,教师可用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前演讲,如:Tony,Tony,what do you see?学生1回答:I see a tiger looking at me!学生2回答:I see an elephant looking at me!等等按座位如此类推的问和答,这样既复习了课本内容,也让学生知道演讲并不困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心。
  3.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体会演讲的成就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我们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一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准备的演讲内容允许存在差异,可先指导学困生演讲一些简单的内容。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或优等生则可以更注重课外的拓展。这样使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前演讲这个阵地找到自信,有所提高,获得成就感。
  4. 课前充分准备,为演讲做好铺垫。
  为了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学生要必须提前2-3天的时间准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先定好内容,写好材料,然后修改成稿。因而说的过程,也是写的过程,要想说好必须写好。通过这种方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巧用评价,提高学生演讲的积极性。
  演讲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可以评价的方面很多,但不宜面面俱到,否则就失去了重点。我们应该把评价具体解析到“是否面带笑容”、“是否能用完整句子”等,能使学生更好理解。因此每次学生演讲后首先由我进行评价,学生在展示中难免会出现语法等错误,对他们展示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接着,我会引导其他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可以先从仪态、语气语速上入手,再慢慢对内容以及演讲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敢于参与评价,发表意见的同学我都会给予特别的表扬。但是评价不能只讲空话,不能只说“Great!”“Wonderful!”要说出好在哪里,给出的建议要对演讲的同学有帮助;或者在本次演讲中你收获了什么等。
  总之,评价机制应该是多元而灵活的。对于声音都不敢出的学生,只要他能上台也是值得鼓励的。而作为培优的重要阵地,老师也一定不能吝啬对能出色使用课外句型、活用书本句子、态势大方等有出众表现的学生的大力表扬,树立典型。
  综上所述,经过实践,课前演讲确实可行且卓有成效。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起了舞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前演讲这个阵地找到自信,让学生在自觉、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春洞,王才仁.《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贺善侃.《实践主体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冯林林(1981—),女,汉族,广东梅州人,法学硕士,广东医学院法学教研室讲师。  广东医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精神卫生法》提出了对精神障碍者实行“自愿治疗”的原则,但从具体条文和可预见的实施状态来看,该原则事实上缺乏实际操作性,“自愿”的真正内涵并未延展到与之相关的各项规定中。为保护精神障碍者的合法权益,我们应当对“自愿治疗”原则进行深入检视和探讨。  【关键词】
高职高专日本文化课程既是提高文化素质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就业后异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课程。但是,目前的日语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日语语言的教学方面,日本文化课程未受到应
农村社会资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我国农村社会资本有自身的特点,笔者认为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信任,人际关系网络,互利互惠原则和规范.这四个特征自合作社成立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高中学校为了使升学率进一步提高,往往都占用大量的娛乐或休息时间进行教学,学生长时间处于学习状态,往往疲惫不堪,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不仅使身心得到了真正的放松,而且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和休息,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实效性;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为了响应新课改要求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扩展与深入,汉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国籍、不同语系、不同层级来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已成为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初级阶
摘 要 调解是我国自古以来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调解制度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由于其植根于我国几千年的法律文化和司法实践之中,代表着中国特有的儒家法律文化,所以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经验”。  关键词 调解制度 法律制度 东方经验  作者简介:李碧桥,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10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
观察能力是一种特殊的、发展水平较高的知觉能力,是迅速而敏锐地注意有关事物重要细节和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各种途
作者简介:郑盈盈(1987—),女,海南海口人,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国际刑事法院达尔富尔情势运作问题,分析并讨论了其对消除有罪不罚实现司法正义理念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消除有罪不罚实现司法正义理念的建议,如通过积极的补充管辖转变国际刑事法院传统的被动角色,重视国际刑法基本原则中的官方身
摘 要 司法调解,在纠纷解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民事诉讼法对调解的规定过于简单,案件调解结案率低。因此,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司法调解方法,提高案件调解率,切实案结事了成为迫切需求。  关键词 司法 调解 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吴光红,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法院。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0-040-02  调解工作的价值追求为实现
摘 要 协商民主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它的提出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实践的不断深化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在厘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的基础上,对积极促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开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新局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利益 发展  作者简介:李翠霞,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党理论;周韬,湖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