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电气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力物联网构建需求出发,研究一种基于通用物联网嵌入开发板的电力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模式,并进行仿真测试.首先根据母线、线缆、断路器、变压器及其他线圈设备的监测需求,分析使用了通用物联网嵌入设备在多层汇聚拓扑模型下的电力监测物联网架构模式.使用Simulink工具包构建基于变电站个案的仿真环境,测试电力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环境.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较传统方案的数据采集量提升了 30倍以上,特别是逻辑数据的采集量提升了 63倍以上.改进方案的数据延迟受到中间多个设备传输延迟的影响,较传统方案出现了 25.0%的性能下降,但改进方案在数据采集效率上优于传统方案.基于通用物联网嵌入设备构建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物联网系统有技术发展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风储联合运行中储能配置比例问题,首先比较风电集群配置储能和各个风电场配置储能的容量需求.并基于风电配置储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风电并网后的电网接纳度,综合考虑了平滑风电出力、提高预测精度和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等方面因素,提出了风电配置储能的评价模型.通过某地区风电集群出力数据,给出了风电集群最优容量配置建议,风电场储能最优配置比例约为12%,为风电场配置储能提供参考借鉴.
为了提高小接地电流系统的输出稳定性,设计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抑制方法.通过匹配滤波检测及参数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传输参数辨识模型.根据参数辨识结果,通过输入平衡功率传递控制进行电压均衡调节,并构建单相间歇性振荡波束控制模型,进而进行弧光接地电压的稳态调节以及过电压保护,实现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抑制.结果表明,能有效抑制单相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小接地电流系统的输出稳定性较好,抗干扰能力较强.
为了有效解决新能源高渗透率电力系统中由于传统电源的调节能力不足导致的弃风弃光或者切负荷现象,提出了一种将新能源分散的电能平移集中至高峰负荷时段,使其紧密跟踪电网负荷变动,从而达到利用新能源装机适当补充电力缺额需求目的广义源储系统.首先提出净负荷增量指标,有效地缩减了机组出力变量的可行域范围;然后建立考虑可调度空间约束的广义源储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并运用标准粒子群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在确保求解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且不易陷入局部最优.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缩小变量可行域范
针对鸡群算法在处理高维问题时易陷入局部最优、致使算法稳定性降低,对其进行改进并应用到配网的无功优化中.引入反向学习对种群初始化进行改进,加强算法的收敛速度;引入柯西变异来加强母鸡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同时,使用学习因子,使小鸡也会向公鸡学习,避免陷入早熟.建立以有功网损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改进的鸡群算法进行求解.上述改进可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与其他算法在无功优化问题上作比较,验证其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鸡群算法在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
针对传统线损异常治理方案耗费时间长和线损率过高的问题,设计出一种信息化时代新型的线损治理方案.根据线损识别和迭代分类相结合,利用计算迁移能效算法,设计了一种台区线损异常治理系统,能够解决信息化时代台区线损异常过多的问题.本次设计采用台区数据采集对台区线损数据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归纳,在线损识别的基础上融入迭代分类算法,使系统能够进行线损识别和线损类别区分.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台区线损异常治理方案的线损率低于传统方案5%左右.
为了在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情况下提高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和减小电压越限及网损,提出了考虑静态电压稳定性以及多场景的两阶段无功优化配置方法.第一阶段利用L指标灵敏度确定无功补偿的候选节点,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交流潮流,将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以电压越限、网损和经济性指标等综合最小化为目标,同时考虑多种风电不确定性场景,优化得到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容量以及实时投切情况.IEEE 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无功优化配置方法可显著提升系统静态电压稳定性,并大幅减小电压越限以及有功、无功网损.同时无功
动态矩阵控制适用于具有大惯性和大迟延特性的被控对象,可以获得比PID控制更好的控制品质.在分析了电厂主汽温控制对象的动态矩阵控制仿真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误差权矩阵按常规方法取值与按单位对角阵取值具有等价性,并通过动态矩阵控制理论分析证明了论点.对于非最小相位对象,选取优化区间不包含反向段和时滞段,仍可以将误差权矩阵设置为单位对角阵.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可在不影响控制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滚动优化计算量,对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工程实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群的动态调度能力,提出基于通信连通性的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群动态调度方法.融合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调度参数,构建通信信道均衡模型,采用网格分块区域规划方法进行无人机动态调度的参数寻优与路径规划.建立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群飞行空间的三维空间规划模型,采用模糊状态寻优控制方法进行无人机群路径规划和调度的参数识别和路径寻优,构建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群调度的通信连通性参数分析模型.通过自适应寻优算法,结合码间干扰抑制方法进行调度过程中的抗干扰设计和通信连通性设计,实现输电线路巡检无人机群智能调度
为了提高配电网馈线故障自动化修复和故障诊断能力,提出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馈线故障自动化修复方法.采用Tabu算法进行配电网馈线故障的自动化修复控制,结合特征聚类方法筛选配电网馈线故障特征类别,实现配电网馈线故障的自动化修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故障预测精度较高,能够针对不同配电网馈线长度进行特征检测,说明配电网馈线故障修复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故障诊断性能较好.
针对目前配电房的建设效率低和改造困难等问题,结合可视化技术,提出了一种配电房的三维模型设计方法以及模型优化方法.配电房的三维模型设计方法采用的是3ds Max软件来完成.首先采用三维激光技术对实体进行扫描得到纹理照片以及原始点云数据,然后通过拓扑关系得到较为完整的模型,最后将纹理照片与模型进行贴图得到最终的模型.模型优化采用最小生成树模型,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最优最小生成树的模型优化方法,最终实现了配电房三维模型设计.试验表明,能够满足配电房分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