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背景下地方政府构建书香社会对策研究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y_so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字阅读快速发展背景下,作为浙江省文创产业第一区的杭州市西湖区,“数字閱读”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基于对西湖区居民的阅读状况、城乡差异等方面的调研情况,分析了“书香西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方政府构建书香社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阅读;书香社会;“书香西湖”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2-0095-05
  作者简介:单骅,浙江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李萍,浙江图书馆馆员;朱晔琛,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
  近年来,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如何应对数字阅读浪潮对“书香社会”建设的影响,如何定位地方政府在全民阅读事业中的新角色,对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杭州市西湖区建设“书香西湖”工作的调查,了解该区居民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等概念的认知情况,审视阅读习惯变迁对其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地方政府构建书香社会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一、西湖区全力打造数字阅读生态圈,构建城市书香底蕴
  在数字阅读快速发展背景下,作为浙江省文创产业第一区的杭州市西湖区,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区抢抓了杭州市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机遇,图书资源早已得到共享,人们可以享受杭州市各公共图书馆借阅的“一证通”服务[1]。自2015年始,西湖区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从行业纵深、转型发展、跨界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展现了数字阅读领域的巨大潜能。该区尤其重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融入数字阅读特色,如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展十大“书香人家”、十佳“阅读达人”等评选活动,以树立全民阅读典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书香西湖建设[2]。
  二、书香社会视角下西湖区居民阅读调查与分析
  1.问卷设计与调查情况
  为了解西湖区居民阅读情况,研究团队设计了调查问卷,涉及五个方面: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认识度;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对数字阅读的理解和趋势判断等;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情况等。为使调查尽量涵盖西湖区城乡居民,反映不同环境下居民的阅读状况,团队选择了4个不同地点:西湖区城区2个、留下街道以及双浦镇各一个。前两个地点位于西湖区中心城区,留下街道位于城乡接合区域,而双浦镇则位于城区外围乡村。在4个抽样调查点各发放问卷150份,共计600份,回收问卷504份,有效问卷474份。受访者男性占比44%,女性占比56%。在年龄上主要选取了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24~60岁人群占总体的33%。学历方面,以大专或本科学历为主,占比65%。
  2.西湖区居民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认知情况分析
  书香社会建设的思考基点之一,是了解区域内群体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有关概念的认知情况,这不仅能真实反映当代群众对阅读价值的认知,同时也能反映书香社会推进工作的普及度和参与度。为此,调查问卷中对全民阅读、书香社会认知度的统计采用量化赋分法,即给每个选项赋分,不同分值分别对应完全了解、基本了解、稍微了解和不了解等认知度,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结果——尽管“全民阅读”“书香社会”早已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但是受访者的认知度并不高,约有一半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或者稍微了解,这说明未来公共文化机构需要加强相关理念的宣传和引导。
  3.西湖区居民阅读习惯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阅读时长(包含纸质书和电子书阅读)1~2小时的最多,达到了45%。60.2%的调查对象阅读时间在17点之后,显示了西湖区居民对阅读是有需求的,而且多利用晚上下班之后的空余时间进行阅读。阅读的动机主要集中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工作或学习需要、兴趣爱好等方面。
  4.调查对象数字阅读习惯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选择纸质书的仅占30%;对于未来阅读趋势判断,认为纸质书和电子书并重的占比最多,达到43.8%。受访者中42.2%表示愿意偶尔为数字阅读付费,33.1%表示不愿意付费。调查还显示,数字阅读中最受欢迎的内容则是网络原创小说、出版物的数字化作品、微信推文类碎片化阅读三类。
  5.调查对象对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的分析
  在构建“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中,公共文化设施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西湖区拥有浙江图书馆、西湖区图书馆等多家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因此,居民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也作为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之一。调查显示,受访者去图书馆的目的主要是借阅纸质书,其次是自修。而公众不常去图书馆的原因,46.7%的受访者表示离家太远,交通不便,3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时间。
  6.城乡居民阅读情况的差异
  本次问卷调查还显示了城乡居民在阅读习惯、对图书馆的利用等方面的差异。从阅读方式上来看,城乡居民最大的差异是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城区居民阅读纸质图书占比超过手机阅读和网上阅读,而城乡接合区域和郊区居民的主要阅读方式均为手机阅读。与主要阅读方式对应的是阅读书籍的来源,61%的城区居民书籍主要来源于图书馆,而其他区域则大多来源于网上浏览、下载。这与去图书馆或书店频率、最喜欢的阅读地点这两个调查问题共同呈现了城乡居民对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差异:70%城区受访者去图书馆或书店的频率是一周一次至一月一次,而62%的城乡接合区域或郊区受访者则是几个月去一次或者几乎不去。72%城区受访者选择最喜欢的阅读地点是图书馆或社区活动室,城乡接合区域受访者这一比例为58%,郊区则降至41%。(见表1)
  三、西湖区推进“书香西湖”建设存在的问题
