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成为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促使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因此,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入方法
  一、“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即“目标展示”导入。如:我上《谈语言》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语言,是我们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怎样使文章的用语口语化、规范化?学习《谈语言》这篇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目标展示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是一种很好的导入方法。
  二、“联系旧知,揭示新知”导入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三、“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老师考大家一道科普题。”语文课考科普题,一下子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于是,我问大家:红色的花朵热情,奔放,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四、“直观演示,提供形象”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草莓》一课时,我就直接拿着一个草莓进课堂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五、“故事导入,启迪思维”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如在讲授《马说》时,我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述关于伯乐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通过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顺利导入新课,又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六、“留心观察,利用教材资源”导入法
  不少同行以为教材资源即课文,其实,教材资源除课文外,还包括附图、插图、附文……这些都是教材资源。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用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举例说:我在讲授《凤筝》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教材上的一幅插图,然而问:“大家先不要看课文内容,说说这图上画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画面上画了三个孩子,一个在门里两个在门外,他们都在专注地看天上的凤筝。老师又问,谁能具体地描述一下这三个孩子的神态?有的说门外的孩子彼此抢夺着,似乎那小一些的孩子也想过过自己掌控凤筝的瘾,而那个大些的孩子,凭着自己的人高马大执意不肯。有的学生说那在孩子借了小孩子的凤筝,就不肯还了。有的学生又抢着说……从这些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而学生的积极参与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教学效果好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我事先也没料到一幅小小的插图能引来学生强烈的兴趣,就像一泉活水,荡起了无限的涟漪。
  总之,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导火线”“催化剂”“润滑剂”的作用。同时,还要明确,知识的不断发展、教育对象的不断变化、教学效益要求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课堂教学是没有止境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这一环节付出教师的热情和创造,课堂教学才能收获预期的精彩。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要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中,英语学困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他们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垂头丧气,学习中怕苦怕难。如何转化他们,促进他们的发展,既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也不断呈现。尤其是当前新语文教学改革中流行的主要的片面认识和追求,教学实践中出现教学过度的现象,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对教学的实效性产生的较大的影响。当然这也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误解,一味的与“社会现实”联姻,极力地向“时尚”靠拢,对语文课堂过度追求形式包装出现的普遍现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深入把握课改精髓,掌握好语文课的教学尺度,既能展现语
摘要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反证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数学证明方法,也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反证法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对提高学生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讨论了一些有关反证法的运用问题,供参考学习。  关键词 新课标,反设,归谬,存真  通常,人们在做数学论证时,往往习惯于用直接法正向求证,由条件逐步推出结果,然而,有时候对某一些数学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推出所要求的结论,这就
摘要:新课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中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和做法时有发生,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是导致差生大量出现,教学质量不高的根源。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课堂内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更新英语教学观念、完善英语教学方法,让所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是令教师和学生十分头痛的问题,尤其现在《新目标》教材中生词量增大,若词汇关不过,就谈不上英语其他方面的学习。  关键词:英语单词 教学方法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充分了解掌握词汇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有些学生怀疑在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花很大的气力和时间是否值得。由于这些心理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就不
摘要: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往往忽视“写”这一环节的有效训练。现行教材越来越重视“听、”“说”的训练,对“写”的内容安排相对较少,且缺乏相应的指导。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疲于赶进度,无暇顾及写作这一费时又费力的教学活动,或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知识方面,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工夫,对学生进行孤立、繁琐和机械的字、词、句的讲解与训练。因此,学生普遍缺乏英文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不高。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合作式学习不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而且也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作者对合作式学习的意义、理念依据、实施步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 化学实验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扎实推进,高中化学课改也进了攻坚初阶。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成功运用得到了
《北京晚报》2001年10月31日第28版《配偶权究竟有没有?》一文的前言有这样一段话:“在丈夫‘红杏出墙’时,妻子告的怎么不是丈夫而是第三者?她是不是告错了?”“丈夫‘红杏
“东北亚智库论坛”是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的专家论坛,也是与“东盟智库论坛”、“中亚智库论坛”相对应的中国又一个区域性国际论坛,还是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坚持自主、立足高端、形成品牌,是“东北亚智库论坛”的目标和定位;坚持创新、坚持特色、坚持实效是“东北亚智库论坛”的办会宗旨和理念。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心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学好化学呢?笔者通过这些年的教学,认为学好化学有以下几方面要注意: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