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乐教学强化学生的音乐素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器乐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蕴涵的美感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
  关键词: 器乐教学 打击乐器 音乐素质
  一、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要使艺术教育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首先加深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性的大问题。改革的实质是把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提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为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器乐教学乐曲的选择
  任何器乐教学都是通过一定乐曲的练习进行的。而小学器乐教学乐曲教材的选择受到乐器品种的约束,特别是许多优秀的大型经典曲目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该乐曲主奏乐器学生不能掌握,或由于长度和难度等原因,它们无法直接进入器乐教学课堂,而且要尽可能避免那些枯燥无味练习曲的出现,所以应该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与乐曲作为练习教材,最好是音乐课里学过的歌曲。从学生的心理看,乐曲的美感与他们的表现欲呈现出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优美的乐曲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而低劣的乐曲则会磨灭学生的表演兴趣。因此,在器乐教学中,选择既适合学生器乐,又具有审美价值的乐曲,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为了增加学生的器乐曲目和加强操作实践,器乐教学还应该和唱歌结合起来。学生在唱歌教学中所学习的歌曲一般都是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他们通过学习演唱后,不仅对歌曲的曲调比较熟悉,而且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表现都能了解和掌握。在这种前提下,如能用自己的乐器演奏出来,既可以为大家伴奏,又可以作为自己的独奏,是提高学生器乐兴趣和发掘优秀器乐曲目的有效方法。
  三、打击乐器的认识和演奏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几乎所有小型打击乐器都会在教材中出现。作为打击乐器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认识打击乐器并能正确掌握其正确的演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听、二看、三试、四奏。
  1.一听,培养聆听习惯。
  “听”是指培养聆听的习惯。打击乐器的音色丰富,学生在仔细聆听的过程中既可以感受乐器各种美妙的声音,又能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习惯。但要让学生对“听”有兴趣,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教学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每学习一种新的打击乐器时,我先将乐器藏起来和学生做“猜一猜”的游戏,要求学生听“这种声音像什么?声音有什么特点?你听过吗?”这时学生会很仔细地聆听,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在仔细地聆听后,让学生猜猜这种乐器的名字,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非常有效,学生既在游戏中学习,又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
  2.二看,观察乐器特点。
  “看”是通过对乐器直观的观察,找出其特点,看乐器的形状和材质,结合自己听到的声音,加深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在老师有步骤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己发现乐器的特点,加深对乐器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观察的习惯。
  3.三试,体验参与乐趣。
  孩子好玩、好动是天性,只让他们安静地听、仔细地看是不够的,让他们亲身参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参与体验中体会到参与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才能形成持久的音乐学习追求。我的做法是将乐器发到学生手中,让他们亲自尝试找出演奏方法,并将自己找到的演奏方法与老师、同学交流,然后总结并互相学习。
  4.四奏,规范演奏方法。
  “奏”是指培养正确演奏方法。在“试”这一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探索演奏方法,并将结果与大家交流、讨论,这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演奏方法,只靠学生独立总结和选择是不够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出来,对结果做出果断、准确的判断,然后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器乐教学有声有色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中,通过乐器和乐曲蕴涵的美感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1.器乐讲解示范法。
  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方法。主要通过教师对器乐演奏的姿势、指法、呼吸等要点进行规范性操作表演,使学生能够通过看和听直观性地了解该乐器,且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地获得器乐教学实效。
  2.器乐合奏指导法。
  由于器乐教学是通过课堂集体教学形式进行的,因此器乐练习和器乐形式应该以齐奏、合奏为主。这些器乐形式虽然不能像个别教学那样可以集中精力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但是它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品格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五、建立多种奖励制度,科学评价学生的打击乐活动
  在低年级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要评价打击乐活动的结果,还要评价打击乐活动的过程及学生打击乐活动的态度。首先,在学生进行打击乐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信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自由选取打击乐器,开展打击活动,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打击活动。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打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打击乐活动的态度,教师应予以积极肯定,即使学生打击的节奏不是很准确,教师也应该给予精神鼓励和技能指导。对学生的打击乐评价不应该以学生打击的节奏准不准确为标准,而应该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使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才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春燕等主编.小学课堂新模式探索,1999.
  [2]高厚永著.民族器乐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8.
  [3]艾伯利斯等著.刘沛译.音乐教育原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8.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阑尾炎腹腔镜术后应用系统化护理效果,观察护理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入组,以动态分组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
摘 要: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现实的概念和特点;然后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剖析了他们患有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最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大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障碍进行了调适。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现实 心理障碍  1.虚拟现实  1.1概念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这里的“虚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倡导以人为本、教育革新的大潮中,正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使其在各地迅速兴起。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走上了探索发展的道路,至今,人们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的焦点已转向实施模式。回顾2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感觉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在心理健康教育
兰尖铁矿开展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还使企业实现了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创优、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效果创新、科技进步工作创新。上半年 ,该矿完成采剥总量 1193.4万t ,为年计划的
摘 要: 后进生的转化不同于一般集体的管理,尤其需要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一种被激活状态,从而产生强大的行为推动力量。转化后进生时教师要富有爱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善于正面引导、重视鼓励、在学习方面帮助后进生、密切家校联系。  关键词: 后进生 转化工作 激励策略  激励是所有管理的核心问题,中小学生管理亦不例外,尤其是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有效运用激励策略,调动后进生
国内首颗MEMS传感器芯片由深迪半导体日前在上海推出。该公司创始人兼CEO邹波表示,希望明年融资进行量产,2012年公司登陆国内创业板。与普通芯片相比,该芯片除了计算功能外,
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美术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门基本课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更集中在对学生的素质提升上。所以,我们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侧重的是美术教育的普遍性而不是专业性,应该更多地将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上。  因此,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应当以“三力”教育为重点,帮助和促进儿
目的 探讨德湿肤泡沫伤口敷料在护理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入住我院ICU气管切开患者按入组序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75%酒精加生理盐水进行清洁,其中单号为实
摘 要: 中学美术鉴赏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只有在教师巧妙教和学生努力学的情况下,了解作品中运用的美术语言,才能更好地对作品进行鉴赏。  关键词: 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 美术语言  鉴赏不仅是对艺术的欣赏,而且要有心得,能够识别。因此,鉴赏作为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学习内容,是以审美和欣赏作品为基础的。美术教师教会学生欣赏作品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但是,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不是每个人都会的,因为美术作品表现内
摘 要: 生本教学是面向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其有效实施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从构建生本课堂理念出发,结合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形成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生本课堂” 实践 思考  “教无定法”,同一课题可以用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呈现,当然,达到的效果不尽相同。生本理念认为:在课堂中,教学过程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