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海原(节选)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侦察排长杨子荣、侦查员孙达得一路跟踪小炉匠来到胖老头家,试图探清他们的底细。杨子荣用唾沫润开窗户纸,“对准小孔向里看去”,他看到了什么呢?
  第二天下午,到了森林边缘一个百多户的屯落梨树沟。杨子荣和孙达得为了不引起小炉匠的怀疑,便马上和他告别,向正西的呼家屯走去。
  傍晚,他俩转回来,完全换了一套装束,成了两个解放军战士,在梨树沟屯东小丘上的一个破房框里掩蔽下来,因为这里可以看见屯中的街道和院落里的一切。
  太阳落山了。
  村东一个大户,四合院,石灰墙。小炉匠挑着一副炉匠挑子,贼头贼脑地溜了进去。
  不多时,一个胖胖的老头,把头探向门外,两面张望了两眼,然后当啷一声关了大门,只听得哗啦啦上了闩。
  孙达得急得不耐烦,要求道:“这下准了,这是家大地主,捉了算啦。”
  杨子荣笑道:“忍耐些!要挖匪徒们的底,不要因小失大。水越深咱们放的线越长,线越长,捉到的鱼越大。”
  黄昏,起了山风,刮得呜呜乱响。
  杨子荣和孙达得下了山丘,来到这大院墙外,低声商量了两句,接着就翻墙而入,走进后院。在大风声响的掩护下,连他俩自己也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响。他们挨进东厢房的夹道,摸到正房的窗下。屋里静悄悄的,好像没人,只有东间一个窗子透出微弱的灯光。突然,一股特别的味道扑鼻而来,孙达得拉了一下杨子荣的袄襟,用嗓子内的声气说:“大烟味。”
  杨子荣把手往下一压,头一摇,示意不叫孙达得再说话,然后他摸到窗台下,用唾沫蘸在食指上,润开窗户纸(关东山的窗户纸是糊在外面的,灯下润开是不易被发觉的),然后用一只眼对准这个杏核大的小孔向里看去。
  靠窗的大炕上,中间放着一盏大烟灯,小炉匠和刚才关门的那个胖老头,一个炕头,一个炕尾,弯弯的像一对大虾,抽得正起劲。
  小炉匠吸了满满一肚子,一口气忍了足有一分钟,然后噗地喷出一口浓浓的青烟。
  过足了瘾,两人坐起来。小炉匠鬼头蛤蟆眼地说:“三舅,今天带来二百两。”说着他走下地来,从挑子里拿出黑糊糊的十大块。
  胖老头也下了炕,揭开正北壁窝上的一个佛龛(kān),露出一个大肚子弥勒佛。他端起了那个佛,小炉匠把十块大烟土放进佛位下的座箱里。
  杨子荣一伸舌头,惊讶地想道:“这个家伙真够狡猾,带了这么多大烟咱还没发觉。”只见两人又回到炕上,胖老头闭目合眼地问道:“怎么带这么少一点来?”
  小炉匠低声答道:“三舅,你不知道,这趟没接上捻(niǎn)子。”
  “怎么?”胖老头惊问一声,睁开了眼睛。
  “差一点叫捉去。”小炉匠靠近胖老头,“共军进山了,九龙汇、九龙后都住上了。要不是外甥我来得快,差一点叫他们看破。我三言两语把那伙小子给打发走了。我也没敢再去接捻子,怕露了马脚,就回不来了。有两个自称是牡丹江山货庄的人和我一块儿下山,什么山货庄的,明明是做的扣子!他想让我栾(luán)平上套哇!我装得一点事儿没有,弄得那两个老小子淡而无味地走了。哈哈……”他大笑了两声。
  胖老头一声奸笑,对小炉匠夸奖道:“好样的!真能随机应变。”又把话头一转,“这几天和尚屯也开始‘土改’了,有的屯正煮什么‘夹生饭’,还有的屯‘扫溏(táng)子’。这些穷光蛋花样多着呢!”说罢,唉的一声,哭丧着脸,显出一副将死的架子。小炉匠也耷拉下脑袋,没精打采地问道:“老家安排得怎样?”
  “一切都好了。”胖老头哭丧中又好像很自负的样子,“你舅母和三个兄弟媳妇到了牡丹江市你三姐家,你大兄弟假报了履历混进了铁路,贵重东西、‘干货’,都搬走啦。叫穷棒子来吧!想在我身上拔根毛?哼!”
