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斑羚”是奇数还是偶数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ang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曾被编入人教社2001年大纲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现在又被编入人教社课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比较两个版本,这篇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文字上有些不同。
  课标版教材上是这样的:“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与课标版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就“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这句话专门进行了点评,认为“奇数”一笔在表现镰刀头羊领袖品质和悲壮色彩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在大纲版教材中,却没有“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这句话。
  编选在前的大纲版教材删去了有关“奇数”的内容,编选在后的课标版教材以及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看重有关“奇数”的内容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如何看待这一变化?细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在这个故事里,“这群斑羚”不是奇数,而是偶数。
  全文关于“这群斑羚”跳崖逃生的叙述,与数字有关的共有六处:
  ①第3自然段:有一只老斑羚“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在离对面山峰还有一米多的空中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死了一只,奇数。
  ②第7自然段:“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灰黑色母斑羚如梦初醒,从悬崖边缘退了回来。”——没跳,不计。
  ③第9自然段:一老一少试跳。——一死一生,偶数。
  ④第10自然段:老少结对,纷纷飞渡。——死者与生者对等,偶数。
  ⑤第12自然段: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双双死亡,偶数。
  ⑥第16自然段:剩下镰刀头羊。——一只,奇数。
  将②处除去不计,①⑥处皆为奇数,③④⑤处皆为偶数,如此,“这群斑羚”的总数当为偶数。
  那么,作者原创本文时,为何会作“奇数”之说呢?说得圆的理由只能是这样的:或者是没有将①处的先行跳崖的老斑羚视为“这群斑羚”中的一员,或者是把镰刀头羊作为“独特的这一只”而没有算做“这群斑羚”中的一员。一只死在群体跳崖飞渡之始,一只死在群体跳崖飞渡之末,把两者之中的任何一只不计入“这群斑羚”,似乎都说不过去。
  与其如此矛盾与费解,还不如将“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删去。
其他文献
在分析《孔乙己》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时,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形成了甲、乙两派。  甲派认为孔乙己一定死了。理由很多:一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是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在这样的社会中,孔乙己是得不到帮助的;二是孔乙己的腿被打断了,丧失了生存能力;三是……  乙派马上起来反对:“虽然整个社会是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但这只是社会的一般特征,在这样的社会中也一定会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这就如同封
现代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而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等优势。选择和使用现代媒体关键在于是否省时、有效;是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应当交替使用传统教学法与现
[摘要]写作文是一项辛苦的脑力劳动。多数学生害怕写作文,尤其是山区的学生,有的干脆就不写。要改变学生害怕作文的状况,变“怕作文”为“盼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谈了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学生作文 作文学习 学习热情    一、让学生不再觉得写文章那么难    首先,教师抓住机会,随时随地随机引导学生写作。如我和几个学生在一起,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改变教学方式,创设情境、介绍背景知识、展示应用价值、提供数学活动出发,培养数学学习情感,多角度合理地评价激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关键词]新课标 学习情感 情境创设    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成为“数学的人”,能自觉地“数学思考”.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
[摘要]中职学生意志品质的修养是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分析了中职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意志品质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中职学生 意志品质 特征与影响    一、中职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特征    1.自觉性普遍提高,但仍具有较大的惰性和受暗示性  随着中职学生独立性的进一步增强,行为的目的性、自觉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能够自觉地根据客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 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需要, 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可是当前文言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功利意识太强、“满堂灌”等。因此,怎样进行文言文教学是广大语文工作者应该大力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利用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多放手,少包办,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3.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4.让学生在品读赏鉴中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其在中职教育中存在更大的空间,在中职教育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中职教育现状的分析,阐述了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职教育 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和
“零和”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五十多年前,美国数学家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和摩根斯坦(Oskar Morganstern)首先提出博弈理论(gametheory)。他们将博弈游戏分为“零和”游戏(zero-sumgame)与“非零和”游戏(non-zero-sum game)。“零和”游戏是一种不是“你赢我输”就是“你输我赢”的游戏,如果胜者得一分,输者就负一分,胜负双方得分之和
本文所指的文本并非广义上的文本,而是狭义上的文本,即教材。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和文本先行对话质量的优劣。教师和文本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从多角度、多要求、多层面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实现多元建构的创造性劳动。    一、个体意义上的教师和文本对话    即教师依凭自己的文化积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