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终点的旅行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有一天,我要告诉人们,我一生中一无所有,只是用一腔澎湃的热血游历过远方,那是一个虚幻缥缈而又生动神奇的远方。”就这样自言自语,带着梦游般的轻淡,却又是那样的令人心颤:“我活着,不会有无上的荣誉;我死了,也不会留下墓志铭。”这种自醒式的独白,这种经历沧桑却又不把沧桑当作教训他人谈资的淡泊者,他用执着的行为和语言诠释出他对生命的深刻认知。“我愿将我的灵魂放逐在旅行中,让生命化作自由的野风,在哪里飘散,就在哪里把我最后的一口气吐向茫茫的天空!”如此的洒脱、豪气、锐利和激情,与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发出“死便埋我”的洒脱有何区别!这样纯粹透明的文字沁人心脾,叩击着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位。
  《无轨旅程》就是这样一本充满诗情和奇趣的书。作者的身份十分普通,既无高权重位,更无家财万贯,他所拥有的只是一颗漂泊的灵魂,他紧握的也只有这不屈的灵魂。他要旅行,这种旅行不是一次性消费,不是去看一座城市或某个景点,而是他毕生的追求。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行,也是一个没有明确方向的旅行,唯一的目标就是远方。远方有多远?远方在哪里?他不知道。因为不知道,他就要去探寻。在他生命的字典里,远方的天空、远方的人们、远方的风景高于一切。
  19岁的一天,孙心圣去当刑警的哥哥家,拿枪玩耍时不慎走火,一颗子弹钻入他的小腿。刹那间,他被死亡的阴影罩住了。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感觉到生命的可贵,并下定决心,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出发了,朝着朦胧的远方,每走一步都是那么坚定。这是自己选择的人生,选择的生存方式,这条路别人没有走过,他不惧怕,更不后悔。他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旅行,是对世界的丈量,是对灵魂的追寻,是对意志的拷问,是对传统的叛逆。他似乎从未登过人生的舞台,可他又是在一个无垠的天空演绎着自己的生命。无论精彩与落寞,都无所谓;无论有无掌声,也没有关系。他的行动原本就不是为了精彩,不是为了掌声,不是为了鲜花,更不是为了不属于灵魂的虚荣。他用孤独对抗孤独,对抗世俗加在他身上的羁绊。他放飞思绪,放飞梦想,他用放飞的方式获得心灵的自由。他要让人们知道,生命是有意义的,活着是有理由的。他行走、行走,这就是活下去的理由,就是支持他努力走下去的动因所在。
  这本书不是用手“写”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用一颗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永不退却的勇敢的心,滴着汗、滴着泪、甚至滴着血,一笔一画地“磨”出来的。这是一本奇怪的书,比起那些风花雪月的游记,这里有棘刺、有骨头、有痛疼,失望与希望都由自己承担。他告诉人们,世界究竟有多大,远方究竟有多远。似乎一出发,他就老了;但似乎老了的时候,他仍旧像刚出发的时候对世界充满好奇。
  他不是要征服名山大川,他要探寻那些被无数人赞美过的名山大川幕后的故事。每一天,他都离天堂很近:每一次行走,他都在向天堂靠近。这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这是一个有着童话和荒诞、真实与虚幻相结合的生命体,这是一个探险者的零乱足迹。随着旅途的一次次延伸,他的生命逐渐饱满。流浪者对于未来持久的热情,对于生命极限的开拓,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都跃然纸上。他不是专业作者,甚至没有经过必要的写作训练,这就注定他的写作是即兴式的、随吟式的、毫无拘束式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这本书是“乱写的”。这种“乱”是一种无序状态,与他选择的生命方式极度契合。这样,他的一生就是一部行为艺术的大书。所有经历过的人和事、月与星、巫与鬼,乃至潮起潮落、山山水水,都成为这部大书的文本内容。
  在漫无止境的无轨旅程中,他不是走马观花地看看风景,而是背负空空的行囊和难以卸下的疲惫。他体验了人生冷暖,感受了人间真情。通过这种执着的行走,他感悟到一种哲理:“一个人最可怕的并不是痛苦,而是痛苦的时候非常清醒。”以及哲理的深化:“世界上只有热闹产生寂寞,拥挤导致孤独。”当吃、住成为生命中的第一件大事的时候,生存成为当务之急,他到哪里都要想着,今天吃什么、住什么地方,这是每天考虑的大事。远离了喧嚣的市声,远离了拥挤的楼群,却不能将人与人之间的心远离:“人啊人!应当怎样才能学会把胸腔里的那颗心,铸造得火热透明而拂去防人或害人之心的阴影?”这种反思是发人深省的。特别是当他邂逅深山里的风妹并对她占有后,却不能给她一个家,他自责,内疚,但这种自责和内疚的心情很快被“风妹没有文化”所稀释。难道文化这个东西就足以扑灭爱情的火焰?这种细节彰显出作者并非圣者,他仍然是一个平凡、甚至是平庸的人。
  但是,一个原本平凡、甚至平庸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就是了不起的,这是该书的价值及其作者生命价值之所在。当然,书中有许多轶闻趣事,有淘金者的苦恼,有不同个体的情感挣扎和心灵创伤,有帐篷、草地、野狼和破败的残阳,笛声渐远,鼓角已逝,时间的碎片一绺绺地掉下来,令人浑然不觉。因为生活的人们都在忙碌,为生存本身而忙碌。灯红酒绿的闪烁消逝殆尽,生活变得如此艰险而又厚实。他经历了许多事情,看到了许多东西,包括丑陋与黑暗,但他并不炫耀自己的经历。他不是消闲的看客,他是苦难生命的经历者,这种苦难是自己选择的。大人、小孩、卡车司机、古老的灯语,雪山、佛像、牦牛、峡谷、青稞酒、盘旋在空中的鹫鹰、陌生而痴情的“殉情花”,近乎原始的倮倮族、荒凉的死人沟、奔放的藏民弦子舞、昌都街头的朝圣者……奇奇怪怪的人和事交织在一起。在这个被一次性消费品充斥的现代世界上,那些永恒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毕竟还是存在的,幸运的是,他触摸到了这种珍贵的存在。
  总之,这不是一部游记——如果是游记,路线不会如此模糊;这也不是一部传奇——如果是传奇,情节不会如此平淡。应当说,这是一部弹奏灵魂的绝唱,是一部敲打精神的奇书,更是一部离天堂最近的生命献辞。
  
  (本文编辑:杨剑龙)
其他文献