  针对调查结果,本文分析了现有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西湖区政府在数字阅读背景下推进“书香西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缩小城乡阅读差距   充分利用现有阅读资源,对推进“书香西湖”建设十分重要。而不少社区图书馆(室),作为政府开展阅读活动的一個阵地,还是按照传统模式运行。尤其是城乡接合区域或郊区,在数字阅读快速发展背景下,没有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发挥引领、导向、示范作用,没有开辟一些具有“西湖书香”氛围的空间来吸引广大的普通居民,使得很多居民没有形成走进社区图书馆阅读的意识。这是政府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科学推广和使用上的不足。
  2.没有充分整合阅读资源形成推广服务联盟
  要想推动阅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线上线下联动、共建共享,提升西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优质阅读推广服务,建立阅读推广服务联盟是重要的途径。要提高基层社区图书馆(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没有充分融合数字产业促成产业链发展
  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日本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动漫出口国之一,其动漫产业几乎涉及了杂志、电子游戏、服装、动画等各个领域。西湖区有许多数字内容产业相关企业,要想进一步推进“书香西湖”建设,可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完整的数字产业链发展模式,开发阅读周边相关文创或动漫等产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数字阅读背景下,地方政府构建书香社会的对策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考察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时强调,“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3]。享有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对政府来说则是义务和责任。地方政府可以借鉴“书香西湖”的打造模式,扬长避短,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书香社会”。
  1.形成地方政府阅读推广综合服务体的运行机制
  书香社会作为一个建设性工程,参与主体有政府职能部门、社会组织(文化企事业、媒体机构)、家庭和个人。政府的主体责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战略性谋划与立法保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经费投入;重视发挥社会资源效能和优化文献资源出版生态;积极回应社会民众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公正、高效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等[4]。
  参照“书香西湖”建设的实践,推进书香社会,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同效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有效互动,形成“地方政府阅读推广综合服务体”(见图1),塑造政府在推进“书香社会”中的主体形象。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落实阅读活动经费、阅读推广措施,完善激励机制、服务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保障全民阅读的广泛性、持续性和实效性。
  
  2.形成地方政府阅读推广活动协同运行系统
  要使书香社会行动更有成效,必须开展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其关键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形成一个优化的运行系统,保证阅读推广活动整体效应最大化。要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推动形成以强带弱、以上带下、上下联动的阅读推广服务新格局。
  参照“书香西湖”建设的实践,政府职能部门应该从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质量管理层面去协同阅读推广活动中阅读资源供应商、阅读推广责任者、阅读活动参与者的力量,制定好政策法规,确立实施方案,分化各方职能、明确责任、配合紧凑,从而激发参与各方的热情,维护参与各方的自身利益,保障阅读推广活动有序进行[5](见图2)。
  
  3.创建服务个性数字阅读的专业辅导团队
  不可否认,数字阅读改变了人们获取阅读的途径、方式、方法,最终也将改变人们学习、阅读的习惯。面对目标性阅读、非目标性阅读、移动泛在阅读、微型阅读和网络阅读等重叠在一起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效果评估方式的改变,阅读辅导者的角色也会随之改变。要充分利用电子阅读平台提供的软件、硬件、阅读工具和阅读资源等要素,创建服务个性数字阅读的专业辅导团队,这样既可以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还能根据相关数字阅读平台分析电子阅读的差异性,不断改进软硬件等平台设施,推送满足阅读需求差异化的阅读资料,将适用的辅导资料信息快捷地传送给读者(见图3)。
  
  创建服务个性阅读的专业辅导团队的两个关键点是个性化和主动。个性化服务的实质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的阅读需求采用不同的策略,提供不同的阅读辅导服务内容。主动服务则是由系统分析并按照阅读者的阅读习惯提供更多相关资料,帮助阅读者提高阅读效率。
  4.打造书香社会的文化品牌
  参照“书香西湖”建设,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建立鲜明的“书香社会”文化品牌,并形成阅读活动参与者对品牌精神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以“书香西湖”品牌为例,可从环境、资源、活动、宣传、管理、评价六个维度展开(见图4)。
  
  当前,在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阅读方式的背景下,政府职能部门各维度工作的展开,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先进的传媒手段,如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阅读交流群等平台,进行线上与线下融合。一是做好数字时代舆论引导,加强与民众的互动,向民众传达阅读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的机遇的理念;二是及时发布“书香西湖”建设信息,提升民众对建设书香社会的兴趣;三是培养民众良好的阅读交流习惯,鼓励民众将自己阅读的体验分享出来,活跃阅读活动的氛围;四是充分调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书友会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促使阅读活动体系化、系列化、持续化开展,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和品位,打造“书香西湖”的文化品牌。
  书香社会建设是一项与城市发展相伴而行的永久性文化事业。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实现由推广督促到自觉阅读,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而让公众更多感受“书香社会”文化,增强自身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更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和积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傅一览,高静玮,程子健.西湖区:数字阅读点亮美丽幸福生活[N].杭州日报,2015-04-21(A4).
  [2]浙江举行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gssxwfbh/xwfbh/zhejiang/Document/1650940/ 1650940.htm,2019-03-28.