  两个人又对笑了一会儿,虽然是在笑,但面带恐惧,声音凄哀。小炉匠说:“三舅有眼光,这样干净利索,看点子不对,向山上一蹽(liāo)。山上粮足,肉足,山神爷爷保佑。就是缺盐和药,卖了黑货快买盐买药。”
  胖老头喘了口粗气。“黑货下得少了,和尚屯老姜被穷棒子贫农团活活打死了,半砬(lá)屯冯老汕捉在监狱里,只剩两半屯张寡妇还不大上眼,能对付卖点儿。”
  两人沉闷了两分钟的光景。小炉匠无可奈何地说:“三舅,不忙,从杉岚(lán)站事发生以后,这几天风太紧,要躲躲这阵子风。我天亮回山,躲几天再说,别处我先不去了。”
  灯熄了,里面传出了酣睡声。
  杨子荣和孙达得跳墙出来。
  孙达得低声细气、高兴地说:“这下可来菜了。捉吧!两个一块儿。”
  杨子荣深思了片刻:“老家伙在军事上没有用,山里的详细情况他不一定了解,交给工作队。如果带走了他,他那混入铁路的儿子和带走财宝的三个媳妇一定惊觉,对我们工作不利,别弄跑了老百姓在‘土改’当中应得的财宝。”孙达得点头赞成:“对!不捉老家伙,捉那个小炉匠。”说着一跷腿要翻墙进去,杨子荣拦住说道:“这样做,打了骡子马惊。没听见吗?天亮他就要回山躲風,那时……”杨子荣两手一掐。
  孙达得说道:“好!那就让他再睡半宿吧!”
  “走!”杨子荣道,“进狼窝,捉回头狼。”
  等小炉匠再回到他那个秘密洞府的时候,杨子荣和孙达得已经恭候他大半天了,他们三人又走在回九龙汇的密林里。
  思考:
  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性格。请分别找出杨子荣、孙达得、胖老头、小炉匠说的话,说说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其他文献
一天,小兔雪儿来到森林里,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雪儿。花儿迎风摇摆,好像在说:“你好,雪儿!”雪儿高兴极了,又唱又跳。  突然,天空中响起了轰隆隆的雷声,随即就下起了大雨。雪儿没带雨伞,又怕淋湿自己雪白的外衣,只好躲到大树下。她心里可害怕啦,因为妈妈说过下雨时站在大树下会有危险的。  不远处,小熊笨笨打着雨伞,正急匆匆地往回赶呢!雪儿见了,心想:要是笨笨能送我回家,那该多好哇!她刚张开嘴巴,就想起了
期刊
分辨四个相似字  顾亚妹
期刊
凉凉的秋风吹来,吹落了树上的叶子,叶子铺在地上,像一床厚厚的毯子。小熊打了个哈欠——啊,又该冬眠了,他决定在冬眠前再散一次步。
期刊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
期刊
一位玩具设计师利用废旧木家具、木板、边角料等回收木材,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动物雕塑。同時他将雕塑的身躯、尾巴进行切片处理,这样动物便有了活动的关节或尾巴,当用手去触摸时它就会轻微抖动,看起来就跟真的动物一样。
期刊
载着火热的期盼,七月激情地走来。阳光挥洒在祖国的大地上,笼罩着绿树花开。高山巍峨,大江奔流,淡定、从容,自信满怀。  火红的七月,我们用如潮的红旗,装点天地间这片神奇的土地;火紅的七月,我们用如火的热情,高唱世纪里一首不朽的赞歌;火红的七月,我们用深情的笔墨,书写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岁月的风尘,掩盖不住你永远青春的容貌;历史的长河,冲刷不去你奋斗过的业绩。开拓者与后来人,都呼喊着一个响亮的名字——中
期刊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唤醒了中华民族这只东方睡狮,从此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回望百年,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带领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从星火燎原到盛世辉煌,有多少峥嵘岁月里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铭记、颂扬……  少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中学读了半年之后,就退学了。   16岁以前,毛泽东在家里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时候,挤出空余时间自学,读了不少古代小说和宣传时事的小册子。后来在学校
期刊
我叫腰芒,总喜欢穿一件黄色的外套,在芒果家族里身材算是苗条的了。你在集市上、超市里、水果摊上都可以见到我的身影。
期刊
1.小猴去看望外婆,出发时伙伴们都来送行。
期刊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细雨飘零的云层缝隙中,间或透出点点红色的、绿色的灯火。那是在高空夜航的运输机从云层中掠过,夜航灯,就像红绿的流星,一纵即逝。  “五十七……五十八……”  寒风细雨中,守望在女牢门边的人们,避开昏黄的狱灯,在黑暗中仰头看天,仔细分辨着飞机越过高空的嗡嗡响声。  “晚上比白天多。”  “嗯,今晚比昨晚更多……”  声音传到牢房深处,传到被狱灯照亮了的角落。  “还在向台湾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