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现代学校教育工作都是以班级为依托的。当前,中职学校班级教育管理普遍存在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凝聚力、归属感缺乏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中职学校班级教育功能、管理功能的日益弱化。我認为,如果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尝试把班级作为一个“辅导团体”,引入团体辅导的理念和技术,结合辅导目的,通过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一方面可让学生形成自尊、接纳、合群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营造出一个具有民主、平等地、和谐气氛的班级,从而达到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共同成长。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班级教育管理
  学生班级是中职学校组织落实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载体,也是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发展和顺利成才,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级不是自然形成的,有一个组织与培养的过程。班级的整体心理气氛将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班级的建设。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气氛能使班级成员强烈地体验到在集体中的归属感、安全感、满足感和责任感、并容易接受集体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情绪,激发学习的动机;而涣散、冷漠和缺乏关怀的班级心理气氛会使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产生误解或隔阂,有时会出现消沉或敌视行为,引发厌学情绪。
  因此在班级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以活动促进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形成良好健康融洽的班级心理气氛,将对班级的建设,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团体辅导有助于加强班级的沟通与协作
  在当前中职学校中,针对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如新生适应、人际交往、就业困难等问题,通过相应的团体辅导,一方面可以促进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09财(3)班级建设为例,为消除同学之间的陌生感,解决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各方面的适应问题,在全班组织开展以促进团体成员相识、建立相互信任与彼此接纳的有关游戏活动,让新生组队、起队名、设队歌并集体展示,再开展“滚雪球”、“可怜的小猫”、“刮大风”、“合力吹气球”、“盲人与拐杖”等活动,以实现人际破冰,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消除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焦虑,并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在此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针对新生在适应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学习与社团之间的矛盾”、“个人与集体”等,开展“集思广益互助解难”式的班级团体辅导活动,通过活动分享、交流环节让每一位成员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交换对彼此的想法,帮助学生在面临各种困难时会助人、互助和自助。
  二、团体辅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认为,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而团体辅导活动的目的正是为了唤醒学生内在的这种需求,激发学生改变自我的动机和潜在能力,以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发展。团体辅导的基础是对组员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对组员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好与坏强加评估或批判,让每个学生成为辅导活动全过程的主体和主角,力求做到相互接纳,使组员能够感受到自由平等安全,能畅所欲言。作为独生子女的当代中职学生,自我意识强、往往导致以自我为中心,在处理与同学关系时经常表现为偏激、狭隘、自私。而利用团体辅导的这一特点,通过广泛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学会能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异已的行为作设身处地的考虑,学会宽容、理解、接纳。因此,把团体辅导的这一理念注入到班级中,会大大调动学生参与集体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团体辅导有助于培养班级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现实情况中,很多学生面对没有情感体验的认知获得,产生“道理我懂、就是做不到”的感受,即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团体辅导活动能有效关注其“情感”和“行为”,通过辅导活动促进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避免知情剥离,知行脱节,进而加强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培养主动、自主的行为习惯。我在给新生做“珍惜与拥有”的辅导活动中,虚拟有限的人生时光,让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个又一个愿望,在即将失去最后一个“生命”、“希望父母健康幸福”、“有一个真挚朋友”……这些美好的愿望之时,很多学生的情绪被唤醒,气氛异常沉重,一些学生甚至泪流满面,深受触动。感恩父母、对生命的重新思考、对爱的责任在这里得到了集中激活。而“团队责任与领导素质”的活动则以队员犯错,队长受罚的形式直观表现领导责任的内涵,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的激烈冲击,对责任意识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些活动使学生实现了知情合一、知行统一,在加强感恩意识、责任意识的同时,为优良班风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团体辅导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凝聚力和归属感,这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一个优良的班级往往具有较高的班级凝聚力,可以满足班级成员强烈的归属感,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针对90后学生(独生子女比重大)普遍缺乏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在团体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下,通过设计,可以组织一些诸如“同舟共济”、“巧解千千结”、“手拉手”、“信任背摔”等活动能让学生形成自尊、接纳、合群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分组对抗类活动中,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团队目标,共同分担目标责任,在类似于生活的情景体验中实现组织承诺,体验团队归属感。同时,在活动中帮助克服男女间交往的敏感心态,破除可能出现的隔阂现象,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这些辅导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学生的认识方式与行为方式,使辅导效果在日后真实情景下的班级活动中自动迁移,促进了学生个体和班级团体的共同和谐发展。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不仅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而且团体心理辅导以其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的特征实现了学生个体和班级的共同成长,因而成为了加强班级建设的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增强,沈之菲.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6-129
  [2]刘勇.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9
  [3]洪鸿,杨凤池,李梅.应用团体辅导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11.
  [4]谢洁珍.心理辅导在班级文化管理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129-131
  [5]梁东标.团体辅导在学校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 2002年11月号上半月,38-40
  [6]吕明.论团体心理辅导与班级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5期,94-95
其他文献
从新闻、网络等众多途径我们都可以了解到,目前国家正面临的各种问题中,“老龄化”形势严峻,这一人口特点已经开始对其他多个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在医学临床中,因“老龄
期刊
何谓自主读书,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按照叶老的观点,自能读书当属学生“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读书活动。叶老并不明示。笔者认为,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主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主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一、自主读书的意义 
【摘要】“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其实是对教师从备课、教学、课后反思三个阶段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于高中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阶段有触及心灵的思考,在教学阶段把握课堂有效时间,在课后及时反思改进,求得专业知识的不断进步。“三三式有效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改变满堂灌的不良教学习惯,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激活高中课堂。  【关键词】三三式有效性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提升课堂效率?从古至今的教育者都
前言:rn一氧化碳中毒是进入冬季以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健康并直接威胁生命,进年来,人们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及诊治措施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发现一氧化碳中毒的各
期刊
超声是指其振动频率在20000次/秒(Hz)以上,超出人耳听力范围极限的声波.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发出的波在人体内传播时,经过示波屏显现出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组织结构对超声的反射
期刊
【摘要】社会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知识的更新频率,也加速了知识的更新手段。信息技术教学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计算机信息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如何通过计算机信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能力是我们从事信息教学的教师一直在实践与探索的。  【关键词】信息教学自主有效学习能力培养  计算机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工具,而计算机信息教学在这个信息时代也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和进步,多媒体的应用已是人们日渐习惯并信赖的有意义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
慢性胃炎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非常高,而且非常顽固、久治不愈,那么什么是慢性胃炎呢?rn1.什么是慢性胃炎rn慢性胃炎它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在病理上的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