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沟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弥散内生型脑桥胶质瘤(DIPG)患儿的自然病史及预后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的20例DIPG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分析的预后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外展神经麻痹、病变有无强化、病变是否包绕基底动脉、病变是否突破脑干表面向外生长、有无脑积水、病史长短以及就诊时的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结果中位生存期为23
期刊
目的观察尼莫司汀(ACNU)和顺铂(CDDP)联合应用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新辅助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ACNU联合CDDP 72 h持续静脉灌注化疗与口服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胶质瘤的短期疗效及1年生存率的差异。(2)分析上述两种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结果(1)联合化疗短期疗效优于口服替莫唑胺,前者缓解率为56%,后者缓解率为6%(P
目的通过检测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分子在脑干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脑干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集的24例脑干胶质瘤标本(包括16例低级别脑干胶质瘤和8例高级别脑干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Wnt-2、β-catenin及C-myc在正常脑组
期刊
目的探讨影像塑形及电生理监测在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采用颈枕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影像、塑形技术及电生理监测治疗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行影像评估、三维塑形模拟、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术中应用体感诱发电位及肌电图监测,并根据术后JOA评分和影像学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影像学显示:固定复位良好
目的观察显微手术治疗延颈交界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延颈交界区肿瘤患者的资料。术前17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4例应用Onyx胶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后1周内行开颅手术。14例经后正中入路手术,11例经远外侧入路手术。结果25例中,肿瘤全切除21例(84%),次全切除4例(16%),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12%);切口漏2例(8%)。2例
期刊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图像引导立体定位脑干、松果体区病灶活检技术的方法、技术要点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的88例脑干、松果体区病灶活检资料,框架立体定位引导活检57例,CAS-2型无框架立体定位活检31例;所有活检靶点选取和穿刺路径设计均在三维可视化图像计划软件辅助下完成。松果体区病灶活检采取额前-经小脑幕裂孔的穿刺路径;中脑病变活检采用经侧脑室-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