  [3]习近平: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 08/22/ c_1124906453.htm,2019-08-22.
  [4]徐孝娟,赵宇翔,朱庆华.从传统纸媒到数字媒介的用户阅读转移行为研究——基于MEC理论的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3).
  [5]李雅,周梦瑶,费巍.我国书香社会建设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和优化[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
  责任编辑:钟雪
其他文献
摘要:基层协商民主直接关涉人民群众权益,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苏州X区以项目制的形式在全区实施了基层协商民主的推广普及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实现了村(居)社区全覆盖、协商形式多样、议题丰富、参与广泛、活动有序等。然而受复杂的现实因素影响,X区基层协商民主仍存在协商意识不强、协商过程规范化不够、协商能力相对欠缺以及协商平台有待拓宽的问题
期刊
摘要: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实践及其服务效果提升对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L市为样本,深入调研分析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难点问题及相关群体的态度和意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三农”发展必将迎来深刻变革和新的机遇,乡村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趋势仍会延续,统一战线助力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安神中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配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之后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以及自拟通脉安神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心理状态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并将其融入基层治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直接影响基层治理的成效;另一方面,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也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自2019年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始,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创新,推动了全县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以当涂县姑孰镇在社区基层治理中的一些成功做法,总结基层治理
期刊
摘要:党内工作制度是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维持党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为精准定位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本文以“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为分析框架,基于《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一书中的100份党内工作制度文本,运用ROST CM 6.0软件和NVivo 11软件,通过筛选关键词和文本编码对党内工作制度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党内工作制度不仅注重党内工作的程序设置,而且
期刊
摘要:治理理论已成为研究公共危机问题的主要范式之一。公共危机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2003—2021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对公共危机治理问题的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研究视角呈现学科交融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研究内容丰富多元,研究的热度、广度和深度持续加大,促进该研究的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既有研究也存在概念内涵、研究
期刊
摘要:目前,高额彩礼现象已经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当前学术界针对高额彩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剖析农村高额彩礼现象产生原因的层面,而对该如何治理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的分析较少。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农村为例,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以社会学为视角,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农村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导致的社会问题,最后就如何改变农村高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党校(行政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作为党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的建设者和贡献者。本文以中共L市委党校为例,结合新形势下党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特点,探索党校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律和地市级党校青年教师培养发展机制。  关键词:地级市党校;青年教师;发展机制 
期刊
摘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载体开展统战系统教育培训,能够充分凝聚统战成员共识,广泛汇聚统战人员力量。本文基于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文化统战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利用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统战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文化统战;教育培训;地域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7-0
期刊
摘要:在建党百年之际,党中央对党史学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指导思想,进一步强调了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传播学理论视角出发,结合实际案例,探析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同时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对微信公众平台赋能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展开研究,从推动党建工作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推动党建工作创新的视角,对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