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师大多是照本宣科,比较重视理论而忽略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在这样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下,学生觉得索然无趣,教师也觉得不好教。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可成为一个打破传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突破口。为什么多元智能理论能使高职应用文教学变得生动?多元智能理论该怎样运用于高职应用文的写作教学当中呢?
关键字:多元智能理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34
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下,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放错了地方的智能。有些学生在运动上的智能比较高,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智能比较高,有些学生则在音乐上的智能比较高,等等。人无完人,学生不可能拥有所有方面的高智能。这个理论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又有什么启示呢?
一、多元智能理论怎样影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在培育就业人才,而俗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元智能理论推崇的本就是智能的多方面发展,当学生在一个行业不行,可以尝试选择向另一个行业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所能影响的并不只有学生的选择,还有教师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在多余智能理论的影响下,教师需要做的不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认真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出学生在不同方面的高智能,并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不是学生在一个方面不行就对其进行否认。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适合于所有学生
每个学生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的需求不同,但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并没有重视这点,而是按照教材来进行授课。教材当中很多种文种是学生平时用不到的,平常需要用到得比较多的文种在教材中并不是都有。每个学生所选的专业也不一样,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并没有将其区分开来。因此,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适合于所以的学生。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有关他们专业知识的文书他们知道得很少,并对现在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太满意。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学到的文书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够用,而有些文书现实中根本就用不到。从调查中看,现在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太过古板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方式都是千篇一律:教师先讲授课本知识,接着把例题分析一遍,然后叫学生做习题,做完习题后进行讲解,到最后举行一场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可称为“填鸭式”,但学生早已厌倦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且学生对于考试早已厌倦,考试注重的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运用完全不挂钩。因此这种古板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成果甚微,学生很难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宗旨本就在于学以致用,而这种教学方式与它的宗旨背道而驰,实在不可取。
(三)部分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
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进行写作,部分学生不会对不同的文书进行分类,小部分学生甚至连写作的格式都不太清楚。学生的语言基础不行,而高职应用文写作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因此,学生的语言基础成为一个阻碍学生掌握高职应用文写作的因素。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支持去发展自己所需求的智能。教师在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授课时,不必按照书本上的按部就班,教师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文种,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在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因材施教。学生所需要了解的专业文书,即使课本上没有,教师也应该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以后在职场上不至于连个专业文书都不会写。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要让课本与实际脱节,并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学生补充相应的专业文书知识。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打破古板的教学现状
讲台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专属,它也可以成为培养多元智能的舞台。教师在课前可与有意培养自身人际交往智能的学生相沟通,让其充当一次教师,在讲台上发挥其人际交往能力,与台下同学进行互动,让他通过观察台下同学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不仅仅如此,学生在讲台上的讲课还可以培养其他学生逻辑思维智能以及言语的智能。在学生下讲台后,还可培养其自我认识的智能,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除了让学生充当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进行扮演互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又能使课堂紧密地与实际生活练习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增设语言课程
对于语言智能不突出的学生,教师需要有耐心。语言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教师针对语言智能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增设一个语言类课程,以此培养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在语言课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古今的名著。对于无法用简单明了的语句书写文书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他们传授一些古诗词,教他们如何去精炼自己的语句。有些同学不会将文书分类,这就需要教师对其的高职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进行强化,并指出各个文种之间的区别。而学生对于文书格式不清楚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交给他们一些任务驱动他们,让他们熟能生巧,从而习惯并掌握文书的格式。
四、小结
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論视阀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了分析,就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人阅历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谅解。
参考文献:
[1]谭芳;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对策;文学教育;二零一五年第三期
[2]程峥嵘;以学生能力训练为核心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职业·中旬;二零一四年第十一期
[3]童峰;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东方教育;二零一四年第十一期
[4]马利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及其改革研究;无线互联科技;二零一四年第十期
[5]邓小林;高职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二零一四年第九期
关键字:多元智能理论;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34
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下,没有绝对的差生,只有放错了地方的智能。有些学生在运动上的智能比较高,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上的智能比较高,有些学生则在音乐上的智能比较高,等等。人无完人,学生不可能拥有所有方面的高智能。这个理论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又有什么启示呢?
一、多元智能理论怎样影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在培育就业人才,而俗语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元智能理论推崇的本就是智能的多方面发展,当学生在一个行业不行,可以尝试选择向另一个行业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所能影响的并不只有学生的选择,还有教师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在多余智能理论的影响下,教师需要做的不再是传统的照本宣科,而是认真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出学生在不同方面的高智能,并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不是学生在一个方面不行就对其进行否认。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一)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适合于所有学生
每个学生对于高职应用文写作的需求不同,但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并没有重视这点,而是按照教材来进行授课。教材当中很多种文种是学生平时用不到的,平常需要用到得比较多的文种在教材中并不是都有。每个学生所选的专业也不一样,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并没有将其区分开来。因此,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并不适合于所以的学生。在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表示有关他们专业知识的文书他们知道得很少,并对现在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不太满意。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所学到的文书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够用,而有些文书现实中根本就用不到。从调查中看,现在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太过古板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方式都是千篇一律:教师先讲授课本知识,接着把例题分析一遍,然后叫学生做习题,做完习题后进行讲解,到最后举行一场考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可称为“填鸭式”,但学生早已厌倦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且学生对于考试早已厌倦,考试注重的只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运用完全不挂钩。因此这种古板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成果甚微,学生很难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宗旨本就在于学以致用,而这种教学方式与它的宗旨背道而驰,实在不可取。
(三)部分学生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
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进行写作,部分学生不会对不同的文书进行分类,小部分学生甚至连写作的格式都不太清楚。学生的语言基础不行,而高职应用文写作是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基础上的,因此,学生的语言基础成为一个阻碍学生掌握高职应用文写作的因素。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师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支持去发展自己所需求的智能。教师在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授课时,不必按照书本上的按部就班,教师须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文种,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在进行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因材施教。学生所需要了解的专业文书,即使课本上没有,教师也应该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以后在职场上不至于连个专业文书都不会写。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不要让课本与实际脱节,并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为学生补充相应的专业文书知识。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打破古板的教学现状
讲台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专属,它也可以成为培养多元智能的舞台。教师在课前可与有意培养自身人际交往智能的学生相沟通,让其充当一次教师,在讲台上发挥其人际交往能力,与台下同学进行互动,让他通过观察台下同学的反应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不仅仅如此,学生在讲台上的讲课还可以培养其他学生逻辑思维智能以及言语的智能。在学生下讲台后,还可培养其自我认识的智能,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除了让学生充当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个情景让学生进行扮演互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又能使课堂紧密地与实际生活练习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增设语言课程
对于语言智能不突出的学生,教师需要有耐心。语言的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教师针对语言智能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增设一个语言类课程,以此培养以及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在语言课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古今的名著。对于无法用简单明了的语句书写文书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他们传授一些古诗词,教他们如何去精炼自己的语句。有些同学不会将文书分类,这就需要教师对其的高职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进行强化,并指出各个文种之间的区别。而学生对于文书格式不清楚的,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交给他们一些任务驱动他们,让他们熟能生巧,从而习惯并掌握文书的格式。
四、小结
本文就多元智能理論视阀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了分析,就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并运用多元智能理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人阅历有限,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谅解。
参考文献:
[1]谭芳;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对策;文学教育;二零一五年第三期
[2]程峥嵘;以学生能力训练为核心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职业·中旬;二零一四年第十一期
[3]童峰;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东方教育;二零一四年第十一期
[4]马利娟;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及其改革研究;无线互联科技;二零一四年第十期
[5]邓小林;高职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二零一四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