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景习作教学点滴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积累是吸收,倾吐是积累的内化。”这里所讲的积累是指小学生课堂知识和课内生活逐渐积聚起来的知识和经验等,倾吐主要指根据积累的内容和眼前所见所想,尽量抒发意见或感情。
  一、学习文本,将相关知识进行关联
  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我们发现可以归纳出许多文化元素来,如月文化、水文化、春文化等。当我们把同类的课文放在一起进行归纳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用这些知识去描绘生活,我们会更顺手。
  如:苏教版小语中有关春文化的课文就有很多,如《春雨》《江南春》《春日偶成》《春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都是写春天的诗歌或散文。学习这类的文章要有意识地将这些内容进行串联,学生容易记,记得牢,用得好。
  笔者开设了一节以春为主题的语文实践课。首先,播放“春之声”。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教师提问:“这里的春天指的什么春天?你由此会联想到哪些春天?”有的同学说,这里的春天指的是改革的春天;有的同学说,这里是指祖国的春天;有的同学说,他们还想到了人生的春天。老师说,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开花的季节常在春天,要好好地把握,好好地孕育,将来才能有大的收获。其次,展示“春之韵”。播放《春晓》舞蹈,让学生讨论:你们从舞蹈中联想到了什么?你还想起了哪些写春天的诗歌?有的同学说,从舞蹈和诗歌中悟到了时光的宝贵,时光好,风景好,连音乐都是美妙的——鸟音——天籁之音;有的同学想起了《江南春》《春日偶成》等诗歌里的句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等。再次,欣赏“春之文”。出示《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春笋》《春到梅花山》《春联》等片断,进入美文欣赏教学。
  将小语教学中有关春天的内容关联到一起,让学生在暖快乐的活动中,再现课文的主要内容,联想生活的场景,结合自己人生的春天,在言未尽,兴正浓中,落下的是这一实践课的帷幕,落不下的是学生的回味。
  二、引导习作,将眼中所见进行物化
  学习文本,关联文本,重在内化运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关键是要把课文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外化于形,要联系自身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能把眼中和心中的春天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教师光做要求是不够的,要多以实例去引导,在引导中学会习作的方式方法。在引导中将学生眼中所见进行物化,成为可见可感的习作。
  如:《我眼中的春天》习作教学片断中,首先,教师提示:你们有什么好诗、好词、好歌吗?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春天的精美词句,咏春。其次,学生说春天。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一评,议一议。可从以下方面去说:谁的观察最细致,谁的感受最独特,谁的发现最新颖,谁的用词最贴切,谁的想象最丰富,谁的感情最细腻?再次,范文引路。出示朱自清的《春》,讨论:本文如一幅风景画,画出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征?“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本文结尾处三个比喻有何深刻含义?顺序能互相调换吗?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最后,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学生习作片断:
  校园的春天,我们看到了花,有的像炸开的烟火,有的像高脚的酒杯,有的像太阳一样的四射。好多花儿我叫不出名字,那鲜艳的色彩却分明地扑入我的眼中,红的、黄的、白的,浓的、淡的、都像开学似的聚拢来,热热闹闹的,小鸟为他们唱欢迎曲,阳光为它们作美容。
  校园的春天,盛开着祖国的花朵,课间,我们穿着鲜艳的服装穿梭着迷藏,我们跑着、笑着、与鸟儿的歌唱应和着,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把握住人生的春天,好好学习。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整合了课本资源、校内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了对春天的认知和表达。
  当然,积累与倾吐的路径有很多,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经常性地通过日记的形式,让学生记下他们课外所读的书,平时所做的事,日常所动的情,然后,将他们的日记进行一定范围内的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纠偏,在我们的小语教学中不怕学生有问题,怕的是教师看不到问题和掩盖问题,教学工作的核心意义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无所谓”“无所为”是教育教学工作最大的危险,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经常性地进行一些专题训练可以教会学生融会贯通的本领。久炼成钢,写起来才会思如泉涌。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合成了新试剂2,4-二氯苯基二安替比林甲烷(DCDAM),其结构已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鉴定.在磷酸介质中,吐温40和Mn(Ⅱ)存在下,钒(V)与DCDAM反应生成黄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依据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创造性地研究新世纪中学德育,探索中学德育教育的方法,渗透学校德育是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既包含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对教育培养人的素质普遍要求,又贯穿着国家对教育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祖国赋予的历史使命。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
据说,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义郎,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宫本回答:“最少要十年。”柳生说:“假如我加倍苦练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日继地苦练呢?”宫本回答道:“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柳生非常吃惊,问:“为什么?”宫本答道:
本文研究了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下邻苯二酚紫(PV)与钛(Ⅳ)的显色反应,并用于光度法测定微量钛。反应适宜酸度范围为pH3 ̄4.5,所形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730nm处,其组成为Ti8PV:CPB=1:2:3,摩尔吸光系数ε=7.8×
本文研究了氯磺酚S、硝磺酚K、硝磺酚M等三种o,o’-二羟基双偶氮变色酸与铬(Ⅲ)的显色反应并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铬(Ⅲ)的方法.在乙酸或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上述染料与铬(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对小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并不轻松,甚至是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趣味性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去,只有充分发挥出趣味教学的优势,才能使学生将数学学习的“苦学”转化为“乐学”。  一、激发运算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从以往教材和各种练习册上的题型来看,小学数学运算练习多为单纯的数字组合,毫无新意,甚至会出现同类题型的大量堆砌现象,这使得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运算练习
《新课标》对学生习作进行了充分的说明:“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但是,纵观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功利性”“应试性”仍然比较明显,“学生谈写作文色变,教师谈教作文变色”“学生写不好,教师难教好作文”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改观。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在紧扣生活、基本要求、训练重点、修改评价等四个方面做了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
<正> 铁矿中铁的测定,常采用经典的重铬酸钾法,为避免使用有毒的汞,有人对方法进行了改进。用抗坏血酸测定铁,是无汞测铁的有效方法之一,可消除汞和铬的污染。本文对抗坏血酸
让小学语文教学“立”起来,贵在立人,立人重在立德,立德重在好习惯的养成;让小学语文教学“立”起来,贵在对文本的二度开发,多层次、多联系,读出文本背后的支撑,撑得起,才能立得起来;让小学语文教学“立”起来,要树立“大语文观”,这样才能居高声远,一览群山。  一、立足习惯,将学生好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很重视良好习惯的教学和培养,从识字、写字,查字典、到课文解读、课外开拓都有所涉猎
采用ICP-AES法研究了基体铅、锡对分析元素的干扰情况,使用了直接背景校正法和干扰因子校正法。测定了焊料中9种杂质元素,并与基体匹配法、化学法进行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