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沐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山区中学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现阶段,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当作是一种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逐惭萌生厌学心理,敷衍应付,缺少上进心,细究原因就是缺乏明确长远的学习动机。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缺乏明确、坚定的学习目的是不争的事实。基于这些考虑,我对学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了解学生的学动机现状,针对不同学习动机与成绩的关系,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方便和依据,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未知世界,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调查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问题的提出
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人们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已经有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学习动机从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引发出来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内部的学习动机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共同发生而成的。通常,内部学习动机作用时间较持久、强烈,外部学习动机作用弱而短暂,所以,老师和家长需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长期的兴趣。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山区的中学,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不是很明确,有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么样去学习。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放弃了学习,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还有很多的学生对学习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扰,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里的孩子是否还想“走出大山”?这样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基于这些考虑,就山区中学生学习动机做了调查,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方便和依据,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未知世界,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初步探讨如何激发和培养山区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本次的调查对象是中学二年级2个班的学生,共123位学生。这是一所山区中学,在学习动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个题目,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若觉得相符,
请在题目后打“√”,不相符合则打“×”。(略)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卷一共26题,前20题采用《成功学生全书》提供的学习动机水平测试,后6题部分学习动机激励手段的现状调查。
前20题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将20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总分在(略)
(四)、调查分析:
对123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前20题的结果统计如下:(略)
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43.9%的学生有一定的问题和困扰,可调整,有56.1%少许的问题,必要时间可调整,没有学生存在严重问题和困扰。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习动机比较明确的超过一半,43.9%的学生自觉性还不够,还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去学习,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略)
(五)调查结论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此中学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原因如下: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比较明确的超过一半,43.9%的学生还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去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
(2)缺少主动学习意识。虽然学生对自己成绩不太满意(44%),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73%),但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54%),且学习热情不足,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
(3)家长存在“只养不育”。调查显示,有58.5%的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65.9 %家长没有辅导过你学习。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4)缺少激励 ,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充分肯定。
三、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的对策
(一)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目标如航灯,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奋勇当先,永不畏缩。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比如进行题为“把握命运、前途光明”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自己讲名人小故事。让其明确了“欲成才需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它能使懦弱变为坚强,使自卑变为自尊,使消沉变为激昂。所以,我运用各种形式的激励技巧,激起每个学生健康的、积极的动机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1、榜样激励在榜样的确立上,除了教育学生以名人伟人、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外,更要重视学生身边的典型树立。教师要发现人才,培养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优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学习上的排头兵。
2、能力激励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
差,但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劳动等可能很突出。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与潜在能力,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发挥特长,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迁移到学习上,这样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组织学生评选了“最关心集体的人”、“最遵守纪律的人”、“最尊敬师长的人”、“最乐于助人的人”等,通过评比,一部分中、差生榜上有名,他们感到很高兴,找回自信心,激发了上进心。
3、语言激励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贊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班主任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班主任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操行进行准确评价的重要方式,评语的书写要充满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主,且要用第二人称来写,语气亲切,就像朋友似的面对面交心谈心。:学科增多了,学习负担重,自己想学好,但基础差跟不上,学得很吃力,内心充满矛盾。昌东老师阅完后,很受感动,他用红笔在学生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注上“好”、“真实”、“有意义”等等。特别在评语中批上“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激发他,从此这位学生更加勤奋、踏实。
4、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学生少年气盛,总存在“不愿意输”、“希望取胜”的好胜心。这是一种积极的理品质,班主任应因势利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来满足他们好胜心的心理需求。它能唤起学生的优越感与要求承认的内驱力,能激发学生好学上进,不断进取和为集体争光的精神。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让同学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比赛,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在竞争中激发斗志,在竞争中超越自己,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 问题的提出
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人去行动或者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人们对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已经有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学习动机从性质来分,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学习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引发出来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内部的学习动机和外部的学习动机共同发生而成的。通常,内部学习动机作用时间较持久、强烈,外部学习动机作用弱而短暂,所以,老师和家长需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长期的兴趣。学习动机的教育和培养,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山区的中学,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动机不是很明确,有部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么样去学习。不少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放弃了学习,整天就想着玩,应付式上课,缺乏主动性,平时没有花时间去学习,还有很多的学生对学习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扰,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里的孩子是否还想“走出大山”?这样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基于这些考虑,就山区中学生学习动机做了调查,为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方便和依据,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未知世界,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初步探讨如何激发和培养山区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本次的调查对象是中学二年级2个班的学生,共123位学生。这是一所山区中学,在学习动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调查问卷请仔细阅读问卷中的每个题目,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对照。若觉得相符,
请在题目后打“√”,不相符合则打“×”。(略)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卷一共26题,前20题采用《成功学生全书》提供的学习动机水平测试,后6题部分学习动机激励手段的现状调查。
前20题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将20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总分在(略)
(四)、调查分析:
对123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前20题的结果统计如下:(略)
从表1可以看出,总体43.9%的学生有一定的问题和困扰,可调整,有56.1%少许的问题,必要时间可调整,没有学生存在严重问题和困扰。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习动机比较明确的超过一半,43.9%的学生自觉性还不够,还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去学习,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略)
(五)调查结论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分析此中学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原因如下: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比较明确的超过一半,43.9%的学生还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去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在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扰。
(2)缺少主动学习意识。虽然学生对自己成绩不太满意(44%),希望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73%),但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54%),且学习热情不足,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
(3)家长存在“只养不育”。调查显示,有58.5%的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65.9 %家长没有辅导过你学习。他们认为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
(4)缺少激励 ,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充分肯定。
三、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的对策
(一)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目标如航灯,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巨大的力量,奋勇当先,永不畏缩。我们从确立学生的学习目标入手,通过主题班会课、故事活动课等途径介绍名人伟人成长事迹,使学生明白,杰出人物之所以能够做出巨大贡献,除了机遇之外,崇高的追求目标和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鞭策自己,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追求崇高的奋斗目标。比如进行题为“把握命运、前途光明”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自己讲名人小故事。让其明确了“欲成才需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它能使懦弱变为坚强,使自卑变为自尊,使消沉变为激昂。所以,我运用各种形式的激励技巧,激起每个学生健康的、积极的动机和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1、榜样激励在榜样的确立上,除了教育学生以名人伟人、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外,更要重视学生身边的典型树立。教师要发现人才,培养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优秀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学习上的排头兵。
2、能力激励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较
差,但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劳动等可能很突出。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我的价值与潜在能力,鼓励他们发展个性,发挥特长,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迁移到学习上,这样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们组织学生评选了“最关心集体的人”、“最遵守纪律的人”、“最尊敬师长的人”、“最乐于助人的人”等,通过评比,一部分中、差生榜上有名,他们感到很高兴,找回自信心,激发了上进心。
3、语言激励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贊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班主任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班主任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操行进行准确评价的重要方式,评语的书写要充满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为主,且要用第二人称来写,语气亲切,就像朋友似的面对面交心谈心。:学科增多了,学习负担重,自己想学好,但基础差跟不上,学得很吃力,内心充满矛盾。昌东老师阅完后,很受感动,他用红笔在学生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注上“好”、“真实”、“有意义”等等。特别在评语中批上“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激发他,从此这位学生更加勤奋、踏实。
4、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中学生少年气盛,总存在“不愿意输”、“希望取胜”的好胜心。这是一种积极的理品质,班主任应因势利导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来满足他们好胜心的心理需求。它能唤起学生的优越感与要求承认的内驱力,能激发学生好学上进,不断进取和为集体争光的精神。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让同学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比赛,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在竞争中激发斗志,在竞争中超越自己,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起到积极的作用。