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有效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操作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探究的灵魂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历探究全过程”,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如何做。教师应是这系列化探究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适时地提醒学生想要知道什么或学什么、怎么才能知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性学习呢?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一、材料准备——有效探究的前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科学课来说,“米”便是实验材料,没有材料,科学探究也就无从开始;没有材料,科学课就成了纸上谈兵。因此,要提高科学课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充分准备好实验材料,这是有效科学探究的前提。我在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当教学“空气有重量”这个环节时,我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二个气球,要求学生像教材上要求的那样把二个气球吹到一样大,做成一个气球称,然后用锋利的东西扎破其中的一个气球,这样称就会失去平衡。当学生这样做的时候,气球马上爆了,称向一方倾斜,学生没有看到气球里的空气一点点漏出,称一点点失衡的过程。
   我想,怎样才能让学生看到这个过程呢?后来我在气球上贴了一块透明胶布,这样效果出来了,气流缓慢的从小孔流出,学生感到很有趣,“空气原来也有重量啊!”因此我认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首先要选择好材料,避免材料的选择不当而造成科学探究的低效,甚至无效。
  二、问题意识——激发探究的关键
  人是天生的探究者。婴儿自呱呱坠地起,就动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去了解周围的环境。当儿童发现令他们迷惑不解或者认为有趣的事物时,好奇心就会被激发起来,他们便会提出一些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我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潜水艇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描述潜水艇在水里是怎样航行的,学生有的说浮在水中,有的说沉入水下。这时我适时的提出探究问题:潜水艇时而浮于水面,时而悬于水中,时而又沉入水底,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这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简单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调动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又引出了本课的研究问题,学生的科学探究由此开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儿童,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欲望。怎样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亲近科学、探究科学呢?那就必须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我在备《观察》一课时,精心设计了“小小侦察兵”、“猜猜里面是什么”、“猜猜我在干什么”这三个游戏,让游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放手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游戏活动中去探究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做,既激活了学生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欲望,又使学生进入到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体验到探究科学的无穷乐趣。
  三、创设情境——鼓励探究的载体
  教师的微笑是稳定学生情绪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学习氛围的重要因素。在一堂科学课中,教师把微笑交给了学生,学生则在教师的微笑中,在亲切的目光中,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得到鼓励。当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时,易于接受知识,易于展开联想、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活动,易于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时,学生在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探究实验中,有一部分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我感觉到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准备着“吃现成饭”。此时,我依然微笑着面对全班同学,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并用语言激励他们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真知。”结果每个小组至少设计出了二组有效的实验。综合每一小组实验,学生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微笑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探究。
  四、亲历体验——深入探究的保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在执教《观察》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猜猜里面是什么”(布袋里是8种不同液体,真假苹果、洋葱、l元硬币),先让学生在扎好口的布袋外面触摸,猜一猜里面可能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将手伸进布袋触摸物品,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让学生打开袋子验证自己的判断,从而实现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这一过程遵循了课标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探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从老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在这节课上,我让每个学生都当了一回小科学家,他们从科学探究中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我常引用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的一句话来启迪孩子们:“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心,那种进取心去探索问题。”
  总之,探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由扶到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规律,才能使学生深切的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探究的乐趣,融入会思考、会学习、会探究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QR码识别技术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计算机自动识别的技术之一。而IOS系统的应用逐渐也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本文对QR码识别技术
舵机是空空导弹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舵机测试在导弹性能考核中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对各种类型舵机性能测试的需求,搭建了一个通用化的基于PXI总线的舵机性能测试平台,系统能
我园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江南小镇—申港,现在也正是新开发的临港新城。这里有青青郁郁的田园,花卉苗圃的种植园,低态工业园,长江三鲜养殖园,还有规划有序的农民别墅生活区。环境幽雅,自然资源丰富,既有农村的田园风味,又有本地的乡土文化,更有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确立富有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立足农村的自然环境,充分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势,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让大自然成为孩子的绿色课堂,构建并实施了以主题
氟氯测定仪是用于煤炭或其它可燃物质中氟元素、氯元素指标的仪器,测试结果是火电厂、煤矿、钢厂、石化等行业必须的参数指标。氟氯测定仪目前并没有可依据的检定规程或校准
利用激光干涉仪、光电瞄准系统、二级复合定位系统相结合,研制了非接触步距规校准装置,实现了高精度非接触步距规。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构成、原理、特点,并进行了装置的不确
“信任”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相信而敢于托付。一位女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信任是心灵相通的桥梁,家庭稳定的纽带,化恶为善的基石。用信任的手指去抚慰心灵的创口,在干枯的心田播种信任的禾苗,使尊严的大旗在心空飘扬、使一颗流浪悲戚的心回味温暖、使内心的花朵在红墙内羞怯地开放、使一条柳暗花明的林荫小道在走投无路的人面前灿若星河。  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由许多例子
城市有机更新是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杭州在城市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理念,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和大胆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
科学课程倡导,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身边的问题人手,注重研究学生的前概念。科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建构自己的科学概念,让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得到提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全方位的变革,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增多,所有这些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农村青少年,我们要把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以德治国”的视野中去认识、思考、把握,明确其方向,确定其目标,拓展其空间,探索其对策。    一、农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存
为快速准确获得飞机工程模拟器及铁鸟模拟舱内操纵系统部件的固有角位移参数,本文实践应用了一种基于激光跟踪测量的新方法.通过坐标测量和数据解算,间接得到操纵部件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