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快乐学拼音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nipishiw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基于对拼音教学特点的把握和对儿童特点的了解,教学中,我们将“‘胡瑗商讨教学法’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这一课题研究引入课堂,有效提高了拼音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已学习过拼音,进入一年级后往往对拼音的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我们年级组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充满趣味性。
  1、“两境”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呢?”上课伊始,教师就出示了情境图,此举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情境图新颖、有趣,是学生在幼儿园所没有接触过的,他们感觉非常新鲜。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之后,教师适时引入语境歌。“老乌鸦,叫嘎嘎,捉条虫子喂娃娃。秋风起,天气凉,妈妈为我做衣裳。”“洗衣机,嗡嗡响,星期天,洗衣裳。妈妈洗衣我帮忙。”这些语境歌琅琅上口,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情境之中。这样导入新课,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出示教学内容,学生能很快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巧设情境,巩固兴趣。
  学完了声母,在复习巩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
  情境一:有一天,字母妈妈带字母宝宝到郊外去玩。他们唱啊,跳啊,玩得可开心了!字母妈妈见天色不早了,就让宝宝们快快整队回家,可是有几个宝宝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你能帮帮他们吗?
  情境二:字母宝宝见小朋友学习这样认真,他们可高兴了!瞧,他们又在跟小朋友玩游戏了。他们现在藏到了一个动物的身上,如果小朋友能按字母表的顺序将他们用线连起来,就会有一个很可爱的动物出来和大家见面。想不想试一试?
  3、引导发现,感受乐趣。
  如设计这样的群组教学:
   z c s
  zh ch sh
  zhi chi shi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比较、感悟、发现:“小朋友,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个体的观察、比较及组内的讨论、交流,发现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之间的异同。这样的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学生心中充满了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这样的快乐又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推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此外我们还巧用“两图”,有机拓展。如指导学生识记字母“m”时,可让学生观察书上的表音表形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三个蘑菇在一起就像是“m”。教师可鼓励学生编顺口溜:“三个蘑菇m m m。”在用好“两图”的同时,教师引导拓展:你觉得”m”还像什么呢?生:m像两个门洞……(o k h b q t等字母的教学都可进行类似的拓展)。
  
  二、做做学学,巧记字母形状。
  
  如教学b、d、q、p、k、x等字母时,可让学生用手做做形状;学习声母t,让学生用身体表演;学习声母n,可让同座合作,共同摆出一个n……活泼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感觉兴趣盎然,他们在动中学,记得牢,记得快,字母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
  动手操作还可帮学生突破难点。b、d、p、q这四个声母都由一个半圆和一竖组成,学生往往受到负迁移的影响,分辨不清。教师可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硬纸剪出一竖和一个半圆,利用实物投影进行直观演示。可通过教师摆学生读、教师读学生摆、同桌互摆互读等等形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知不觉地牢固掌握了b、d、q、p的形状。
  
  三、教学合一,轻松掌握发音。
  
  比如在教学b、p这两个声母的发音方法时,告诉学生,它们的发音部位相同:双唇闭合,把气憋住,再用力放开,让气流冲出来;但b发出的气流较弱,p发出的气流要比b强得多。教师先范读,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型,模仿,体会“b”的发音。让学生对着镜子练习发音,把握口型的变化。如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呢?教师进一步示范发音,取一张小纸条放在嘴边,发b、p的音。让学生观察、发现:发b音时,纸张只是轻微地抖动;发p音时,纸张却是强烈地抖动,从而直观地把握了b、p的发音。接着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纸条练习发音,感受气流的强弱,b送气,p不送气。这样的教学,顺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使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活泼、有趣,学生在直观中领悟和准确掌握了b、p的发音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通过这一阶段教学的尝试,我们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特点,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激发学生内在“沉睡的力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责任编辑 王波
其他文献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就是让学生想学、乐学。从教师方面,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
班级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如何发挥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的作用,使全班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学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的心情。这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充分体现。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而班主任工作的特色正是班级具体班务工作的充分体现,也是学校工作的亮点和风景线。一个好的班级班风就能体现一个班主任管理的特色,而一个良好的班级班风更能体现学校工作的特色。班主任是班级
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良华教授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做老师的人一生都在备课。他一生都在寻找、开发、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一个好的老师,他的经
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了解自然,搜集科学事实的基本途径.小学自然课的观察,对于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培养儿童的能力,提高其思维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创造性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构筑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让语文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    一、创新活用“文本课程”,让教材更合理  所谓的文本课程,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
英语活动课的悄然兴起,成了目前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受到了老师及学生们的欢迎。要学好一门语言,除了要有毅力外,还需要有浓烈的兴趣。英语学科的活动相辅相成,其目的是以激发
隐性错误,即隐蔽的、难以发现的、是相对于比较明显的错误。隐性错误一方面具有隐蔽性、潜在性、诱发性等特点,因而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另一方面,这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以下三个重要意义.1、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是人在大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的
期刊
课改以来我们致力于建构“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导思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中思维碰撞,从而探究验证,达到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以下是我个人的教学经历,愿同仁指正。  1.导思——明确目标、提出猜测  质疑是创新的开始,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收集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大胆地猜想,自主发现并
故事是那些与经验相关的叙事,也是人们以叙事方式认识世界的结果,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达方式。故事具有教育性、隐喻性、多义性和文化性等特性。  故事对于儿童获取语言技能、洞察世界、提升情商、智力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简单地讲,故事具有社会和教育两大功能和作用。但主要体现为教育或教化的功能。故事一经产生就具有教育意义,后来衍生出娱乐和其他社会功能。有时候,故事的社会作用也是教育的。在孩子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