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_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研究也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在深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简要阐述了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法 大学英语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02-02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随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项目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围绕同一个学习目标或者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充分的利用各种有利的学习资源,完成项目问题,以此来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一)丰富大学英语教学形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的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课堂教学效率较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丰富了传统的教学形式,改变了单一的英语教学模式,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于项目问题的探索,逐渐掌握相应的英语知识,不但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只注重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这对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在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时候,老师通过项目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英语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另外,通过英语对话、角色扮演、英文写作等过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这种多样化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不注重学生英語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掌握的英语技能也仅限于应试水平。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项目问题的设计,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创设出的英语情境中,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培养自身的语言习惯。久而久之,随着英语项目情境的丰富,学生可以逐渐掌握不同情境下英语运用的基本技巧,从而使英语运用水平不断提升。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有相关研究表明,教学环境的优劣对于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英语这种应用性较強的学科来讲更是如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2]。具体来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无论处于哪个教育阶段,教师的教学素质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提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是十分重要的[3]。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地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紧跟时代形势,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另外,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从而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结语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的探索和改进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形式,使项目驱动教学法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真正起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錋.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0):62-63,130.
  [2]吴娟娟.民办高校输出驱动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154-155.
  [3]李丽君.项目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332-333.
  作者简介:
  刘凤姣(1984年7月-),汉族,女,湖北石首人,在职研究生,大学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
其他文献
微课是根据老师教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特征针对特定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情景等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增进师生之间
今年四月,陆定一副总理《教学必须改革》的报告公布后,南充市文教局根据报告的精神和地委宣传部、专区文教局的指示,从五月二十六日起,贯彻边学边改的精神,在南充师范附属小
本省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的代表于大会胜利闭幕后,带着党和国家所给予的光荣任务,兄弟省、市代表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满载而归了。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大会的精种,在大会进
我国城市景观、市政建设、建筑立面装饰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石材,石材作为不可逆资源,其大量开采对开采地造成了生态和景观价值的破坏,景观价值的转移形成了普遍所存在
紫菜是一种具有防治现代人苦恼的高血压癌、症和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疾病功效的好食品。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紫,菜含有钾磷、锌、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等。美味成分的主体是氨基酸
◆摘 要: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使得对人才的评价更全面,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考改革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求学生有更加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结合对高考改革的思考和所从事的高中国际数学课程的教学经历,在完成国际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目标下,更加精准和清晰的渗透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发挥中国学生的数学优势,让更多中国学生更具有数学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高中国际数学的课程是为了更加契合国
◆摘 要:“活动”对于如今的初中学生听起来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现在大多数的学习时间不是做作业,就是学生听教师的精密分析,而作为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最有效的形式----“活动”却被放在了一个不够重视的地位,学生学习中无足够的观察时间过程、记录过程、动手过程、实践过程、操作过程、制作过程、探究过程等等活动过程,以致学习科学无兴趣、学习终觉是纸上谈兵,由于缺乏感性认识、造成动手能力僵化,并且学习内容缺少情
我国洪水灾害频频发生,史不绝书.北京境内的数百条行洪河道,如同北京城的血脉,网布于城,它的安全与北京城的安全息息相关.高墙垒筑,曾是北京城处理行洪河道安全的有效途径,但
听了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代表的传达报告后,抑制不住我内心的兴奋和激动。代表们给我们带回了党和首长们的指示,使我明确了当前的大好形势和今后文教事业的任务.这光荣的任务
◆摘 要:小学数学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思考能力的进步,并且还需要积极的响应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建议,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拥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本文从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方向出发,提出了需要调动学生面对学习的热情以及主动性,创设更多科学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