对真实到残酷的历史事实。他不隐瞒,不虚饰,不为己讳,不为贤者讳。他不避讳运动初期自己曾写过“派性大字报”,也曾“声嘶力竭”地在斗争会上批斗过他人;他写了高尔泰先牛经受的苦难和灵魂的重创。也揭露了他对好友的告密与背叛;他衷心赞美了常书鸿先生对敦煌事业毕生的热爱与贡献,也写出他的某种“策略失误”和晚年的无奈。对于写史的人来说,这种“有一说一”的态度是可取的。这样写出的历史才是信史,对后人才有参考价值。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的大著《正道直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于200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吴官正在湖北省武汉市、江西省、山东省和中央纪委主持工作期间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部分讲话、谈话、文章、书信和批示,共38万字。  《正道直行》是我读到的第三本吴官正的书。我在1996年通读了他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书中除书名出处的《“居庙堂”情
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未来的课程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自组织的课程”,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注重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的理念,我尝试用混合式教学以教师引导性助学、学生自适性学习形式开展“主题式项目”学习,以期实现传统教学的微小转变,现以苏教版“乡土文学”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
非诗时代,呼唤诗意的回归    《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二部),刘春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辉煌和洛阳纸贵的古代散文相比,仅仅具有百年历史的当代新诗显然还没有走出牙牙学语的时代。——我这样来评价新诗的创作,当然不是为了将新诗一棒子打死。实际上,新诗的曲折历程已经足以看出不凡气质。我之所以说新诗还处在孩提时代,主要是到目前为止,新诗连标准问题都是一个问题——至少我一
读彭程散文集《急管繁弦》。    作为阅读者,所自得之处,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躺在枕畔,一部大书,三两个夜半,也可卒读。但彭程的散文新著《急管繁弦》(东方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却读了半月有余,终卷之后,依然觉得读得快,有暴餮天物之感。究其原因:其一,这是一部“在场”之书;其二,亦是一部从容之书。总之,是一部受用之书。    在场    彭程的每篇散文,都有“我”在其中。生活的叙述,情感
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不久,老师发给同学一份需要拿回家让家长填写的表格。里面有一项是“成分”,家人说“当然填贫农了”。可从小看动画片吃冰淇淋长大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填“贫农”。当时,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填“贫农”,我也就坦然接受了。后来,读书生涯让自己多少了解了“成分”这个特色名词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我也一度认为“成分”的影响已经在经济发展的高歌猛进中悄然隐去,毕竟我没有亲身经历过
多年来,我对明代嘉、隆、万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高拱(1513-1578)情有独钟,孜孜以求,现已撰成《高拱研究文集》一书。    一    学术界对高拱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4年,著名史学家和哲学家嵇文甫在其《晚明思想史论》第四章《张居正的学术》中,最早论及高拱的学术思想。其后,嵇先生又在《河南民报》(1946年)、《哲学研究》(1962年)和《光明日报》(1963年)上发
1971年6月13日至15日,美国《纽约时报》连续在头版刊出一批美国国防部的绝密文件。文件反映了近二十年来美国的核心决策层是如何用掩盖真相、编造谎言的方式误导和蒙骗民众,将美国一步步拖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的。美国政府见状大惊,司法部通知《纽约时报》,要求立刻终止此一连载,并将文件交给政府。遭拒后,又由纽约地方法院对该报发布有关禁令。但与此同时,《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洛杉矶时报》等重要报刊亦相
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吴福辉这一批20世纪80年代就显露头角的学者如今在自己的领域都已各成重镇,各领风骚。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吴福辉多方耕耘,多方开垦,多方创新,在作家作品研究、文学流派研究、语文教育研究、资料的挖掘考证、文学史研究等方面,均有建树,显示了相当个性化的学术魅力和研究特征。他的学术新作《多棱镜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是这一特征的鲜明体现。该书收集了吴福辉自1999至200
“兔子”的故事,像斐波那契数列一样,接二连三没完没了。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以十年磨一剑的耐性,终于赢得缪斯的垂青——1960年出版《兔子跑吧》,1971年完成《兔子回家》,1981年则把《兔子富了》推上普利策奖、美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的宝座。并且,在又一个十年后,厄普代克以“兔子”系列的封笔之作《兔子安息》,筋疲力尽地把历尽沧桑的主人公哈里·安格斯特罗姆,送向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