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它描述了眾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战友团结奋斗,令敌人闻风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所有这一切展现在我眼前,那是多么令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的画面。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秘密处决的那段描述: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拖着锈蚀的铁镣,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窖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对跟随在后的特务高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害怕,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
  书中最让我钦佩的,就是江姐了。特务们为了从这位共产党员口中套出有关地下党的重要机密,将粗长的竹签钉入她的指甲缝里,她强忍着钻心的疼痛,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政治信仰,保守了组织的秘密,保护了革命同志。试想一下,在那阴湿腐臭的渣滓洞、白公馆,在近乎窒息的地牢,在严重缺水的情景下,共产党员们吃着发馊的残羹冷炙,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强忍着新伤旧伤袭来的阵阵痛楚……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顽强地与反动派抗争到底!
  对这些可敬可佩的共产党员,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动摇不了他们的意志,反而使他们的斗志更加坚定。读到他们的事迹,我想到自己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便想到放弃,顿时感到深深的愧疚。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前路布满荆棘,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遇到困难,就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对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述。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我要感激《红岩》,它为我树立了榜样,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我们永远感激为了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革命战士,他们激励我们成为更加坚强勇敢的人!
  (指导老师:潘秀姿)
其他文献
1.小猴去看望外婆,出发时伙伴们都来送行。
期刊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细雨飘零的云层缝隙中,间或透出点点红色的、绿色的灯火。那是在高空夜航的运输机从云层中掠过,夜航灯,就像红绿的流星,一纵即逝。  “五十七……五十八……”  寒风细雨中,守望在女牢门边的人们,避开昏黄的狱灯,在黑暗中仰头看天,仔细分辨着飞机越过高空的嗡嗡响声。  “晚上比白天多。”  “嗯,今晚比昨晚更多……”  声音传到牢房深处,传到被狱灯照亮了的角落。  “还在向台湾盗
期刊
内容提要:侦察排长杨子荣、侦查员孙达得一路跟踪小炉匠来到胖老头家,试图探清他们的底细。杨子荣用唾沫润开窗户纸,“对准小孔向里看去”,他看到了什么呢?  第二天下午,到了森林边缘一个百多户的屯落梨树沟。杨子荣和孙达得为了不引起小炉匠的怀疑,便马上和他告别,向正西的呼家屯走去。  傍晚,他俩转回来,完全换了一套装束,成了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梨树沟屯东小丘上的一个破房框里掩蔽下来,因为这里可以看见屯中的街
期刊
Whe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Christmas Day best.  Why?
期刊
正值四月,春暖花开,同学们有没有去郊外踏青、写生呢?在擅长捕捉视觉印象和追求光色变化的印象派画家眼中,春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印象派画家笔下的盎然春意吧!  “印象派之父”莫奈描绘的《吉维尼的春天下午》,草丛和树丛占据大部分画面,由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的小笔触组成,所以即使在阴影中也能看到红色与绿色。画面黄金分割处,是阳光照耀下的房屋。画面由明度相近的黄、绿、蓝色系搭配而成
期刊
(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編)
期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10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盘散沙一步步走向完整统一,从饥寒交迫一步步走向全面小康,从一贫如洗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伟大的成就让世界刮目相看,而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面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
期刊
20多年如一日,让学生享受“阅读里的幸福童年”,走读书成才之路。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队报金奖学校,2002年还被教育部关工委命名为“面向未来阅读工程”示范学校。
期刊
我告诉妈妈  我想做一个  击鼓人  戰鼓呵  咚的一声敲  就有成千上万个战士  在前面奔跑  我自己  也跑  因为我是扛着战鼓  和祖国  一起前进的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诗中的小朋友告诉妈妈,他想做一个击鼓人——在鼓声中,和战士一起奔跑;在鼓声里,和祖国一起前进。永远向前,永不停歇!  (丁 云/赏析)
期刊
从烟雨迷蒙的嘉兴南湖,到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从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到走进新时代,我们党走过了100年的风雨历程。  党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引路人。建党之初,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走出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用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发愤图强,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研制“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